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02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ery520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 修行來自平常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一句耳熟能詳的諺語,雖已明白點出了在佛法的修行上,師父或老師只能指點方法、門路,如果想要真正學到本領,還是要靠自己的體會和努力。

但如何修行﹖怎麼修﹖則要看個人的用心和方法。

  「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很多人認為「修行」是一件很高深的事,讓人有遙不可及的感覺。事實上,佛教的修行,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從內在的起心動念,到外在的言談舉止、行住坐臥,都能少一點得失心、傲慢心、自私心,多一點謙虛心、慈悲心、關懷心,這就是佛法的體驗,也就是在修行了。

  我們要透過什麼方法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佛教指出「聞、思、修」三種方法。亦即從佛法的聽聞、法義的思惟,加上身體力行的實修實證。至於如何做呢﹖

對多數初學者往往從閱讀經典,或是持咒、念佛、禪坐等方式展開修行之路。除個人自修外,參加寺院所舉辦的共修、法會、活動等,亦是一條重要的路徑,因為藉由共修的過程,以及善知識的指導,可以調整修行上錯誤的觀念或方法、腳步等。

在家自修不馬虎

  嚴格來說,個人在家的自修,是在已經懂得修行的觀念和方法後,才開始訂定功課,特別是禪修,尤其需要有正確的指導,應該同時參加共修,有正信、安全的老師或善知識可以隨時請益。當方法、觀念正確後,即需要點點滴滴地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和運用。

  不管是自修或共修,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形式罷了,但是這些形式真的就不重要嗎﹖

聖嚴法師曾說:「修行雖然不在於形式,形式卻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安定的目的,除了自我修練和反省,也有諸佛菩薩的加被和護持。」所以,不論修行程度的高低、時間的長短,修行者都會藉由形式、儀軌,來培養安定與專注力,並進而增加向內觀照力,進而達成淨化內心的目的。

即使學佛已有一段時間的人,同樣需要一些定課來培養恆常心,否則一般人都是會懈怠、放逸的。古人甚至以「朝暮不軌,猶馬無韁」來比喻每日早晚課對修行的重要性。

為自己訂一份修行功課表

  而這些體驗無法假手他人,完全需要靠個人在方法上的練習,以及用心的體驗。對許多過來人而言,都有相同的體驗,即是平日並不容易提起方法,然而,「境界」卻往往是修行上的著力點。所謂的境界,小至個人面臨困境,大至整體社會所面臨的苦難,都讓人較容易提起向道之心。

  去年五、六月期間,台灣地區發生SARS疫疾,社會普遍瀰漫一股恐慌與不安的氣氛,此時,我們看到很多佛教徒能不畏懼生死,發揮菩薩道精神投入支援;

當然,事後更有許多佛教徒分享了在此一事件中,看見自己內心的不安,甚至對死亡的恐懼,這讓他們思考到平日也勤於誦經、拜佛,甚至每月參加法會共修等,然而,卻在緊要關頭,平日所讀、所知的佛法卻使不上力。

  然而也因為此一因緣,讓更多人生起一份迫切的危機感,以及一份虔敬心,因此,此時所誦讀的經典,或是為眾人祈福所持的〈大悲咒〉,內心更為至誠懇切,更能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願力。

  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從現在起,不妨為自己訂一份修行功課表。讓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安心、定心、鍊心。而這份功課表,可以隨自己的時間、因緣,以及身心的需求而調整。讓功課表是自己前進的依循和目標,不要成為一種負擔。

  然而,修行有時候也是需要帶三分勉強的,因為好逸惡勞是一般人的習性,再者,寶貴的時間很容易在放逸中流失,在無聊的瑣事中消磨掉。所以,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檢視自己的生活,是否因為電視、網路,以及與友人以電話或電子郵件談八卦、蜚短流長的時間,佔據了大多數的時間,事後回想起來卻什麼收穫成長也沒有,徒留懊悔與煩惱。

所以,想要享受修行的豐碩果實,就必須為自己規劃在零碎時間用功,或是訂下定課的時間,那麼修行的點滴工夫就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起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14 00:3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376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