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901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关节病变 自体软骨来补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05-11-11 08:25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维骨力等葡萄糖胺 无助增加软骨
【记者薛桂文/报导】

国内退化性关节炎患者,流行使用「维骨力」这类葡萄糖胺产品;但医界综览国外研究认为,葡萄糖胺无法增加关节软骨,只对改善疼痛有中等效果,而其实运动、按摩同样也可缓解症状,使用葡萄糖胺并非绝对必要。

成大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刘明辉指出,退化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磨损所致,多发生在老年人,随着国内人口老化,患者愈来愈多;而因葡萄糖胺是软骨的成分,又有「软骨素」之称,许多人以为「吃骨补骨」,因此使用日益普遍。

他分析,以往虽有研究报告,口服的葡萄糖胺可以进入软骨组织,但最新研究已证实,葡萄糖胺经口服,九成都会在肠道分解代谢掉,只剩一成左右会被吸收,进入血液,与血清蛋白结合,所以能跑掉软骨被利用的成分,可说微乎其微。

刘明辉说,比利时、捷克虽有研究发现,使用葡萄糖胺的人与安慰剂组相较,关节腔的X光影像较窄,似乎其软骨组织较厚;但后来有人批评,这可能是吃葡萄糖胺的人照X光时站得比较直,所以拍出来的关节腔较窄,不代表软骨增多了。

不过,分析十多个随机、双盲的科学实验后,葡萄糖胺在改善退化性关节的疼痛上,确有中等效果;但刘明辉认为,这种效果有夸大之嫌,因为他发现,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发现有效的研究,可能有许多效果不彰的研究未被刊登,且证明有效的研究多为厂商赞助,效果不佳者则多为独立研究,其中也可能有误差。

台北荣总内科部医师黄德丰也表示,国外学界研究发现,葡萄糖胺之所以能改善退化性关节炎症状,机转应非增加软骨厚度,而是藉由改变新陈代谢,使疼痛不适减轻;且这种症状缓解效果,其实吃消炎止痛药,或是按摩、运动,让肌肉放松,甚至减重以减少关节的受力,都可收同样的作用。

医师多半认为,葡萄糖胺只适于轻度的退化性关节炎改善症状,若是重度病患恐无效;且因其价格不便宜,除非患者不在乎花钱,否则考量其成本效益,还不如从改变生活型态来获得同样的疗效,不一定得吃药。

事实上,葡萄糖胺虽然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但医师曾发现,有人自行购服三个月后,竟出现软骨发炎、耳朵红肿,虽无法证明是葡萄糖胺所引起,不过少数特殊体质者恐不适合使用。

此外,国外研究也发现,似乎只有硫酸盐基的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才有缓解症状的效果,而盐酸盐基的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Cl)、或再加上软骨胶硫酸盐(Chondroitin sulfates),效果则不彰;因此有人推测,是否有效的是硫酸盐基,而非葡萄糖胺,但尚乏实证。

【2005/11/11 民生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1/11...001107.shtml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1-11 08:27 |
allotropes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目前自体移植有个瓶颈
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 细胞中的胶原蛋白III会减少 胶原蛋白I会增加
这样的转变并不适合于软骨细胞的支撑
而且可能有癌化的危险


回文很无力
言之有理和内容空泛报酬一样 真可笑
没钱再po就好 不需对管理群期待
in非专业领导专业的台湾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11-12 04:5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87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