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2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oya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嬰兒] 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
許多母親對於餵養母乳都有著恐懼,其實母乳是嬰兒的天然營養品和最理想的食物,它具有其他營養品所不具備的優點,根據研究,餵養母乳不僅可以有利於大腦發育、智力提高,並促使嬰兒早期情緒行為的發展,更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母乳富含嬰兒所需營養成分》

母乳中富含的蛋白質、脂肪、糖和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素,不僅符合嬰兒的需要,也能隨著嬰兒的生長發育而改變這些成分的比例和分泌量,母乳最符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又易於消化吸收,一個足月嬰兒,在生後4-6個月以前,只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單靠母乳便可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素,並能保證最佳的生長發育。

母乳可分為初乳(產後12天)、過渡乳(產後13-30天)、成熟乳(產後l一9個月)和晚乳(10個月以上),新生兒消化能力比較差,需熱能較少,這時母親的初乳比較稀薄,含脂肪量較少,蛋白質較多,而且大部分為球蛋白,既適合新生兒的消化能力和營養需要,又可把母親的抗體帶給新生兒,以增強新生兒的抗病能力、隨著嬰兒的長大,消化能力逐漸增強,乳量增多,乳汁也會變濃,脂肪成分增加,這是其他乳類所不能比擬的。
  
《營養成分比例適當,最利嬰兒消化、吸收》

母乳的蛋白質含量雖較牛乳低,但其中乳蛋白含量較高,約占2/3,凝塊小在胃內易形成較細軟的凝塊,便於消化。母乳脂肪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並含有較多的脂肪,脂肪顆粒較小,易於消化、吸收。母乳中乳糖含量較高,且完全溶解於乳汁中。乳糖不僅能促進腸道生成乳酸桿菌,抑制大腸桿菌的繁殖,而且有利於大腦的發育。此外,母乳的鈣、磷比例適宜(2:1),容易吸收,故母乳餵養的嬰兒較少發生低鈣血症。

《母乳能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

除營養素之外,母乳中還有多種抗感染因數,包括抗體、抗原、細胞成分和其他因數。這些抗感染因數,可以保護嬰兒免受細菌和病毒的侵襲。

以母乳餵養的嬰兒,其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等的發病均較低。全部用母乳餵養嬰兒4-6個月,從母乳中得到的抗病能力可以延續2年左右,這一點是任何代乳品都沒有的。

《減少嬰兒的過敏反應》

牛奶中的蛋白質對人體來說是異體蛋白,有過敏體質的嬰兒採用牛奶餵食會引起過敏反應,可引起濕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母乳中不含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又可抑制過敏原從腸道進入身體。因此,母乳餵食也是防止嬰兒食物過敏原從腸道進入身體。因此,母乳餵食也是防止嬰兒食物過敏的最好方法。

《避免嬰兒過胖問題》

用母乳餵食的嬰兒,不會過多地增加脂肪,因而可以避免過胖,過胖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可能出現肥胖症,對身體不利。

《增進親子關係,有益心智發展》

母乳餵食能使母親和嬰兒有更多的接觸時間,哺乳時,通過皮膚的接觸、眼神的交流等,使母嬰雙方在心理上和感情上得到親近和滿足,有助於建立母嬰感情。

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餵奶的母親給嬰兒愛撫、話語、微笑,讓嬰兒充分享受母愛,這種愛是一種良性刺激,使嬰兒產生良好的情緒,經常處於活躍、愉快、反應靈敏的狀態,從而有利於大腦發育、智力提高,並促使嬰兒早期情緒行為的發展,有利於良好性格的形成。

《母乳餵食對母親也有好處》

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嬰兒的母親,產後健康恢復快,產後哺乳時,母親的下腹部會有輕微的緊縮感,這是嬰兒吸吮乳房的刺激促使子宮收縮,從而使產後較大的子宮迅速恢復到正常大小。哺乳母親患乳腺癌的機會比不哺乳的母親要少。

《經濟、簡便,又安全、可靠》

母乳餵食只需母親增加營養,便可收到母、子雙方受益的效果,除省錢外,省時、省事也是很明顯的,母親只要解開衣服,清潔無菌、營養豐富、冷熱適度的乳汁便可隨嬰兒的需要而吸取,母乳餵食還可增強母子感情,母子關係外,有利於觀察嬰兒的變化,及時發現問題。

由於母乳具有以上優點,所以應大力提倡餵食母乳,使嬰兒能吃到8個月~1年的母乳,為了下一代的茁壯成長,母親除了有特殊情況外,都應堅持母乳餵食。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3 03: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696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