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604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uckhuck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原创]孔子的教育思想-性近习远、德性教育
性相近、习相远

  作为教育学说,「性近习远」,正是孔子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有教无类」的基础。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就这句话的解释,就是人的本性,本来就是相当接近的,由于环境的习染不同,而就逐渐相远了。所以「性相近,习相远也。」是「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明确的指出人的本性之所以相远,是因为后天环境影响而成的。所以,人在智力、性格和道德、能力上,之所以会有某此差异,也是后天的教育,或者是家庭、社会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孔子才会告诫弟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 ,孔子这个思想应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近代科学证明,人们思想上的差异性,从根本上说来,是由后天的社会原因形成的。人脑的原始差异性是很小的,对人的思想意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都是证明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正确性,也给了「有教无类」一个科学上的理论基础。

  教育的任务,既在养成理想的人格,继之而起的,便为教育的效能问题。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有一些人是在教育上无能为力的,天赋以定,再如何教育也是枉然,但是从环境主义上来说,教育的效能至大,可以改变一切。许多学者采用折衷主义,孔子亦然。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
这句话反过来说,只要不是「上知」和「下愚」的人,都是可以「移」的。那不是「上知」和「下愚」,就是中智的人,所以中智的人是可以移的。就「移」字来说,可解释为「移于善」或「移于恶」。这句话的解释,不能解释为「上知」和「下愚」移于善或移于恶不可能,只能解释为「上知」和「下愚」移于善或移于恶不容易。所以,「上知」移于恶是不容易的,「下愚」移于善也是不容易的。唯有「中智」的人,易移于善,又易移于恶。所以,孔子并非性善说,也并非性恶说,孔子的人性观,是可善可恶的。

  所以结合上述所引孔子的此二句话,我们知道「性相近」是指「中智」的人来说,并非指「上知」与「下愚」的人来说,因为此二种人是不移的,不能说是「相近」。「相近」并非指「相同」,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可以移的地方或程度就不一样了。有些人可以「大移」,有些人只能「小移」。「习相远」,只一旦与环境接触,受其影响,便会开始移动,有人移善,有人移恶,或是移得多,移得少的差别。其主要的功罪,还是来自后天「习」的影响。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的中心思想,所以「上知」和「下愚」的人都必须教导,只是影响比较小而已。而「中智」的人,移善移恶的决定权,在于「习」。就是接受后天环境的薰陶。包括现代所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一切影响人格的教育。所以,就一般人来说,教育不但有效,而且还是十分大的。

德性教育

  孔子教育的目的,首在发展学生的优良天性,形成其完美的人格,使适于处世。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四教的第一字「文」指诗书,第二字「行」谓孝悌顺礼,就是说一举一动要当于礼。,第三四字「忠」与「信」则属于义,「忠」字从「中」从「心」,指人内省自己的心,具不自欺之义。「信」字从「人」从「信」,指人覆行其对人的诺言,寓有不欺罔的意思。所以,孔子认为做人第一,做学问是第二,从下文可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也就是文行忠信四教的解说。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道理所在。从此可知,孔子十分重视德性教育。
  
孔子教人的时候,还非常强调改过的重要性,他自己也说自己也有许多的过错,但是不要怕改过。他非常赞扬颜回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学如何了得,历史如何如何了得,语言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于人,又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品德问题,而不是什么好不好学的问题。这又一次说明,在圣人门下,学习决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文化知识.而是包括“德育”的内容在内的,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所以孔子非常重视改过,这也是德性教育的一种。

  孔子的教育目标,主要在培养君子。足以代表培养君子教学纲要的,是孔子自己所说的: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论语.雍也》。

孔子论成德而言,博文只是手段,它对成德有辅助的功用,但不是最重要的工夫,最重要的工夫,是「约之以礼」,与「克己复礼」的意思相同,「礼」是修身切要的工夫,是仁的实践。颜回回想他追随孔子时曾说: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这段话不但是孔子教学纲要的一次重要的印证,也说明这个纲要不是纸上谈兵,是可以收到具体成效的。所以颜回能达到「三月不违仁」的境界,必然就靠着这种「博约并进,礼文兼修」锲而不舍的工夫 。

引用:
姚式川《论语体认》,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页254-255。
陈大齐《孔子学说》,台北市:国立政治大学出版社,民国五十三年六月初版,页277。
《孔子研究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民国四十九年九月一日初版,页396。
韦政通《孔子》,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八十五年十月初版,页229。
[huckhuck]
动作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2-22 19:0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2344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