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聽到如此令人難過的消息,老實說我尚未接觸到艾利希體這樣的病例,
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我在網路上找了一篇很詳細的解說,希望對您多少有一點點的幫助。
犬艾利希體症(Ehrlichiosis)前言犬艾利希體症是一種由立克次體-犬艾利希體(Ehrlichia canis)所引起之血液疾病,在犬常見,在貓少見。本病的傳播主要是藉由壁蝨(tick)的叮咬感染,在世界各地皆有病例報告,最早的報告為1935年 Donatien及 Lesguard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發表。此病曾於1968年越戰時於美軍軍犬發生大流行。本島亦於近年來由於流浪犬問題而有相對增加的趨勢,值得重視。
本病在某些犬種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病徵。常見的臨床症狀有精神沉鬱、嗜睡、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熱、黏膜蒼白、淋巴結病變、肝脾臟腫大、嘔吐、葡萄膜炎、四肢末梢水腫,以及其他器官的衰竭,如果與其他的血液寄生蟲共同感染(如犬焦蟲Babesia canis),其病況較單獨感染時更嚴重。本病多發生於晚夏及初秋,但於熱、溫帶地區幾乎每個月都有病例,即使在沒有壁蝨出現的季節亦有發生的報告。
病因一、Ehrlichia canis:本病原的標的細胞為單核球和巨噬細胞,可引起艾利希體症和熱帶泛血球減少症(tropical pancytopenia)。
二、Ehrlichia platys:其標的細胞為血小板,引起傳染性循環型血小板減少症(infectious cyclic thrombocytopenia) 和傳染性貧血(infectious anemia)。
三、Ehrlichia equi:以嗜中性球為其主要的感染細胞。
四、Ehrlichia risticii:本病原利用實驗接種的方式,在犬貓可引起輕微的或不顯性感染。
五、Ehrlichia ewingii:病原感染後會出現跛行的臨床症狀。
六、Ehrlichia xhaffeensisi:為人類艾利希體症的病原,偶而造成犬的感染。
感染途徑本病以犬棕色壁蝨之媒介為主,但蚊子、跳蚤等也可能傳播。最主要的傳染媒介和寄生依然是棕色犬壁蝨( brown dog tick/Rhiphicephalus sanguineus),壁蝨在吸滿血後,其感染能力至少長達5個月以上。此外,本病與其他立克次體性疾病一樣,也可能經由輸血的醫療行為而造成醫源性的感染。
治病機序本病可分為三期—急性期、亞臨床期和慢性期。
一、急性期:約2-4週,病原體在受感染的單核細胞內進行複製,在藉由血行到達體內各個組織器官。病原體在動物體內擴散後,尤其在為血管,可引起血管炎。因病原會破壞單核吞噬系統的單核細胞,所以會造成白血球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和再生不能性貧血。然後病原會隨著血行到達體內各個組織器官。病原體在動物體內擴散後,尤其在微血管,可引起血管炎。因病原會破壞單核吞噬系統的單核細胞(例如淋巴球或單核球),所以會造成白血球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和再生不能性貧血(所以易引起血斑和鼻出血)。除此以外,病原還會隨著血行到達肝、脾、淋巴結,導致肝脾腫大以及全身性的淋巴結病變。這樣會使肝臟酵素活性輕微上升和血漿球蛋白輕微的減少。
二、症狀不顯著期:動物在耐過急性感染期後就進入本期,此時病原仍然存在於動物體內持續對病畜造成感染。有些病例的不顯性期竟然高達數年之久。在此時病畜的體內開始有抗體的形成。有可能會將體內的病原清除,但也有可能無法完全清除病原而持續的感染進入慢性期。
三、慢性期:常見於免疫反應無法有效清除病原的宿主,至於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動物的年齡、免疫能力、有無併發其他疾病和品種的特異性等許多因素有關。輕微者的變化與症狀不顯著期情況相似,而嚴重者常見於德國牧羊犬,常可發現骨隨發育不全和多種器官組織的功能衰竭,至於敗血症則不一定出現。
臨床症狀犬感染到艾利希體後,常可於單核球及淋巴球發現質內包涵體,然而某些品系之犬艾利希體卻寄生於嗜中性球及嗜酸性球中。其包涵體呈桑椹形。但寄生數量少時,於末稍血液抹片中常無法發現。包涵體發育情形為基本體→初期體→桑椹體→成熟的有機包涵體。
本病潛伏期約 10~14天,大多數病犬第一病症為發高熱(39℃以上),此現象常於感染後第12天發生。部份犬隻有雙相性發熱反應(Biphasic febric reaction)。初期有1~2天體溫在40℃以上而後降低,數天後另一波高熱發生,較初期更嚴重許多病犬持續發熱達一週以上,此時的體溫高達41℃以上。另外尚有體重喪失、食慾不振、精神沈鬱及可視粘膜蒼白顯示的貧血現象。部分病犬有漿液性的鼻汁及眼分泌物、肝脾腫大、嘔吐、結膜炎、淋巴腫大( 常見下顎淋巴結腫大 )等。若血小板受破壞導致動物異常出血,在臨床上可出現出血點、出血斑、鼻出血(單側或雙側60%),病犬常在數天內死亡。病畜若併發腦膜脊髓炎,在臨床上有可能有共濟失調、瞳孔呈現一大一小、癲癇發作、前庭功能障礙(vestibulear dysfunction)、全身性或局部性痛覺敏感等神經症狀。病畜可能會因關節疼痛而出現跛足症狀。
★其他症狀:
1.有的犬隻有四肢末梢水腫: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所以體液外漏引起四肢水腫或陰囊水腫,嚴重者水腫可達2-3周
2.眼球可能有膿狀分泌物及結膜出血,瞳孔可能大小不一
3.眼底:早期有網膜血管怒張,其血管周圍有灰色圓形或馬蹄型病變。後期時早期病變部會呈暗灰色高反射性,亦可能有網膜下出血及網膜剝離,前葡萄膜炎及角膜白濁等。
治療可口服抗生素,末期給藥效果不佳。配合輸血、輸液及維生素之給予,有助於恢復。
一、藥物治療:大部分由立克次體性病原所引起的疾病,投予四環素類和氯黴素類等藥物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治療效果。臨床常用的藥物如下:
甲、Tetracycline:10-20mg/kg PO BID-TID,連續投藥14-21天。若動物出現嘔吐的症狀,則需考慮改以IV的方式給藥。
乙、Doxycycline:5mg/kg PO,IV,SID,連續投藥10-21天。
丙、Chloramphenicol:可抑制血球,25-50mg/kg PO,SC,IM,IV,TID,連續投藥14-21天,5月齡以下的幼犬建議利用本藥物進行治療。本要對感染的清除效果較tetracycline顯著有效。
丁、Imidocarb dipropionate:5mg/kg IM,注射一次即可,極為有效,且復發的機率遠較四環素低,但本治療方式在美國尚未得到許可使用。
戊、有時必要輸血和輸液。
己、給予紅血球生成素以刺激骨髓、幹細胞
二、支持療法脫水和腎衰竭的病畜,給予適當的輸液以補充水分和維持電解離子的平衡
甲、嚴重貧血的病畜則需進行輸血治療。
乙、未預防或當動物出現敗血症,則投予廣效性抗生素。
輕微的病例在投藥後的48-72小時臨床症狀即可得到明顯的改變,但如果骨髓功能受到嚴重的破壞,則病畜對藥物的治療反應病不明顯且其瘉後往往不樂觀。慢性病例在經藥物治療後,需經過3周才會出現較明顯的治療效果。慢性病例若發生在德國牧羊犬或杜賓犬,其病情都較其他犬種來得嚴重。
預防以撲滅媒介昆蟲-犬棕色壁蝨為主,徹底的清潔環境,減少動物被壁蝨叮咬感染的機會。另外在本病流行的地區,在壁蝨活躍的季節裡,可以利用低劑量的tetracyline作預防性的投藥,每天口服給予tetracycline 3 mg/kg SID或doxycycline 1-2 mg/kg SID,連續投藥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