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siuwu
|
分享:
▼
x0
|
卦爻的變化基本規則與特性,
卦爻的變化基本規則與特性, 卦爻的變化基本規則與特性 一、試舉例說明下列卦爻的變化基本規則與特性: (1)當不當位。(2)相不相應,(3)比乘承,(4)錯卦,(5)綜卦,(6)互卦,(7)變卦
(1)當不當位 在一卦六爻中,初、三、五為剛位,二、四、上為柔位。 陽爻居剛位為當位,行正則無所失也;陽爻若居柔位,曰以剛履柔,為不當位。 陰爻居柔位為當位,必得陽之助方可成用。 若無陽爻之應或比,即是當位亦不成用,如山地剝卦六二、六四皆當位卻是剝卦最凶之爻。陰爻若居剛位曰柔履剛易有災。 0 0 0 0 0 1 山地剝卦 (2)相不相應 卦之言應,須陰陽相得有合,即一陰一陽為道之義,若卦中陰陽爻不等平,則其應有吉與凶二義。應而合則吉,應而不合則凶。 如水地比000010言上下應。其應是有吉亦有凶。初、二、四爻其應有合為吉,六三與上六其應不合為凶。 如 1 1 1 1 0 1 火天大有卦 初九言匪咎,九四言匪其彭。二匪字皆藏凶之機。 對應:上下卦之爻其位成對應也!兩爻成賓主之!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一陰一陽異性為應,若兩爻同同性,為無應。 如水地比000010六二與九五是一陰和一陽,為有相應。 初爻與六四,六三與上爻皆為陰爻同性,為不相應。 另還有錯應之局,只先回答您(相不相應)。 (3)比乘承 凡相連的兩爻,若為一陰和一陽稱為比,若兩爻是同性,則稱無比。 如100010水雷屯初九與六二是一陰和一陽,為比。六三爻的上下皆是陰爻,為無比。兩爻相比之關係;下對上曰承,上對下約乘承與乘以陽爻在上為佳。若陰爻在上則為乘剛。如水火既濟九三六四中爻,故四爻永不乘剛。 (4)錯卦 凡先天位相對之卦,皆通其用,在卦即是陰爻變陽爻,陽爻變陰爻,錯卦有兩種,小成卦錯,大成卦錯。小成卦錯為乾111與坤000,震100與巽,坎010與離101,艮001與兌110。 大成卦,蒙之錯為革,蒙為去其敝而求明。革為改其舊而取新,兩卦之義相通。 (5)綜卦 就是把卦倒反過來。八卦之中只乾坤坎離綜反亦不變。 小成卦之綜,震卦100倒反移之為成001艮卦,巽卦反移為兌卦。 大成卦如姤卦與夬相互對綜,姤綜為夬,夬綜為姤。即姤與夬往來。 (6)互卦 互卦是打破上下卦的個體,凡相連的三個爻,皆可另互成一個新的小成卦,又因卦是圓的,故上面的爻可與下面的爻互,下面的爻也可以與上面的爻互。因此產生了很多種互法,為便於區別,分成中互,外互,上互,與下互。以二至五爻為中互。以五爻至二爻為外互。以初至四爻互為下互。以二爻至上互為上互。 單一小成卦之互,如噬嗑100101以三四五互為坎,坎為桎梧,有牢獄之象。 中互卦,中互卦為發展之機,是解卦重要之則。如家人卦二三四互為坎為下,以三四五爻互為離卦為上卦,合互成為火水未濟。 外互卦,如地雷複上六降下與初爻、二爻互為坎。此亦是外互之義。 上互與下互,如賁卦由初至四爻互為既劑,其互法是初二三互離,初二三互為坎,水合火為既濟,此為下互。由三至上爻互為頤,其互法是三四五爻互震,四五上爻互艮,合艮與震為頤,此為上互。 (7)變卦 為變爻、時之變、卦之變、極位之變。 變卦也是從爻裏所轉,稱之變卦,變爻,或稱動爻。 凡卜得老陰老陽之爻,即是該之變爻,亦為所要求的答案。所以三百八十四爻,任何一爻都可能是變爻,故變爻原則會常常用到。 時之變,如例:坎為水,上六,言凶三歲。坎卦為重險之象故有凶。上六進無路,守 不宜,退於六三或初六之位皆不吉,必須守貞以待時之變。時之變以一爻為一年計;一年初爻之變為節卦。兩年之變為屯。三年之變為既濟則不在凶。故言其凶三歲。 卦之變,凡變爻,錯卦,以及卦的往或複皆為卦之變。如既濟其錯與返複為未濟,未濟卦其錯與返複為既濟。中爻、中互既濟變則為未濟,中爻、中互未濟變則為既濟。 極位之變,應位之變指上爻位窮之變,其變之路有兩種,第一種三爻有應退於三爻,第二種是返于初爻成吉卦。如井卦和蹇卦上六與九三有應,所以得吉。 如夬卦上六雖與九三為一陰一陽,但九三獨行而不與上六應,所以上六仍有凶。 二、儒門易解釋易卦,通常分三個步驟試分別說明之。 (一)初學階段:若能對其中陰陽消長之變化加以了解,必能窮神知化,進而窮究宇宙間的神秘,洞明造化的機運,以其[體][用]來參天地之化育,共贊正德,利用,厚生之德澤,故一本初心試著想去學學看。 (二)困學階段:易學的範圍深廣,往往皓首仍無法窮經之奧,那麼多的錯、綜變化及那麼多的哲學名詞-------。如無明師指點『鑽進容易,鑽出難』將是必然的結果,疑雲重重的問題再三扣門,退心懈怠之以意便從中滋長了。 (三)豁學階段 如能本乎至誠,又有良師益友的從中指點,必然能度過難關,進而順天道之消習,應氣數之盈虛,唯通以變,因適而宜,彰往察來,感而遂通,且能效法易道『天行健』【生生不息】之德,達乎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知幾的最高境界。這三種歷程似與禪宗惟信大師悟道的三個境界相通:『老僧三十年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財富:100 (by 五術先生) | 理由: 感謝連續提供數篇學占的好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