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239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ca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自然科學] 早臨的春天(3)
荷蘭葛羅寧根大學的包斯(Christiaan Both)說,從熱帶西非遷徙5000公里到侯格維陸威的斑鶲,似乎正面臨繁殖地與渡冬地條件的失合。就像白頰山雀,斑鶲也以毛蟲餵食雛鳥,而毛蟲數量的高峰期比起20年前,已經提早了半個月。但是斑鶲抵達的時間幾乎與1980年一樣。在2001年《自然》的一篇文獻中,包斯與維瑟觀察到斑鶲從非洲起程的線索為日照長度,由此可以解釋牠們抵達時間為何不變。包斯下了這樣的註解:「牠們使用的決策因子已經變得難以適應。」

這些鳥兒為了彌補延遲遷徙,抵達荷蘭後會縮短休息時間。自1980年以來,從抵達到開始繁殖的時間已經縮短了10天。但即使如此,雛鳥孵化的時間還是趕不上毛蟲的高峰期。今日,只有最早抵達的斑鶲擁有健康的雛鳥。其餘的雛鳥都體重不足,大多數在未來的一年不會再回來繁殖。鳥兒已不再於最早的毛蟲季築巢。包斯說,目前還看不出斑鶲數量有減少,但如果繼續暖化,難保不會發生變化,因為鳥兒恐怕無法再縮短從抵達到交配的時間了。「現在牠們已經把所有的安全邊際用掉了。」包斯與維瑟在《自然》的文章中推論,影響斑鶲的機制,也許正是近年來一些歐洲候鳥數量下降的因素之一。我們雖已察覺各種不同的警訊,但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說明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失合確實對動、植物族群造成嚴重影響。然而,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佛瑞塞(William Fraser)宣稱他握有證據,可以證明氣候變遷正使南極洲半島西岸的阿德利企鵝趨向滅絕。過去30年間,在美國的三個南極研究站之一「朝聖者研究站」附近,佛瑞塞記錄到該處幾個島嶼的阿德利企鵝數量已減少70%。他相信氣候變遷透過先前未被發覺的機制而影響企鵝,這證實要預測自然界對氣溫暖化做何反應,有多麼困難。

企鵝的困境

30年來,美國在南極的基地「朝聖者研究站」附近,阿德利企鵝的數量已經減少了70%

南極洲半島歷經的暖化現象比地球任何地方都還嚴重,過去50年裡,冬季溫度爬升將近6℃。但違反直覺的是,氣候暖化反而增加了降雪量。這是因為在海面上形成不透水冰冠的海冰,會因溫度上升而減少,使得更多水氣逸入空氣中,再以雪的形態落下。佛瑞塞說,損失最慘重的就是在山腰南坡岩石地築巢的阿德利企鵝群。這些地區嚴重遭到順著南極洲半島而來的額外降雪侵襲。南坡位於此區冬季暴風的盛行風背風面,是春季最晚融雪的地方,因為這裡聚集了冬季的風吹雪,接收陽光的溫暖又相對較少(在北半球,南坡陽光最多,在南半球則相反)。但阿德利企鵝很「固執」。佛瑞塞在朝聖者研究站接受採訪時解釋,「牠們需要所有條件的發生時序都非常準確」。而過多的降雪改變了時序。

10月份,牠們為了繁殖抵達這些島嶼,不久後即需在裸露的地表上以小石築巢。如果雪來不及融化,他們偶爾會試著在雪上築巢,但這麼做於事無補,當雪終於融化後,牠們的蛋便浸在水裡而腐壞,無法孵出雛鳥。實際的降雪量每年不同,但逐年增加的雪已使這個族群的新生兒漸漸減少,也使族群漸漸萎縮。佛瑞塞把企鵝的困境稱做「物理環境與生物之間的失合」。他預測,隨著狀況的持續,每座島嶼都會受到影響,在未來15年內,阿德利企鵝將從這裡消失殆盡。他說阿德利企鵝是「對氣候變遷極度敏感的指標」,暗示著重要的變動也許在別處也發生了。牠們是「地球正在改變的又一證據」。

【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2004年2月號「早臨的春天」一文。】

來自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379&DocNo=603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8-31 06:1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10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