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彗星獵人Terry Lovejoy於國際標準時間(UT)2011年11月27.7日與29.7日,以口徑20公分、焦長f/2.1的Celestron 8史密特-蓋賽格林反射式望遠鏡加QHY9 CCD進行例行性彗星搜尋觀測工作,發現一顆新彗星,發現當時這顆彗星總亮度約13等,彗核亮度約16等,視直徑約1角分,幾近對稱圓形,沒有明顯彗尾特徵。目前這顆新彗星編號為C/2011 W3 (Lovejoy)。不過因受到雲的影響,以及這顆彗星剛好位在恆星擁擠的星野中,Lovejoy測定的彗星位置有± 15"以上的誤差。直到12月1.7日,Lovejoy才有機會再次觀察到這顆彗星,而且發現這顆彗星在短短幾天之內,已經亮了1個星等,彗髮直徑增加為1.2角分。
發現新彗星的消息披露之後,全球各地彗星觀測者加入觀測行列,並因而發現這顆彗星的確有短而暗的彗尾(點選此處觀看彗星影像)。且彗星位置定位的愈來愈準確之後,彗星專家發現這顆彗星將在2011年12月16.00日,以僅0.005894AU(約88萬公里)的距離通過軌道近日點,相當於以僅約2.3倍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的超近距離掠過太陽,因此確認這顆彗星屬於所謂的克魯茲族掠日彗星(Kreutz sungrazer),並預測這顆彗星將快速增亮,於12/16過近日點時,將亮至-3.4等左右,國際彗星組織(ICQ)公告甚至最亮可達-7.8等!這意味著,連白天都可以在太陽旁看到這顆彗星喔!不過,別高興的太早,也有彗星專家認為,這顆彗星的本質亮度並不高,是顆小彗星,所以在近日點前後的最亮亮度頂多到1等左右。
可惜的是,對臺灣地區而言,這顆彗星位置太偏南,且幾乎和太陽同升、同落,因此無法觀測;南半球的觀察條件會比北半球好很多。而估計約在12/15~12/20期間,都可在SOHO太陽觀測衛星的LASCO C2或C3日冕儀,或是STEREO太陽觀測衛星的日冕儀影像中看到這顆彗星。(小編牢騷話:為什麼近年來的這類明亮彗星都只能在南半球看,真是嘔死了...)
讓C/2011 W3 (Lovejoy)受到全球彗星觀測者注目的不僅是它的亮度,而且是因為這顆彗星乃是SOHO任務升空16年來第一顆以地球上的地面望遠鏡發現的克魯茲族掠日彗星;其他克魯茲族掠日彗星幾乎都是在接近太陽、變得稍微比較亮時,才經由SOHO或STEREO等太空望遠鏡發現的。而前一顆在地球上發現的克魯茲族掠日彗星,則是1970年的C/1970 K1(White-Ortiz-Bolelli)。
有許多彗星專家認為:這顆彗星應該沒辦法活著通過近日點。即使如此,如果目前對這顆彗星的亮度趨勢估計是正確的話,那麼,C/2011 W3 (Lovejoy)將可與近年來太空望遠鏡日冕儀所觀測到的最亮彗星—C/2010 E6(STEREO)差不多亮(約1等),甚至可能比C/2010 E6(STEREO)還要亮。不過,若這顆彗星的性質與一般掠日彗星不同,可能在過近日點之前就達到最大亮度,然後開始變暗,那麼這顆彗星就不會達到目前MPC或ICQ公布的-3.4等或-7.8等這麼亮。不管很亮或不亮,最終的結果,都得等到這顆彗星過近日點後,才能確定。
目前全球彗星觀測者都在等待12/16前後,C/2011 W3 (Lovejoy)彗星通過近日點時,會不會如同C/2010 E6(STEREO)一樣蹦出第2條昏暗、非常筆直、帶有輻射條紋的離子尾,還是會出現如同C/2006 P1(McNaught)一樣的昏暗、非常筆直但沒有輻射條紋的中性鐵原子尾。他們甚至在等待這顆彗星會不會像1965年超級著名的大彗星—池谷-關彗星(C/1965 S1(Ikeya-Seki))一樣,拖著又長又明亮的彗尾出現在暮光或曙光的光輝中,過近日點時,甚至亮到可在白天就見到太陽旁的彗星。真期待!
C/2011 W3 (Lovejoy)彗星的軌道元素及預測未來的位置與亮度變化,可參考國際彗星組織(ICQ)網頁;軌道圖可參考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資料來源:ICQ, BAA Comet Section, Comet-mailing list
以上轉貼自
http://tamweb.tam.gov.tw/bew/TW/content.asp?mtype=c2&idx=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