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97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ANDY135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幽門桿菌只造成胃部疾病嗎?
馬偕紀念醫院 陳銘仁醫師



  這十幾年來消化醫學界的大事就是在胃的幽門部為與十二指腸嫌接觸發現了幽門桿菌,更得知幽門桿菌與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的相關性。幽門桿菌是一種具有四至八隻鞭毛的螺旋狀細菌,它與大部分細菌最大的不同的是它能生長在胃部的強酸環境之中。幽門桿菌為了在這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於是進化了能分解尿素的酵素。藉由分解尿素產生氨來中和強酸,當然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造成了胃黏膜的破壞而產生胃炎。大部分的人感染了幽門桿菌只引起輕微的胃炎,但有少數的人會進展至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可能與胃癌有關。

  目前為此,幽門桿菌與胃部疾病的關係大致釐清,但對於幽門桿菌的研究持續發燒;大部分的細菌對人體的影響是全身性的,同一種細菌可同時引起肺炎、泌尿道感染、腸胃道感染。有些學者想試著找出幽門桿菌在人體胃以外的器官所造成的影響。

  一項荷蘭的研究在膽管有疾病病人的膽汁裡面培養出幽門桿菌;其它的類似幽門桿菌的螺旋桿菌也陸陸續續在慢性膽囊炎、膽囊癌的病人膽汁中發現。另外在其它動物的研究,一種所謂的肝門桿菌在老鼠的肝臟發現有至肝癌的可能。所幸這些報告都是零星而且病例數不多,在人體中尚未卻確發現胃部以外的受侵犯器官。那麼幽門桿菌的存在是不是指有壞處而沒有好處呢?一項流行病學的研究,病人在接受了三合一的根除性治療之後,雖然趕善了胃潰瘍的情況,但確有加重胃逆流性食道炎的可能。胃逆流食道炎的增加也間接增加了食道癌的機會。所謂是有一利便有一弊,幽門桿菌可能在人類歷史開始以來就與人類共存,在進一步機轉明瞭之前,對幽門桿菌一味趕盡殺絕,似乎並不適當。所以現在的方針偏向幽門桿菌造成了疾病,如潰瘍、萎縮性胃炎與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胃癌開刀後,是絕對建議治療的。其它的症狀需不需要治療則見仁見智了。


可愛小瓢蟲外形看來簡單~但散發著七彩繽紛的色彩!!
          人生雖有不如意~但絕對不要留白!!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18 09:4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70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