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2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djpvd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2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四聖獸
東方青龍

指青色的龍,青色即蒼色,故曰蒼龍。中國的龍是由星宿演變而來,最早出現在羌族的圖騰,由於古代對羌族人領地一直糢糊不清,羌人為與北方藏族及南方的漢人區別,故創造了龍來取代原圖騰中的熊。黃帝時代文化往東方展,於是龍傳入了漢族。在中國,龍在人民中心的地位是很高的,除了是皇帝的象徵。也是東方的代表。


南方朱雀

  自漢代起,古人就將鳳凰視為朱雀,又稱赤鳥、玄鳥〈※註一〉、鸞鳥……等,為鳥中之王,四靈之一,《孟子‧公孫醜上》:「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百鳥。」,見則大吉大利,天下安寧、子孫盛昌。《山海經‧南次三經》:「其全羽毛皆成文字,古文曰德、翼文曰禮、背文曰義、膺文曰信。」《雨雅‧釋鳥》「鳳凰的形體為“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傳說鳳凰不啄活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去污穢處、無羅網之難;非梧桐不居、非竹不食、非靈泉不飲,飛則百鳥從之。《山海經》云:「鳳凰生於南極之丹穴」,丹穴是丹山為朝陽之谷,鳳凰生於丹山,故名丹鳳,因此為丹鳳朝陽,喻為高而志遠,後人比喻高才逢良時。

  鳳凰象徵吉祥和永生,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與龍並駕齊驅,從而創造出豐富燦爛的龍鳳文化。古人相信鳳凰是能知天下治亂的靈鳥,《山海經‧南次三經》:「出東方君子之國。見則天下安寧,飛則禽鳥隨之」,因此只有明君當朝、天下太平時才會出現,民間藝術中,以鳳凰為題材的作品也很普遍。百鳥朝鳳〈※註二〉、龍鳳呈祥、彩鳳祥雲、鳳凰于飛、鳳叨牡丹…等。這都反映人們對光明、美好愛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宋代歐陽修有〈詠鳳〉詩:「南山有鳴鳳,其音和且清,鳴於有道國,出則天下平。」,《列仙傳》載:「春秋時,有一華山隱士叫蕭史,善吹簫,能以簫作鸞鳳聲。偶遇秦穆公之女弄玉,恰好弄玉也十分喜愛吹簫,知音相遇,喜結伉儷,住在鳳台,每日由簫史教弄玉吹鳳鳴之聲,終於引來鳳凰一群,簫史和弄玉雙雙乘鸞跨鳳,升天而去。」從此蕭史弄玉吹簫引鳳的故事世代相傳。鳳集女子溫柔美之大成,所以鳳眼美麗、鶯嘴音律美妙、羽毛炫麗、心地慈祥,勤勞守成、擇良木而棲等特性。而龍集男子英雄美之大成,故能幽能明、能昇天也能潛入深淵、嘴大善吼、鷹爪銳利、龍眼識寶等特性。龍鳳結合,多用於祝賀新婚喜慶,以祈新人有龍鳳之美德,成為夫妻美滿婚姻的象徵。

※註一:玄鳥被神化成九天玄女;在隨唐時已經出現,也在多個小說中出現過,如在《黃帝問玄女兵法》中,詳載玄女助黃帝戰勝蚩尤的故事:黃帝和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天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戢萬勝,萬隱萬匿,當從何起?」逐得戰法。此時的玄女,雖尚末脫鳥形,但到底進了一步,成了一位助危難,傳兵法的半禽半人的仙女。而在其他小說中也有又天玄女的出現,如《水滸傳》、《三逐平妖傳》、《女仙外傳》和《薛仁貴征東》。而在北京過去就有三座專祀玄女的廟宇,叫九天娘娘廟、玄女廟。在北方和南方的不小地方也都有玄女廟。

※註二:百鳥朝鳳:民間傳說鳳能文能武。聲音啁啾好聽,眼神柔和,體大而有力,在風調雨順、太平日子裡,辛勤的工作,儲存食物,不似其他禽鳥,只顧嬉戲,不顧將來。一年風雪來襲,禽鳥們漸漸地發現食物不足,外面又冰雪封住,無計可施,這時鳳提供他平常堆積的大量食物給禽鳥渡過飢荒,禽鳥感謝鳳的雪中送炭,於是在鳳生日那天,各自拔下身上最漂亮的羽毛插在鳳身上,以示感謝。

鳳凰的性別?

  鳳的意象本身包含了雌雄合一的性別標記。從神話典籍記載來看,鳳凰的性別屬性並不同於後人闡釋中的文化內涵。《鶡冠子·度萬第八》:「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初學記》卷三十引緯書《孔演圖》說:「鳳,火精」,《淮南子·地形訓》稱「黃龍入藏生黃泉,黃泉之埃上為黃雲」,陰陽學的理解將龍鳳的自然屬性排列起來,應該為鳳-火→陽、龍-雲(水)→陰,以龍與鳳凰的對立意象裡看應該是龍為陰,鳳凰為陽;以鳳/凰的對立意象而言,應該是鳳為陰,凰為陽。

  尤其在民間就出現「龍呈鳳祥」、「遊龍戲鳳」、「龍在上,鳳在下」等新的陰陽結構,即龍為雄的意象,鳳為雌的意象。只有鳳在龍與凰之間的雙性的性別身份沒有變化,即對龍而言是陰性,對凰而言又是陽性。


西方白虎

  白虎在中國人心目中有避邪、祈豐、懲惡揚善、兵權、招財、結緣等多種象徵。古人將老虎譽為百獸之王,認為它具有避邪的功用,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畫虎於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摶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擊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故古人多在宅前置石虎以鎮宅或鎮墓;秦代以來亦用虎符代表兵權,歷代許多名將都被說成為白虎星充托世,如: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父子等人。

  古吐蕃文書中記載,古羌人以熊代表西方,後以龍來替代熊。由於羌位於藏和漢之間的模糊地帶,近漢的羌族經文化交流,將龍傳至了東方,與東方蒼龍合而為一。《史記.天宮書》「東宮蒼龍、南方朱鳥、西宮咸池、北宮玄武。」顯示漢代以主五穀的咸池星來代表西方,此外《淮南子.天文篇》:「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可見咸池原是羌人視為日出之處,咸池就是鹹水湖,應是岷山地區的芋個湖泊,由此可證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宮天象尚沒有青龍白虎的觀念。直至漢代後期五行思想成熟,將黃道帶上的二十八宿分成四大天區,並以同為動物的虎取代咸池作為四象。


北方玄武

古人因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型狀似龜,下有騰蛇星,於是便賦予玄武為龜蛇相纏的形象。《楚辭.遠遊》洪興祖補注:「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另一說法為古代玄武音同玄冥,冥即為陰,《瑞應圖》中對玄武的描述:「似龜而黑色,常負蛇而行」、「玄武為龜蛇合體,蛇與龜交」。古人認為雄龜不能性交,因蛇為龜的近親,所以雌龜會找蛇交配。

古人認為龜是象徵長壽的動物,相傳神龜壽命可長達千年,又認為龜具有先知先覺的本領,殷商時期人們開始將文字刻於龜甲上占卜。

相傳玄武為上古時代時常興風作浪的妖獸,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治水功勞,故又稱水神。《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卷六:「北方玄武所生,鎮北方,主風雨。」。


真武大帝:

到了宋代,以崇祀真武帝君為根本理義,直接為皇室服務的武當道教基本形成,玄武開始升格,並被人格化。宋太祖時期,有一民間傳說《圖志》:「真武為淨樂王太子,修練于武當山,功成飛升,奉上帝命鎮守北天門,披發跣足,建皂纛旗」。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掙樂國皇后,因厭惡塵世,捨位入武當山上修行,成功飛升,鎮守北天門,號曰玄武,法力高強,能驅妖治病,道家極為崇信。北宋真宗年間,為避真宗祖父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稱真武大帝。明代藩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之後,為了使這種違背封建倫理綱常的行為名正言順,天下歸心,他的理論依據之一便是皇權神授,宣稱得到了武當真武大帝的蔭佑,明世宗朱厚熜更封武當為“治世玄岳”。這時武當道教達到鼎盛時期,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全國道教活動中心。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1-14 02:0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08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