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3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only_110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南 非][轉貼] 南非鑽石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

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鑽石來自於南非比勒陀利亞(Pretoria)市外的卡裡南鎮(Cullinan)的第一鑽石礦(Premier Diamond Mine)。這顆鑽石漂亮至極,呈藍白色,通體無暇,並以1902年它的發現者托馬斯•卡裡南的名字命名。第一鑽石礦至今仍在運行,依然能出產寶石級鑽石。

這顆卡裡南鑽石重3106克拉,相當於拳頭大小。但令人迷惑的是,它的一邊非常平直,似乎曾被分成兩半。也許剩下的這塊是較大的一部分,但是另一半卻從未找到過。

庫利南鑽石被切割成一顆重達530克拉的南非之星和其它幾塊小鑽石,所有這些鑽石目前都被鑲嵌在英國女王的王冠上。

庫利南是一個迷人的老採礦村,同時也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參觀地。我們可以很方便地為你安排礦山之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01 22:57 |
only_110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南非的鑽石歷史

南非鑽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870年,當時一個名為阿德裡安•范•維克(Adriann van Wyk)的農夫在北開普省金伯利(Kimberley)附近擁有一個農場,當他發現自己的孩子正在玩弄幾顆鑽石時,一切便從此開始了。

這件事引發了一場超乎尋常的鑽石發掘潮。採掘者們從世界各地蜂湧而來,該農場也隨之慢慢消失在了由尋寶者們瘋狂掘寶而掀起的漫天紅塵中了。

一年後,人們又在附近的Colesberg 小山上有了重大發現,從而又掀起了一場新的狂潮,並且是所有鑽石發掘潮中最大的一次。

挖掘者們各自為戰,條件也變得異常艱苦和危險。礦山看起來像是倒轉過來的蟻丘,3萬多人在上面不停地挖掘、搬運和敲擊,呼喊之聲不絕於耳。但真正發財的只有兩個人——塞西爾•約翰•羅德斯(Cecil John Rhodes)和巴尼•巴爾納托(Barney Barnato),只有他們才為這種混亂局面帶來了一些秩序。

鑽石首先通過火山噴發被送至地面,並且大多數位於一種被稱為金伯利巖的巖管或「咽喉」中。由於這些巖管是由古老的火山運動而形成,所以採掘者們只有盡可能地向下挖才能挖到鑽石,直至山丘變成了一個洞——如今,這裡被簡單地稱作「大洞」(The Big Hole)。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01 22:58 |
only_110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金伯利著名的大洞

今天,金伯利大洞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它佔地17公頃,方圓1.6公里。約有2200多萬噸土被從這裡挖走,出產了14504566克拉鑽石(約等於2722公斤),直到1914年,這裡的石頭被完全挖光。當時,這一露天礦已有215米深,採礦隧道更深達1100米。目前,滲水和雨水已淹沒了該洞的一半。

地質學家們還發現了其他一些含有鑽石的金伯利巖礦管,而且今天在金伯利周圍和南非的其他地區還有許多大洞。南非是當今世界的第五大鑽石生產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01 22:59 |
only_110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鑽石真相

鑽石來源於地幔中的碳粒子,由於受高溫和高壓的共同作用,碳被晶體化即變成了鑽石。大多數鑽石發現於金伯利巖管。

大多數鑽石都有30多億年的歷史,即使最年輕的鑽石也形成於7000萬年以前。
鑽石的熔點為1878攝氏度,是鋼的2.5倍。許多鑽石中的黃顏色是由於殘留的氮元素而造起的。在純淨或白色的鑽石中,氮元素歷經百萬年的過濾而蹤跡全無了。

儘管鑽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但是用一把錘子也可能把它敲碎。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01 22:5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343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