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92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ultiTang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9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DSLR][討論] 哪台DC解析度高、影像品質佳、色彩鮮豔?有無這一種的?
 用了幾年的數位相機(Kodak DCS 14n Pro, Nikon D1X, D200, Fujifilm S2, S3 Pro...等, 及消費型相機),問過別人的使用心得,看過朋友的作品(前面列出以外的其他廠牌專業數位相機), 再加上最近幾個月再度上網查閱數位相機的相關資料, 始終無法了解多年來對數位相機的一點點小問號:

 如果攝影數位化只能達到方便、快速立即回饋的目標,卻在相片品質上略遜傳統底片(負片或正片)那麼一丁點,而且一直沒有任何超越傳統底片的企圖,實在讓人有點嚥不下那口氣,且難以消除對數位化的那麼一點點疑慮!(可以瞭解從數位相機開始大眾化迄今,為何總有那麼一撮專業或准專業攝影人,總是堅持偏愛傳統底片攝影。)
 為什麼數位相機生產廠商,總是沒有生產符合使用者心目中理想的產品?實際使用總不如廣告與理論上所呈現的!
 為什麼在某技術已臻成熟的階段,卻停產了某優良特點的相機?(當然,優良與否,實在也是爭議!像富士S3用電省,S5有多省呢?S3與S5電池由四顆三號變成專用NP - 150,或許多數消費者比較能接受由四顆三號電池變成八顆或十六顆來增加蓄電能力;S2、S3雙插卡,S5單記憶卡插卡;1200萬或1600萬畫素真的如廠商說的般,就夠一般使用了嗎...;高於1600萬像素的需求,就非得尋求笨重的中大型數位相機或傳統正負片相機系統嗎?中大型數位相機可不是每個專業攝影人都願意養或都養得起!)

 想想大概也無非各家專利、成本與市場考量?不然各廠商的專業人士人才濟濟,哪輪得上我在此癡心妄想、野人獻曝再加上井底窺天?
當然以下若屬荒謬的請求、錯誤的認知,也請包容與指正!專業知識與觀念到底未能完全深究!

 從早期尚未大眾化數位攝影的時代(1996~1999之前),不管是專業或准專業攝影、沖印甚或是印刷業使用者選擇Fujifilm設備的主要原因之ㄧ大概脫離不了:"富士相(軟)片,色彩鮮豔,無與倫比" 這個傳統印象。到了攝影數位化Fujifilm的S2、S3也維持著色彩精準與鮮豔比其他廠牌數位相機來得優良的傳統。

 可是除了色彩之外,Fujifilm S2、S3、S5 Pro的實際解析度卻不見提高,也總維持著一千兩百萬解像度的傳統。儘管富士自認其Super CCD能較一般傳統CCD可有效增加達40%的解析度,但在網路上可見到的專文大有人認為,實際上最高只能多出33%的解析度(達到12121088 x 1.33= 16121047.04畫素)。如果在相同拍攝條件下,拍攝同一物後,將各相機攝得的影像做比較,富士的S2、S3 Pro 1200萬像素影像其解析度、清晰度與放大倍率,仍然是遜於1400與1600萬像素相機攝得的影像。尤其是在相同放大倍率下的比較,富士宣稱有增加40%解析度的效果完全沒有顯現出來,可見Super CCD雖有其優越,但仍不如富士所宣稱般的卓越。就這一點及其類似現象,各廠商似乎都有玩弄數字之嫌!不過,產品若還有其優越可取之處,不致相差過遠,性價比也不太離譜,消費者也能理解大家都需利潤的前提考量。大家的經費都是有所限制的,即使像微軟這類口袋深深的公司也無法承擔沒有利潤的開發與行銷。

 基於對富士色彩的喜愛,內心難抑的也起了一陣嘀咕:又不是二十多年前常聽到的"台灣一千兩百萬同胞.......",一千兩百萬現今早已經變成兩千三百萬了...!富士專業135數位相機對解析度的傳統,應該在S5 Pro就要有所變動,卻事與願違。消費者又得乾巴巴的等待下一代的產品是否能提升解析度,或是尋求其他解決方案。 富士似乎沒有那麼早就發現消費市場的需求、或說對Super CCD過度自信,也未積極開發專業攝影需求高於1600萬像素數位相機的市場!或許是與其它生廠廠商策略聯盟及自身市場考量,也或許是自認生產技術尚未達到那麼精良所致,但這並不會是較佳的商業策略!錯失良機等於自削手足!難不成,天下之大,竟沒有任一數位相機製造廠商願意或能夠綜合其他各廠牌數位相機的優點,來生產一台具強勢市場佔有率與代表性,並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數位相機?

 繼而內心開始幻想,如果當下就有台像這樣的數位相機‧‧‧:

1. 採用CCD而非採用CMOS為感光元件:
 除非CCD市場急速萎縮、各大廠商均停止研發與生產、並改採用其他更優良的感光元件材質與製程,不然在CCD與CMOS各自均有廠商研發生產的條件下,這兩種感光元件的製程良率、成本與新的改良技術,較之五年、十年前應該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在這一相同前提下,從過去到未來(或說從過去到未來幾年內),CCD的成像能力,都還是先天上優於CMOS sensor。如果只考量容易製作、成本與市場價錢競爭,實在也說不通為何要將成像能力較佳的CCD改用成像能力較差的CMOS,除非廠商出現財務窘境、過度注重利潤或對CMOS前景過度自信而做出不甚佳的決策。(Nikon D2X、D2Xs可能就是如此?)
 觀察最新的Canon EOS 5D、1Ds Mark 2,其產生的影像還是偏向早期Kodak DCS Pro 14n的成像結果:雜訊多、粉粉霧霧的影像、色差較CCD嚴重、在光線昏暗的場所下拍攝的作品,其情況越嚴重。如果以銳利化與對比來調整成接近CCD成像品質般的結實程度就容易產生油畫效果及更多躁點或雜訊。又若以躁點修飾專用軟體來降低雜訊或躁點,仍然容易出現影像失真、畫素被嚴重破壞到沒有影像顏色。
 儘管新一代的CMOS專業135 DSLR數位相機如Nikon D2X、D2Xs 或Canon EOS 1DS、1DS Mark2、5D已經較Kodak 14n有長足的進步,不過還是都有上述的先天缺失,不如目前的CCD成像品質。況且CCD成像品質都尚未能完全趕上傳統的正片或底片,怎麼還需考慮CMOS?尤其是專業的高階機種!即使是120數位機背,只要採用CMOS,都會有相同的缺點。用粗話"吐血"還真無法形容這些(早期)CMOS相機使用者的親身體驗!用"像消防栓一般的在噴血"才略堪比擬,而且還是噴了好幾年才有新一代的數位相機可供慰藉參考與再度割喉失血!
 掛著專業的招牌,是否能接受“數位成像與傳統銀鹽成像原理與本質上的不同”,導出“對傳統影像與數位影像來做誰好誰壞、誰高誰低的比較是無意義的舉動”這種結論呢?這種推論如果成立,那討論、比較CCD或CMOS的各自成像品質孰優、孰劣不也是贅言、無聊之舉?當然,感光元件並非只有CCD與CMOS之爭,就像感光元件上的photodiode也並非只有平板長方體或立方體與八角蜂窩型(菱形)兩種設計。(印象中似乎留有凹透鏡型或凸透鏡型圓盤photodiode的設計理論)到目前為止,業界對不同感光元件的市場區分似乎更加混亂。若說這是數位攝影市場的特性,著實無法讓人接受。尤其是那些花超高價錢購買專業機種甚或專業高階機種的消費者,所為何來?還能接受"你的後製功夫不足"、"攝影功力不高"、"不會使用數位相機"這種攝影數位化早期的建言或批評嗎?愚昧的消費者並不會永遠沉浸在美麗、完美的專業謊言中!

2. Full Frame and Full Size CCD:
 上Olympus網站看了他們推薦的Four-Third System,一直到看了其網站上的樣本相片(可能已被換掉),這才真佩服該公司的創新與誠實。
 4/3採用較APS size還要小的17.8x13.4mm CMOS感光元件,其曝光寬容度與動態範圍似乎並不如該公司所宣稱般的夠用了!4/3和APS或Full Size感光元件相較,其樣本照片的曝光寬容度與動態範圍似乎明顯不如其理論所預期。再加上CMOS的先天缺陷,讓其呈現影像的整體觀感,盡失廣告效益!當然,網站上的樣本相片很可能只代表該公司對樣本相片的用心程度,不能完全代表該相對相機的優劣或是能完全印證該理論的可行與否。不過如果樣本夠多、考慮的因素及方向也對,就更能顯示4/3系統有其規格造成的先天限制而有所比不上APS或Full Size系統。小巧精緻,雖是數位化的趨勢之ㄧ,但也有其不可禰捕的缺點或達不到的效能!
 再從解析度的需求來看,在相似的條件下,較小面積的感光元件所能擠進的photodiode數量還是會小於較大面積的Full size (36x24mm) CCD所能達到的較高解析度。如果Fujifilm的三代專業135像機一直都局限於APS規格的一千兩百萬畫素,那下一代的新機型能不能克服Full size CCD光學上的限制,而達到較高的解析度、動態範圍與曝光寬容度?其他大廠如Pentax、Lica、Nikon似乎也有相同的困境與考量、並且受制於自身無法生產感光元件!或許業界彼此間的聯盟,甚或反而獨行,多少能解決這類問題!
 儘管有種種的原因與困境,可是目前市面上至少也已有三、四種Full size CMOS 135數位相機,就真不能多出一台Full Frame Full Size CCD專業相機?當然這只是外行如我的空想。實際市場上的數位機身與鏡頭群的相容度是一大限制。也許廠商是將Full Frame Full Size CCD留作數位相機後續發展的舞台。當年底片市場傳統135與APS規格之爭不也有類似現象,APS的市場規模也一直較小。

3. 融合Fujifilm Super CCD與Foveon X3 RGB三層感光技術:
 如果Full size CCD仍暫不可行,那能不能將Foveon X3 RGB三層感光技術(或類似X3技術)與Fujifilm Super CCD融進APS規格的CCD感光元件?理想上最好是Full size + Foveon X3 + Super CCD(門外漢對解析度、動態範圍、曝光寬容度、細部表現與相片質地扎實感倍增的夢想)!
 以採用Foveon X3 RGB三層感光技術的Sigma來做比較,其數位相機似乎比其他單層感光的CMOS相機更能呈現較佳的相片紥實感與更精準更鮮豔的色彩表現。不過缺點之一仍是老話:CMOS的先天缺陷尚未完全克服。缺點之二是感光面積小、每感光層解析度也不夠,拍攝大景的影像呈現紮實、層次分明的模糊感,雖優於早期單層CMOS的粉霧、近期單層CMOS相機的過度校正,但仍不如Super CCD的"沒那麼紮實、層次分明的清晰"。簡單說,在影像的紮實感、層次分明與清晰度來看,Super CCD與X3各有所長。
 對色彩的呈現上,早期其他各廠商相同一代數位相機在色彩的鮮豔飽滿度上實在略遜Fujifilm,但Sigma採用的X3卻能與Fujifilm色彩相抗衡。就是說,X3除了CMOS的先天缺陷之外,其他的表現實在不遜甚或超越Super CCD。可是CCD先天的體質,似乎又不那麼容易製作成如X3般的三層感光結構。總括現行市場上的各廠牌數位相機均只具備令消費者不甚滿意的部分優點!若能克服各種技術障礙,融合Fujifilm Super CCD與Foveon X3 RGB三層感光技術的各自優點,也許是專業數位相機的另一發展方向。
 除了增加相片的結實感與層次外,X3技術似乎可一舉增加三倍解像度:6.17x3=18.51M pixels、6.17x2x3=37.02M pixels、20.68x3=62.04M pixels、20.68x2x3=124.08M pixels。或許有人會質問:有人界定135數位相機有1600萬(16M)像素、120數位相機高於4000萬像素就夠一般使用了,為何要一昧追求更高的解析度?這個問題可以考慮幾個因素:
a. 在上述解析度下拍攝近景或小景大致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拍攝大景或遠景時就會因數位化取樣先天的損失而對影像有相當的影響。比較傳統與數位相機拍攝5到12公尺內一棟三到五樓高、約一般四到五間店面寬的建物,就能發現傳統攝像的清晰度與細部表現還是會優於數位成像:數位成像的細部影像將以模糊不成型的點狀馬賽克顯示,而傳統顯像即使以較大的放大倍率,仍能以較清晰成型的影像來展現細部。另一例則是二、三十人以上排成寬約六、七公尺以上的團體照,當然人數越多越能觀察到數位相機的這種特性,不管是135或120都是如此。所以高於目前規格的解像度仍是有市場需求的。
b. 比較135與其他中大型相機。
 *. 各級相機所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必然大小不同,即使因感光元件製程改良而有小尺寸感光元件高於大尺寸的解析度,但135的小尺寸感光元件就算有120的高解析度仍然有部分成像特性是比不上有相同解析度的120大尺寸感光元件。
 *. 在各級相機各自鏡頭群多樣性不同的前提下,135數位相機規格而且具有120高解析度的感光元件尺寸所拍出作品的視覺效果與整體觀感一定是不同於中大型相機相同解析度下的作品。也可這樣說:135數位相機所能用的超廣角或望遠鏡頭,在中大型數位相機並不易找到。很自然的,各自拍攝出的作品是相當不同的!
 *. 傳統相機與底片在種種包袱下,要推出新規格的相機與底片似乎並不太容易。像135APS規格相機與底片的推行,一直不是135的主流。同樣的,在同一級的數位相機內要推出不同感光元件尺寸的新規格,似乎有點類似傳統相機的包袱(像Olympus極力推行4/3系統,而Canon、Nikon則興趣缺缺)。但數位相機在相同尺寸感光元件下推出高一級規格的較高解析度產品,似乎並沒有傳統相機相似的限制,反而有其助益,而且有其市場需求與區隔定位。這種現象在近幾年數位相機市場解析度大幅提升的趨勢,可略窺一二。解析度的提升應該是數位化相機的最大可變性(僅僅因為數位取樣先天的失真)。
 *. 135數位相機都可有消費型、半專業型、專業入門型與專業高階型這樣細分的市場區隔,為什麼就不能趁著數位化解析度的可變性與135鏡頭群的優勢,開發出一款具120規格4000萬以上高像素的專業高階型135數位相機?在135數位相機競爭如熾的市場下,這樣跨規格的產品真的不值得各廠商考慮嗎?還是廠商只想自訂理論規格的畫地自限?或是尚有其他種種限制考量?畢竟解析度是攝影數位化最容易做文章的議題與最容易操弄的賣點,就像資訊市場中央處理器的時脈、晶元數與多重處理器般。
 *. 另外如果考慮高容量數位影像檔後製的問題,資訊市場中央處理器與整個系統的效能、較高容量的傳輸媒体(4GB、8GB Compact Flash Card)、更快的傳輸速度(1394A、B、USB 2.0、高速無線傳輸、1G bps 有線網路)等都已具備較高容量數位影像檔的處理能力。
 如果以上的想法並無重大的錯誤,那推出具備Super CCD融合X3 RGB三層感光技術而產生4000萬以上高像素的專業135數位相機,似乎不但不會斷了製造廠商的後路,還會創出新的市場榮景!就Fujifilm而言,在此時同時推出新款高一規格解析度的135或120數位機背,似乎正合時宜。....如果.......如果....,就不知哪家廠商能最早突破當前限制或是融合各項優點,生產第一台影像品質能超越傳統底片的數位相機。呵呵,單層APS CCD就不易製作了,還妄想三層、四層、五層的Full size CCD感光元件,真是癡人作夢!不過,若真有人做出,那市場上的變動,或可想見。 

4. 至少要有富士目前的圖形與色彩處理能力:在色彩的展現方面,各廠牌雖都有其特異處,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色彩鮮豔一直是富士的招牌印象,別家廠商畢竟都還比不上。而色彩的準度與白平衡校準的方便性上,新一代的數位相機雖已有改善而能簡化自定義白平衡的操作步驟、以及不需再時時依靠白卡、灰卡來進行自定義白平衡,但自定義白平衡的記憶組數仍有點偏低,且其參考檔案或是自定義白平衡的名稱大多無法做有利使用者記憶與辨識的重新命名。看來,白平衡及自定義白平衡仍有改善的空間。

5. 較先進的多層防塵技術:Sigma就簡單的在感光元件上多一層可替換的防塵透鏡;Canon採用電子除塵。不知道哪家廠商願意採用多層除塵設計?甚至是感光元件的除濕防霉設計!

6. 機身與機背分離式設計,或是感光元件或感光元件模組能像記憶卡插拔般容易更換的設計:
 機身與機背分離式設計是相機數位化的典型爭議,內含的問題也很多元。這涉及各廠商間的規格標準化、各自的市佔考量,甚至是同一廠商新舊型與不同型號間的種種相容性、專業型相機與消費型相機的市場定位及區隔是否明確等等。
 不過若以消費基層的觀點來看,這可能最符合傳統使用習性與消費者最大利益。傳統底片依消費需求與使用者拍攝當時的條件,有不同市場區隔,進而產生種種不同廠牌與規格的正片、負片,消費者可依據各自需求與偏好來選擇其所需,當時傳統底片市場的繁景依然可想見。 
 如果各大廠商從一開始就明確的將CCD、CMOS或其他不同材質、不同製程與不同特性的感光元件比作各種不同規格特性的傳統底片,而不僅僅以感光元件的大小來區分消費市場,同時也採用類似Leica機身與機背可分離可替換的設計,這種種可能的組合,產生的多樣性,所能帶來的市場需求與利潤、消費者的選擇與滿意度,或許會較傳統底片市場更加龐大。傳統的攝影利基市場可能不會消失得這麼快,攝影界相關的廠商或許也不會倒閉關門得這麼驚人。
 停筆回想及數位感光元件的研發、製作、技術與生產成本可是數倍於傳統底片的開發難度,不禁莞爾自己的天馬行空。廠商哪裡會不知道、不考慮?可是若考慮各不同廠商的特長、哪些廠商專精於機身設計生產、哪些廠商專精於鏡頭設計生產、哪些廠商專精於感光元件的設計生產、各廠商間彼此的代工與授權等等,上面的妄想似乎也不見得完全無法實現!資訊業界不也都如此?而且更甚!
 再從各級相機的特點比較來看,就目前數位相機市場而言,從135、中大型120、4x5各等級的專業數位相機似乎都有類似的特點。
 135數位相機有一獨特的宿命:專業型數位相機並沒有比準專業型或說半專業型、業餘等級數位相機的規格高明太多,新一代的135準專業數位相機的多數性能往往比得過前一代的頂級專業數位相機!兩類相機的市場定位與區隔相當不明確,業界似乎把所有135數位相機均定位為準專業水準甚至是降級到消費型數位相機,這種現象似乎以整合數位機身的135專業數位相機市場最為明確!專業與否的界定變成以價格為主要指標,這讓所有135頂級專業數位相機的擁有者很無所適從。
 被認定為專業機種最明確的120以上中大型數位相機,雖然都是設計成機身可替換傳統機背或數位機背,但其致命傷之ㄧ也在產品生命週期相對過短於消費者所付出的代價。當然,產品生命週期在數位化的演進過程中一直是個爭議,可是問題出在早期數位產品的影像品質實在大不如新近推出的數位產品,解像度與機身及其他種種新增功能倒在第二第三考慮順位。這種現象在以CMOS為感光元件的所有數位相機上最為明顯。若依Phase One主要以解析度來區分不同等級的機背、配以不同等級的售價,似乎仍不足以解決此困境!當然各廠商如果策略聯盟成功的延緩最佳新技術與最佳新產品的推出,其產生的效應與代價,恐怕也不光是消費者所不能承擔。
 120機身可替換傳統機背與數位機背的致命傷之二是感光元件的耐用度並不如理論或廣告預期般的長、以及感光元件或感光元件模組不易更換。以專業攝影的條件、相機正常操作的前提來觀察,感光元件(CCD或CMOS)在保固期限內或剛過保固期限就出現數個或大量壞點的例子並不算少。
 此一產品耐用度(操作生命週期)議題的影響,在135專業數位相機整合機身的情況下更為顯著。Nikon D1X在一般Photo Studio(證照為主)一年左右的使用下,就會出現少數非塵埃、非發霉現象的壞點;Kodak 14n、Fujifilm S2、S3也在中高用量不到一年或剛過一年的狀況下,出現嚴重程度不一、數個以上的壞點。某些情況下這些壞點會讓一張作品變得難以用軟體修飾,後製變得更加耗時。這讓任一專業級數位相機或機背的價值或保值感相當的小於其當時的市場定價(比電腦的保質感更差)。
 此時很容易遇到:在保固期內賣家的種種說詞、賣家對保固期的長短不一、僅僅被換與良品;過了保固期的,尤其哪種運氣特別好、剛過保固期就得再度出血花大錢更換感光元件,甚至還無法確定被換予的究竟是不是新品,頂多聽到"給予多久的保固";既然付出了應當的費用就得拿到新品與相應的保固以及被更換下來的舊零件,但事與願違,舊零件往往就此消失無蹤。另外像下一代新型相機尚未上市,舊型全新的零件暫時短缺、停產,不能當著客戶的眼前立即更換零件而需曠日費時的遞送過程與等待,這實在不符合以拍攝討生活者的需求。
 第三個致命傷是數位相機普遍的影像品質問題,大致如前面1到5所述。受過CMOS傷害的使用者,必然睜大眼睛、帶者懷疑的眼光與坎坎不安的心來看待那些動輒數十萬甚或百多萬、數百萬(新台幣)的“專業級”數位機背,還需很專業、很費時的後製成如此“專業級”的影像品質!
 上面這些問題,再加上數位機身的市場生命周期與操作使用生命週期大多略長於機背或感光元件,以及廠商自己的財務狀況、研發投資能力、專業領域(能不能自行製作機身及鏡頭)與獲利來源為前提來考量,推出可像記憶卡般容易更換的感光元件或感光元件模組設計、不同性能和解析度及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分級、新一代數位機身可換上前幾代的感光元件(或相反--前幾代機身可以換上新進幾代感光元件)、機身與機背分離式等設計的專業數位相機,使消費者依據其攝影條件所需,同時能選擇使用大小不一甚或不同廠牌的新舊感光元件來因應以上問題,並不見得是沒有利潤的開發投資。這樣的產品似乎更能區分專業市場與消費市場,也有助於以攝影維生的專業攝影人對其市場、客戶群的區分。

 生產廠商、銷售者、消費與產品使用者以及最終相片的擁有、使用、觀賞者,有誰不想著成本和利潤以及產品的實用性?柯達的CMOS專業產品,並不是個成功實例,也迫使該公司退出專業數位相機的市場。當年14n與Pro Back發表之初,台上銷講人員說得口沫橫飛,台下聽眾大有人質疑出其CMOS產品的不成熟(不知道是不是商業間諜報料說的);當時略微渾噩的旁觀者,至今印象尤深。花了三十萬或一百萬(新台幣)只能買到一台"適合攝影棚拍攝",而且具有如此影像品質的"高級"相機,如此"適合"專業的後製習慣!這真像聽到廠商回言報告道:兩千萬、四千萬以上畫素是中型數位相機規格的解析度一般的興奮、快樂與希望。(很懷疑身長兩百或兩百五十公分高的高個子究竟還算不算是人?是不是吃得特別多或特別少才長那麼高?是不是也是人家媽媽生的?當然兩百五十公斤的胖子極有可能是吃太多了,不過仍然算是人種,以目前的科技來說極有可能仍然是人家媽媽生的!)沒有產品消費使用者的實際需求,恐怕連當個專業CMOS元件供應商的市場也會消失殆盡。
 幾年前,Fujifilm的Frontier系列數位沖印機剛上市發表時,最大只能沖洗到10x12英吋或10x15、10x18等尺寸,當時不也遇上幾個不識相、不規矩、不懂業界行情的老土,厚著臉皮、鈍鈍、慍慍的詢問、建議著:能不能沖洗12x15的尺寸?當時現場的展示人員也帶‘語氣’的回答:那是“中大型”沖印機的規格。後來Frontier系列,不也出了能沖印12x15尺寸的型號?這並不在印證個人在此的任何看法,只不過陳述這幾年對攝影數位化,個人的一些愚昧觀察以及驥求:解析度再高一些、躁點雜訊再少些、色彩精準鮮豔些、對白方便些、細部表現再好些、曝光寬容度與動態範圍再寬些、相片再紥實更具層次與清晰些、使用操作再方便些、選擇性多一些、節電或電池的使用與購買能更有效率更方便些‧‧‧。趨勢,各大廠商都看得更清、更遠。


[ 此文章被MultiTang在2007-02-06 12:22重新編輯 ]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和信超媒體寬帶網 | Posted:2007-02-06 07: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949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