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83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leevj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电影] 火烧岛
周日的晚上,重看了《火烧岛》,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竟然仍有亲切的感觉,不能不说是有些神奇了。记得第一次看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吧,那时候,一帮死党特爱看录影,新光电影院、工人文化宫、城墙底下和吕八街口是我们专属的据点,虽然常常会遇见搜钱的小混混弄得我们身无分文,虽然常常会因为偷看录影事情败露被大人责骂,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我们对录影的热爱,在光线昏暗空气混浊人员复杂效果糟糕的录影厅里承载了我们童年太多的欢乐,《东成西就》、《东方三侠》、《游侠儿》、《好小子》……看《火烧岛》应该还在更早些的时候,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新光电影院,现在想来亲切,我想也许是因为自从第一次在录影厅看过之后再没有机会在电视上见过重播,我关于《火烧岛》的所有记忆便永远定格在了初中的那个周末的下午,闭上眼睛,我依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画面的昏黄和声音的嘶杂,那是录影厅的特有印记,那一间间阴暗的房间就像一台不停止工作的机器,不知疲倦的给每一部电影盖上录影的印鉴,改变色泽调整音效缩小尺寸,然后烙在所有人的脑子里,任它在岁月的风尘里自然退色风化,但也许就有那么一两部存留下来,成就了你对童年的记忆。《火烧岛》差点就成了这样的一部电影,如果前天没有在碟屋里看见,他就会这样静静的封存在记忆的角落,然后在不知多少年后以一种未知的方式突然出现在眼前唤醒记忆,但现在看见了也一样,一样惊喜,一样熟悉,一样迫不及待要重温那曾经的快乐无忧。
影片的阵容豪华,成龙、刘德华、洪金宝、梁家辉、柯俊雄、张羽、高捷,导演却意外地选择了朱延平。朱是台湾的老导演了,其作品类型丰富,国人熟悉他应该是因为《乌龙院》、《臭屁王》等作品,看过他最早一部影片已经忘了名字,七十年代的喜剧片,整部电影由一个个笑料串成,剧情基本上没什么连贯性,但是意识很新,很无厘头,在七十年代的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虽然效果并不好,但也值得表扬了。后来陆续接触了一些朱导演的作品,都是一些喜剧片,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被删节了的苏有朋主演的《情色》,才第一次看到了脱离与喜剧之外的朱延平。影片究竟如何已经记不很清楚了,但当时看到颇有些惊喜,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朱的作品算得是流畅了,但商业气太浓,匠气也足,即便是拍《火烧岛》这样的题材与格局也拍不出澎湃的感觉来,总是小家子气了些。《火烧岛》照理说是一个不错的题材,也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创作班底,但出来的作品不像那么回事,悲情是悲情矣,但觉着牵强;几大明星齐上阵,又总觉得除了梁家辉其他全都是配角,细细咂摸,里面问题不少。一是主线,恩师被杀,杀人凶手竟是已服刑的罪犯,为调查真相佯罪入狱,这本是个很不错的开篇,可是后面占影片3/4篇幅的段落都说的是监狱的黑暗,并重墨刻划了几个人物,活脱脱一个林岭东《监狱风云》的翻版,一直到最后1/5篇幅才重又拾起前面的线索,却也只是草草了事,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二是剧情编排,花了大价钱请来明星却不好好利用,着实是让人有些迷惑,之所以感觉大家伙全都是配角,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各人的戏份过于独立了些,洪金宝的戏就没有刘德华、成龙的事,成龙的戏又没有梁家辉什么事,又要交待刻画人物,又要分开刻画,在有限的篇幅里塞下大段大段的独立叙事,难免会顾此失彼,造成结构的失衡。塑造群像成功的例子很多,杜琪峰的《枪火》、刘伟强的《无间道2》等等,都是将一群人放到一个相同的圈子里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情节的起伏与冲突,决不存在将所有要刻画的人物独立分裂开来,这样的作法势必会极大地占用影片的篇幅、影响影片的整体性,给影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两点致命伤注定了《火烧岛》无法成为经典流传,尽管它一度距离经典如此近。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江苏省 | Posted:2006-02-08 20:0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30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