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1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防治中風 有新藥了!
2005.11.17  中國時報

許立奇(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血管科主治醫師)




  現在治療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抗血小板製劑中,阿斯匹靈會引起腸胃不適、備鎮心會導致頭痛、利血達會有致命危機,新一代抗小血板藥物不僅可預防缺血性中風,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

  【案例】


  王先生,60歲,是位中風病患,他每次服藥後胃就出現不舒服的狀況,而王先生沒有認知到這是阿斯匹靈的副作用,只是覺得服藥讓他的胃不舒服,此後他服藥狀況就斷斷續續,結果兩年下來,連續發生了兩次中風,腦血管嚴重梗塞,讓他差點失去生命,現在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已經癱瘓在床了。

  動脈血栓引起血管阻塞的缺血性腦中風是目前台灣地區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缺血性腦中風可有數種亞型,主要可區分為動脈硬化腦梗塞及腦栓塞二種。

  腦梗塞指的是動脈本身粥狀硬化,血管壁逐漸變厚,管腔逐漸狹窄,終至完全阻塞,以致其所灌流的腦細胞因缺血而壞死;而腦栓塞指的是血管被血中的血栓子塞住後,以致血流突然中斷而產生缺血性壞死。前者包括腦內大小血管的動脈硬化病變,而後者主要為心臟疾病而來的血栓子。

  ★防腦中風 抗血小板製劑的優缺點

  目前國內醫師主要是採用抗血小板製劑來預防缺血性腦中風,尤其是動脈硬化腦梗塞的發生,依照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機制不同,大致上可將藥物分為二類:

  第一類為Aspirin(阿斯匹靈),主要的副作用為胃腸道的刺激,故在服用時要注意是否有潰瘍或胃腸道出血、穿孔的情形;也可以合併長效的Dipyridamole(備鎮心)使用,但是約有1/4的人會出現嚴重頭痛副作用。

  第二為Thienopyridine類,又可分為二種:Ticlopidine(利血達),此種會產生嚴重的白血球數目降低或血小板數目降低的致命副作用,所以在開始用藥的三個月內,需每二週檢測一次全血球計數及血球分類,一旦發生以上的副作用便需停藥。由於副作用較嚴重,目前已較少使用。

  ★健保給付新藥 條件較嚴格

  另一種新一代抗血小板藥物Clopidogrel(保栓通)安全性高,較沒有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且不僅可以預防缺血性中風,也可降低發生心肌梗塞或是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危險。

  Clopidogre(保栓通)有效預防二次中風的比例高達32%,長期服用也不太會造成胃部負擔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副作用,對不適合使用阿斯匹靈的病患而言,是一大福音。但由於目前的健保給付規範較為嚴格,只有部分符合給付規範的病患可以使用Clopidogrel這類藥物。


感言:
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應多花時間主動了解自己的治療用藥,並與您的主治醫師諮詢最適合自己的用藥,才能有效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再發生。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5-11-17 08:0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43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