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75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自然科學] 環署研發新化學防治法 驅除小黑蚊成效佳
【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

叮咬後令人痛癢難忍的「小黑蚊」,是台灣中南部地區夏季難以擺脫的夢魘,且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治方式,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最近委託學者研發出新化學防治法,利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干擾小黑蚊幼蟲成長,防治率可成功達百分之九十八。

俗稱小黑蚊的「台灣鋏蠓」,主要分佈於東部、中部及南部地區,出沒時節多為六、七月間,由於體長僅約一點四公釐,極易穿過居家的紗窗和紗門,遭叮咬後,會產生持續數日不消的癢痛、紅腫症狀。

為解決近年來日益困擾民眾的小黑蚊問題,環保署三年前起,即補助危害嚴重地區的縣市政府進行防治計畫,今年年初更推出施用漂白水、土壤佈菌法等「非藥劑防治法」研究,但試做結果均未見顯著成效。

中興大學昆蟲系最近則在環保署的委託下,研發出以昆蟲生長調節劑防治小黑蚊幼蟲的方法,並分別在台中市及南投縣兩地,進行實驗施藥,執行至今,防治區防治率最高可達百分之九十八,成效十分良好。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第四科科長劉瑞祥表表示,昆蟲生長調節劑 (IGR)的主要成分,是昆蟲賀爾蒙類似物「百利普芬」,或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氟芬隆」,因此可以干擾昆蟲進行變態,造成昆蟲無法羽化的效果,且其藥性僅對昆蟲具專一性,對人畜並無毒,所以十分適合於小黑蚊幼蟲的防除。

劉瑞祥指出,由於初步實驗的防治效果極佳,未來也將優先補助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及花蓮縣等,受小黑蚊侵擾較嚴重縣市相關的施藥經費,以降低小黑蚊族群密度,減少對民眾的危害。

【2005/10/30 中央社】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0/30/N...2980506.shtml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0-31 18:1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02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