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96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viviali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头衔:路人甲路人甲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3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孩] 可怕的川崎氏病
可怕的川崎氏病

近日来,各大医院,陆续有幼儿因发高烧住院,经过一连串检查,最后诊断是患了川崎氏病。川崎氏病是种全身发炎的特别疾病,由日本籍川崎富作医师于1961年首先报告一位婴儿病例,患持续高烧,颈部淋巴腺肿大,而两眼结膜充血、嘴唇发红、干裂,舌部呈草莓状,手脚掌红肿,数天后从指趾尖端开始呈膜状脱皮。

 至目前为止,全世界至少有200人以上,因此病死亡。而我国自民国六十七年第一位病例发表以来,病例逐渐增多,至民国八十五年调查,估算我国已有5000余名病例。此病的发生原因,目前仍未明。有的研究显示与家庭地毯中恙虫或清洁剂有关,有的研究,认为与家族性遗传有关。在1992年,美国研究首先发现,可自部份病童的血清培养出反转病毒。台北荣民总医院小儿部研究,也发现此症很可能与反转病毒有关,而且此病呈流行趋势,所以极可能是病毒感染疾病,但因家族或邻居少见同时发病,所以可能和体质及免疫转机也有关系。

川崎氏病的主要症状包括下列七点:

百分之九十七的病童会持续发高烧五天以上,使用抗生素及退烧药效果不佳,少数病童只有轻度短暂发烧。
约百分之八十八的病童会发生眼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
约九成的病童会发生口腔黏膜及嘴唇的变化,包括嘴唇干燥、泛红及呈现裂隙、草莓状舌、咽喉黏膜弥性泛红。
在患病初期,约九成病童的手掌及脚底泛红且呈硬状水肿,一至二周后从手指、脚趾顶端呈现膜状脱皮,整个手掌或脚掌会脱光,新生皮肤光滑正常,新长出的指甲与原来指甲间可出现横沟切迹。
九成病童在发病一周内,躯干出现形态不一但无水泡的皮疹,少部份病童可出现水泡,但其中不含细菌。
约八成的病童在颈部可发现急性非化脓性淋巴腺肿大。
以上症状,虽然明显、吓人,但痊愈后,不留任何残疾或畸形。

最可怕是全心脏炎,可引起心肌炎,使收缩力减低,心包膜发炎、积水、心瓣膜发炎或左心室扩大而引起二尖瓣或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最严重且最常见的是引起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瘤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氧、梗塞或突发死亡。
 除了上述七种主要症状之外,川崎氏病还会引起下列许多其他次要症状,包括:关节炎、关节痛、胆囊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及其他神经学症状、腹泻、黄胆及肝功能异常、肛门周围泛红及脱皮、卡介苗注射处泛红及脱皮、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等等。

 由于川崎氏病的临床变化很迷惑,所以川崎氏病的诊断,须依据临床症状的表现,加上许多实验室结果及心脏结构功能测试来诊断,但有些病例必须等到四肢脱皮时才被正确诊断。至于治疗,因在患病初期,诊断不易,极似细菌感染,故可使用抗生素。但经诊断确定后,就可停止抗生素,改用阿斯匹灵。

 少数病童血小板过高,冠状动脉狭窄或栓塞者,需每天每公斤体重使用五毫克的Persantin。

 静脉注射高价球蛋白是种较新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研究报告结果不错,约有50%的预防冠状动脉瘤的功效,在确定诊断后,可尽早使用。

 由于川崎氏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发病机转也不十分明了,日本经验发现病患在二十岁后就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严重症状,所以值得小儿科医师及家长们特别警愓的。

(本文谨表示作者于该日期之主见,非永恒不变者,有病时仍请尽速就医治疗。)

转载自:
中国时报



幸福是一种感觉。
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当我看见你,甜美的微笑自然涌上眉间,
那就是一种幸福。
来自于你给的,幸福。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29 10:0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71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