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79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自然科學] 西伯利亞泥炭沼消融 暖化加劇
編譯田思怡/綜合十一日外電報導


英國科學家雜誌指出,一萬一千年前在西伯利亞西部形成的冰凍泥炭沼首度出現消融現象,科學家稱之為「生態土石流」,可能急劇加速全球暖化。

最近赴西伯利亞研究的科學家說,全球最大的冰凍泥炭沼正融化為淺水湖。這片泥炭沼面積一百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和德國加起來,可釋出數以十億噸計的甲烷到大氣層中。

英國牛津大學的茱迪絲.馬廣德和俄羅斯國立托姆斯克大學的生物學家克波丁發現此一現象。

克波丁形容這種現象是「生態土石流,可能無法回復,無疑和氣候暖化有關」。

他說,整個西伯利亞西部的下北極地區開始消融,這是「近三、四年來的事」。

西伯利亞西部暖化的速度幾乎比地球任何地方都快,過去四十年平均氣溫上升約攝氏三度。

此地區氣候暖化有多重因素,包括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一種稱為「北極震盪」的循環性大氣現象,以及冰融化的反饋,冰融化後露出地面和海面,比會反射的冰雪吸收更多太陽熱。

西伯利亞泥炭沼在上個冰河時代末形成時即釋放甲烷,多數甲烷困在凍原和深層的像冰結構的籠形晶體中。洛杉磯加州大學專家史密斯估計,西伯利亞西部泥炭沼含有七百億噸甲烷,占全球土地表面儲存甲烷的四分之一。

氣候專家對這項發現感到憂心,並警告說,全球氣溫預測可能必須修正。

英國氣候專家維納說:「當這些自然體系開始混亂,就一發不可收拾。」他說:「凍原一旦消融,就無法恢復,凍原融化造成氣溫升高,比人類活動釋放的溫室氣體還嚴重。」

由多國政府組成的氣候變化小組二○○一年預估,在一九九○年到二一○○年間,全球氣溫升高攝氏一點四度到五點八度。但這僅把已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考慮進去。

【2005/08/12 聯合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8-15 08:3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819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