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楊清順/美聯社紐約十日電
國際稻米基因定序計畫已經繪成稻米的基因圖譜,可望加速改良這種養活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農作物,台灣學者也參與。
稻米是基因組最先定序的農作物。這項研究計畫的一位領導人物、紐約冷泉港實驗室專家麥康比說,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育種專家培育新種稻米,產量更多,養分更高,更能抵抗病蟲害。他說:「我認為這將有助於找出基因,可能不到十年就可以改良稻米。」
國際稻米基因定序研究成果發表在預定十一日發行的「自然」雜誌。國際稻米基因定序計畫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參加研究的科學家來自十個國家,由日本科學家主導。
科學家在「自然」發表的報告中估計,稻米有三萬七千五百四十四個基因。但他們說,繼續研究的結果一定會增加。人類只有兩萬到兩萬五千個基因。
他們指出,稻米基因組完成定序,對改良育種及生物科技提升稻米產量至為重要。有人推估,未來廿年全球稻米產量絕對可以增加三成。
除了日本,參加這項計畫的還有台灣、美國、巴西、中國大陸、法國、印度、南韓、泰國、英國等地的科學家。
研究稻米抗病的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專家潘蜜拉‧隆納德說,稻米基因組完成定序後,科學家可以進行新的實驗,解開稻米的祕密。例如隆納德女士的實驗室利用國際稻米基因定序計畫公布的資料,設法找出稻米應付細菌攻擊、乾旱等壓力的基因。她說,她的研究又可以協助研究育種的科學家追蹤特定基因。
【2005/08/11 聯合報】 @
http://u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