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進步,高科技的精密檢查也推陳出新。對於民眾一窩蜂地迷信「高貴」檢查,醫師提醒,任何檢查都存在一定的死角和風險,民眾應該充分了解檢查的特色及注意事項,才能聰明地購買醫療,讓錢花得更值得。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進行三十萬次的全身健檢,價格昂貴的套裝健檢,更是受到老闆及高階主管的青睞。此外,健保統計也發現,國人一年使用電腦斷層造影約為四十八萬次﹔磁振造影約為十二萬七千次,每年光是這兩項高貴的檢驗項目,就占用近三十億元的健保資源,其中有十分之一還是重複檢驗。
到底檢查該怎麼做才適宜?花了大把銀子就真能早期發現問題嗎?台北榮總榮科影像醫學中心醫師鄭慧正指出,所謂的高貴檢查雖然比較敏銳,但也並非是百分之百的萬靈丹。民眾在檢查前仍應先了解檢查的特性,才能減少一些風險。
舉例來說,日前曾有一位民眾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時,因施打顯影劑過敏致死﹔這種顯影劑過敏的比率約萬分之一,是無法事先預知的,最後只好以藥品傷害賠償。民眾如果事先了解這種風險,至少可以減少重複檢查,或在必要時再接受檢查。
為避免重複檢查而承受的風險,鄭慧正也建議,目前病歷已開放民眾索取影本,在尋求第二意見時,可以將先前所做的影像、抽血等所有檢查結果都申請複本,在門診時請第二位醫師判讀,就可以減少檢查次數,並縮短等候安排檢查的時間,讓病情及早被診斷。
馬偕醫院健檢中心主任施壽全也認為,基本上健檢人人可做,只是如果以年齡來選取,建議三十五至五十五歲的精英年齡,是最需要進行健檢的關鍵期﹔因為此時正值打拚事業的高峰,也是健康易亮警訊的時刻。
施壽全指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