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78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d910211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5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喵喵][保健] 喵喵病毒性傳染疾病
本文內容:轉貼自畫龍點菁


狂犬病 (Rabies)
狂犬病為法定人畜共通傳染病,可傳染包括人、狗、貓在內的溫血動物;而貓兒感染
狂犬病的比例為狗兒的1.4倍,為家畜中感染率最高的動物。

症狀
狂犬病的潛伏期為3~8週,依其臨床上所顯現的症狀
又可分為兩型:
A. 狂暴型狂犬病 ("furious" rabies)
貓兒若感染狂犬病,首先會有體溫的變化,接著行為發生異常,躲在暗處、不聽主人
招喚、不安、害羞或急燥;此症狀持續1~3天後,接著進入狂燥期,病貓變得兇惡、
狂暴不安、瘋狂攻擊咬噬人、物,失去痛覺、最終抽筋死亡,此即狂暴型的狂犬病。

B. 沉默型狂犬病("dumb" rabies)
有時病畜感染狂犬病後,並不會出現所謂的狂燥期,而直接進入麻痺期,此即為所謂
的沉默型狂犬病。病貓因運動神經受損而造成癱瘓,嘴無法閉合與吞嚥而使口水不斷
流出,通常在出現麻臨床症狀2~7天後,病畜會因呼吸道肌肉麻痺造成無法呼吸而死
亡。

病原與傳播
狂犬病的病原為桿狀病毒(Rhabdoviridal),大量存在病畜的唾液中,因此主要感染
途徑為被病畜咬傷而感染。此外,本病毒亦可經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結膜及皮膚傷
口而感染 健康動物。

預防
台灣地區雖非狂犬病疫區,但因狂犬病為法定的人畜 共通傳染病,因此政府明文規定
您的愛貓必須接種狂犬病疫苗。貓兒在 3~4 個月時進行第一次狂犬病死毒疫苗預防注
射,接著 每年須補強疫苗一次。狂犬病病毒必須依賴活體,無法單獨存在 於環境中,
乾、熱、陽光、一般的消毒劑皆可將其消滅。

治療
貓兒一旦顯現狂犬病的臨床症狀,一律規定隔離撲殺,不予以治療,以防止疫情擴大
、危害人畜。若愛貓被疑似感染動物咬傷,應使傷口血液流出、以大量清水與肥皂沖
洗、再用 3%碘酊或70%酒精進行消毒,並盡快補強注射狂犬病疫苗,隔離觀察90天
;若不幸出現狂犬病症狀,只得依循法令歸定施行安樂死。

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FIP)
本病自1970年被證實為病毒感染的慢性進行性傳染病,於美、加等國普遍存在,
且各種年齡、性別、品種的貓兒皆對本病具有感受性。

症狀
本病依其病型可分為濕性型(滲出型)與乾性型(非滲出型)二種:
濕性型
病貓食慾減退、體重減輕、身形日漸消瘦、發燒,經1~6週後,腹部明顯隆起、積存
大量腹水,並有黃疸、貧血、下痢等症狀出現。其腹水為透明、淡黃色或淡褐色的黏
稠液體,接觸到空氣則會凝固成膠質狀;約有20%的病例會同時出現胸水與腹水的症
狀。

乾性型
此病型一樣會有長期發燒、體重減輕、逐漸耗弱的臨床表現,但不會出現腹水,且因
病毒所侵襲器官之不同而有各種型式的臨床症狀出現。常見因神經系統受其感染而引
發眼球震顫、斜頸、共濟失調、性格改變、麻痺等神經症狀;或是角膜混濁、眼前房
液出血、虹膜睫狀體炎等眼睛病變。

除此之外,本病尚會導致懷孕母貓流、死產,新生或斷奶前後的小貓猝死。

病原
貓傳染性腹膜炎的病原為冠狀病毒 (conorovirus),據美國研究報告顯示:本病毒於
貓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25~80%) ,而真正發病率約為25%,但病毒可長期潛伏在
體內 達數年之久。
本病的傳染可藉由呼吸道、消化道、吸血昆蟲等途徑水平傳播,並可經子宮或產道垂
直傳播給子代。

預防
目前為止,尚未成功的研發出疫苗;惟有靠病貓的隔離措施加以保護其他貓咪,冠狀
病毒可以含氯消毒劑加以撲滅。

治療
此病為一種慢性病,須耐心的接受獸醫師長期的治療,並注意貓咪長期食慾不振,主
人有時須以強迫進食的方法補充其體力。

貓免疫不全病毒(FIV)
貓免疫部全病毒屬反轉病毒,就如同人類的愛滋病 (AIDS)一樣,會造成貓的免疫系
統不健全,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症狀
感染本病大多無顯著的臨床症狀,主要的致害在於其免疫系統長期受抑制,因此病貓
很容易感染一些不易發生在健康貓身上的疾病,如:弓蟲症、貓傳染性貧血、卡里錫
病毒等等。

病貓常見有白血球數減少、發燒、牙齦口腔感染、淋巴結腫大、貧血及其他複合感染。

病原與傳播
貓免疫不全病毒除出現於血液與骨髓液外,大量存在於唾液中,因此主要傳染途徑為
經咬傷而感染,也有少數病例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與人類愛滋病不同的是:它並
不會經 由性行為而傳播。

預防與治療
約有1/3的貓帶有此病毒,因此不要讓貓咪隨意外出是最好的方法,認養新貓(尤其
是流浪貓)之前,一定要隔離先進行血檢,確定無病再帶家中飼養,以免感染其他健
康的貓咪。

一旦血檢結果為陽性,除隔離飼養外,周密的照顧與抗生素、維他命的補充以及其他
疾病的預防就更形重要。

貓白血病(Feline Leukemia; FeLV)
此為一種貓類的病毒性疾病,本病會引起白血病與淋巴肉腫,為一種具致癌性傳染病。

症狀
四個月以下的小貓對本病的感受性較高,半數以上的貓感染本病後會自身產生抗體對
抗,但仍有3~5成的貓咪感染後會發病。臨床上可見病貓有貧血、白血球減少、咳嗽
、嘔吐、精神、食慾不振、慢性消耗性消瘦等症狀,而貓兒本身的免疫係統功能亦會
遭到破壞,造成免疫不全。初期的口腔炎、牙齦炎、腸炎、腎臟炎也會逐漸惡化,並
伴隨其他疾病合併感染。

若腫瘤出現於消化道,可於觸診時探之,若腫瘤出現於胸腺,常會導致呼吸、吞嚥困
難與胸腔積液。

病原與傳播
本病的病原為貓白血病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 FeLV),除可藉由病貓的唾液、
乳汁、鼻分泌物、糞尿水平傳播其他貓隻外,尚可經由子宮由母貓垂直傳播給子代;
此外吸血昆蟲以及打鬥咬傷亦會造成感染。

預防與治療
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若經血檢判定為陽性的貓須隔離以避免傳染其他貓咪,可
疑的貓兒亦須隔離反覆檢查以便確診;酒精、沸水、石炭酸等消毒劑皆可將本病毒消
滅。

貓卡里錫病毒感染症 (Feline Calicivirus Infection)
症狀
卡里錫病毒感染症的臨床症狀為發燒、食慾不振、打噴涕、流口水、眼、鼻分泌勿增
加,與貓病毒性鼻氣管炎的症狀十分類似,有時兩者會伴隨感染,頗難區別,不過感
染此病時會出現潰瘍,而有舌炎、口腔炎,有時會引發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腸胃炎
;不過本病的鼻炎結膜炎症狀會較貓病毒性鼻氣管炎較輕微。

病原與傳播
病原為卡里錫病毒,主要存在病貓口水等分泌物與糞便中,污染食物飲水後,經口感
染健康貓。此病毒可以石炭酸或含氯消毒劑加以消滅。

預防
目前已有貓卡里錫病毒感染症與其他傳染病的混合疫苗,第一次預防注射於 8~10週
齡,第二次預防注射在第12~14 週齡,每年定期追加一次預防注射。

治療
注意環境的保溫與保濕,因罹患本病會有口腔炎與舌炎的潰瘍情形,會使貓兒疼痛而
無法吞食物,因此要注意以輸液療法補充其營養與水份,必要時須強迫飲用牛奶與蛋
黃, 牙膏狀營養劑,甚至以胃導管補充其所需之養份。

貓病毒性鼻氣管炎(Feline Viral Rhinotracheitis; FVR)
又稱為傳染性鼻氣管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症狀
病貓有發燒、打噴嚏、咳嗽、鼻分泌增加、鼻塞而呼吸困難、黏液性眼屎增多,較嚴
重者會則有鼻炎、支氣管炎、肺炎、結膜炎。幼貓感染時病程發展較快,症狀亦較嚴
重;懷孕中的母貓感染,有可能導致流產。

病原與傳播
病原為貓鼻氣管疹病毒,主要經由呼吸道與消化道感染。本病毒存在於病貓的呼吸
道與眼睛分泌物,因此若直接接觸到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器具,皆有可能感染。特別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貓會有不顯性感染(臨床症狀不明顯),但仍會持續排毒,成為潛
在的感染源。

預防
疫苗注射為本病最好的預防方法,第一次預防注射於 8~10週齡,第二次預防注射在
第12~14週齡,並於每年定期追加一針以補強其免疫力。

治療
以抗生素防止二次性感染,並針對其症狀給與其對症療法。提高空氣的濕度與溫度,
眼鼻之分泌物可以棉球或衛生紙沾上溫水或硼酸水擦拭乾淨,並盡量誘使貓兒進食,
以補充體力。

貓泛白血球減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
此病又稱為貓小病毒症、貓傳染性腸炎、貓瘟熱,為極為常見且致死率極高的高度傳
染性病毒疾病,目前亦為台灣的主要貓病之一。

症狀
貓泛白血球減少症潛伏期約4~7天,若感染貓齡越小,本病的爆發亦可能非常急性。
貓兒若感染此病,會先有發燒至40℃,並有倦怠、厭食、嘔吐、白血球計數減少、甚
至下帶血 的水痢,最終體重減輕、嚴重脫水;本病的死亡率可高達 75~90%。

若懷孕母貓感染會造成流產或死產,且在懷孕期間於子宮中被感染的新生幼貓,會有
畸形、視力障礙、運動失調的後遺症。

病原與傳播
此病的病原為貓小病毒,此病毒會大量存在於病貓的眼、鼻、唾液等分泌物,糞、尿
排泄物以及嘔吐物中,更可怕的是,病貓康復後一年之內仍有可能由糞、尿中持續排
毒,因此若您的愛貓直接接觸到病貓,或受其排泄物所污染的器具、食物、飲水、環
境,那麼就有感染此病的危險。

預防
預防本病的最好方法,便是進行疫苗預防射。第一次的預防注射通常在小貓8~10週
小貓體內所含的母體抗體消失時進行首次免疫;並於3~4週後(亦即12~14週齡時)
進行第2次預防接種。成貓之後,您一定要切記每年一次帶您的愛貓到獸醫院追加預
防注射,補強其免疫力。

治療
病貓通常須住院治療,以維他命、電解質、葡萄糖等進行輸液支持療法,用抗生素
防止二次感染,並投與一些止血藥 與止瀉藥。
病貓用過的器具、毛巾應以含高濃度氯的消毒劑徹底進行消毒,以防止感染其他貓隻。


心得:貓就有這麼多病毒性傳染疾病....狗應該也有這麼多種吧...


[ 此文章被cd910211在2005-06-13 18:07重新編輯 ]



你的回覆,就是小弟發文的原動力。


請入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6-13 00:0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0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