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964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豪仔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Evolution~        Evolution~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休閒哈啦, 數位影視
推文 x89 鮮花 x124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台灣追星人的故事系列報導
一:天文道的林老大

浩瀚無垠的宇宙總是吸引人們窺視、探索,在台灣有一群業餘的「追星族」,他們平日的身份是上班族、

老師、工程師和工廠老闆,但是一到「沒有月亮的日子」,就開始蠢蠢欲動,背起沉重器材上山追星去!

今天追星人的故事系列報導要介紹的這位業餘天文觀測家不但在台灣、在華人世界也享有盛名,

人稱「老大」,他就是資深的天文攝影家-林啟生。

三十多年前、台灣南部鄉下的星空還很清澈,當時小小年紀的林啟生經常站在故鄉三合院的曬穀場上,

仰頭觀望滿天星斗,對他來說,那是個既遙遠又充滿幻想的美麗世界。

一九八五年底,哈雷彗星造訪地球,掀起一陣天文熱,當時就讀逢甲大學的林啟生自然也不會錯過;

靠著在台糖砍甘蔗打工的微薄薪水,再借一點錢,他千里迢迢衝到台北買了人生第一架、十公分口徑的

望遠鏡。林啟生還清楚的記得,那天是一九八五年的十二月七號,花了他新台幣三萬元。

從那時候開始,林啟生便踏上他追星的歲月,經常背著照相機和望遠鏡,踏遍台灣高山、尋找適合觀測與

拍攝星星的地點,阿里山、合歡山、玉山和大雪山處處都有他的蹤跡。

從一九八七年在雜誌上刊登第一張天文照片開始到現在,他的作品累積已經有五千多幀,

其中有許多被網羅在美國、英國、日本、澳洲和中國大陸的刊物上,同時在國內外的天文攝影比賽中

也獲得眾多獎項肯定。為了更專注於天文觀測及攝影,林啟生幾年前辭掉原來在幼教社的工作,

他對天文的狂熱與付出在同好中更有「老大」的稱號。不過林啟生似乎對這個名號有點「感冒」,原因是

曾經有某周刊主管誤以為他真的是黑道上的老大,派兩名記者採訪他,後來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其實一九六四年次的林啟生年紀一點都不大,他笑說,如果要稱「老大」,他可以算是「天文道」的老大吧!

除了台灣之外,林啟生也活躍於港澳、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的天文社團,在華人業餘天文界相當有名,

不過林老大可是一點架子也沒有,也許是過去在幼教社工作的經歷,因此他對於天文教育特別熱情,

除了攝影之外,平時還會指導一般民眾觀星的技巧,甚至編些小故事吸引小朋友一起拜訪星空。

天文攝影的稿費收入並不多,因此林啟生平時的生活相當樸素簡單,連代步工具都是一台叮叮咚咚的

廂型「難民車」,但是他對天文教育的付出可是一點也不吝嗇,幾年前他一聽說大陸雲南的「瀾滄一中」

需要望遠鏡,立刻輾轉託香港同好寄去一部,還頻頻說這沒什麼啦!

在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早期的天文同好們只能透過書本自修充實知識,因此林啟生的家裡堆滿了

相關書籍,而且中、英、日文都有,不能上山觀星時,他就潛修佛學,家裡的書排列起來足足有二十公尺長!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林啟生在山上大約待上一百天左右,在山上不但拍星星,還不忘投入環保資源回收。

有人認為他是天文狂,不過他淡淡的說,只是對有興趣的事全力投入罷了!未來的他除了要繼續拍出更多

絢麗的天文照片之外,也計畫將天文教學寫成文字,讓更多人一起探索星空的奧妙。


二:放下快門,用心發現星空寶藏

台灣有許多業餘天文同好,喜歡用相機記錄絢麗多彩的星空,不過也有「追星族」不以星象攝影為目的,

偏好用眼睛發掘天空的寶藏,目前從事生醫研究的郭晛修就是台灣少數的「目視觀測」者之一,

他認為業餘追星族不一定要侷限在拍照的層次,只要有心,就有機會發現天文研究領域的新天地。

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的郭晛修曾經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研究所,並且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取得

博士學位,目前在一家財團法人研究單位服務,鑽研生物科技。

似乎所有的天文愛好者對星空的迷戀都來自兒時的經驗,郭晛修也不例外,小時候住在鄉下就喜歡看星星,

高中參加的也是天文社,雖然大學聯考在家人師長的壓力下選擇了化學,但是對天文物理卻一直有割捨不下的

情感;目前除了每個月固定到沒有光害的山上做觀測之外,也擔任母校台北師大附中天文社的指導老師,

帶領觀測活動,並且舉辦天文研討會和書展。

郭晛修回憶說,他唸高中時,台灣還處於戒嚴時代,資訊管制很嚴,連訂閱一本美國天文雜誌,

都要社長到行政院新聞局先取得核准,服兵役、退伍之後,台灣的天文資訊還是少得可憐,一直到一九八八年

隨著國際學術網路BITNET的建置,才真正打開了他連結世界的窗口。

當時他們最喜歡連結到國外的天文討論區,然後拼命發e-mail給素未謀面的人請教問題,

結果居然得到許多國外同好的回應,不僅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長久以來的疑問也因此得到解答。由於

業餘天文同好們平日還有正常工作,所以要上山一趟實在不容易,除了要天時地利配合,更要取得家人諒解,

通常同好們約好要外出觀測好幾天,必須先把老婆大人及家務一一安頓好,否則可能免不了一場家庭革命。

許多人以為所謂的業餘天文同好,不外是帶著望遠鏡和照相機上山拍星星,其實不然,郭晛修就是目前台灣

少數的「目視」觀測者,也就是不以攝影為目的,只透過肉眼、雙筒或天文望遠鏡來做星體觀測;

在光害嚴重的地區,做目視觀測並不容易,不過郭晛修說只要用心、用眼睛仔細蒐尋,就能看到連照相機

也拍不下來的天文奇景。在業餘天文界二十五個年頭,郭晛修認為,其實業餘天文觀測者可以發揮的

空間很多,絕不只是看星星、拍照片、或者比較器材是否精良而已,例如美國的AAVSO變星觀察者協會,

就會經常召募全球的業餘愛好者,協助專業的天文學家做觀測,這些長期蒐集的數據,還可以提供美國

太空總署或其他研究單位做參考。目前台灣也有類似的小行星掩星觀測計畫,但是因為幅員狹小、

再上觀星人口不夠多,所以還不到成熟階段。不過郭晛修還是樂觀的認為,只要有合適的平台,假以時日,

會有愈來愈多的台灣追星族,走出攝影的小框框,在專業領域裡找到發揮本領的新天地。


三:住在水星天文台的彗星獵人

今年初造訪地球的「梅克賀茲」彗星,是由國際著名的「彗星獵人」梅克賀茲(Donald E. Machholz, Jr.)

所發現的第十顆彗星;在台灣也有一位業餘天文同好蔡元生,已經發現了兩顆SOHO彗星,而且還在家中院子

蓋了一座天文台。他最大的希望是未來能用自己的設備發現彗星,並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去年九月二十三號

對台灣的業餘天文迷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台灣同好蔡元生第一次從SOHO望遠鏡的

網路影像中,發現了一顆新彗星;隨後由國際天文聯合會報(IAU )確認,並且命名為SOHO838號。

要發現一顆新的彗星已經不容易,不過今年元月三號,蔡元生又再度發現一顆新的彗星!

當時他正在公司準備接女兒回家,突然心血來潮連結到SOHO網站瀏覽新資料,並且下載了三張圖片相互

比對,結果竟然意外發現有一顆彗星正穿越太陽表面的光點,接著他透過電子郵件聯絡國外的天文專家,

確認是另外一顆新的彗星。SOHO是專門觀測太陽的太空望遠鏡,每天定時拍攝太陽外圍噴發的照片,

也可以觀察到接近太陽的星體;由於所有影像檔案都會放在網路上供人下載,所以也成為業餘天文迷發現

新彗星的最佳管道。今年三十五歲的蔡元生,觀星經驗已經將近二十年,除了野外觀測之外,也經常上網,

與全球同好競爭時效,在太陽表面搜索彗星的蹤跡,更特別的是,他還在自家外頭的空地上,

蓋了一座「天文台」,並且取名叫「水星」。這座高三公尺、直徑兩公尺半,外觀像座小巨蛋的

「水星天文台」,材料其實是玻璃纖維,蔡元生從國外訂購進口零件,再利用自己工作之餘、

在半年內組合完成。天文台裡頭架上望遠鏡,頂多只能再容納兩個人就滿了,不過在天氣不理想,

無法到山上看星星的時候,只要待在天文台裡,打開屋頂,就能小小滿足一下觀星慾。

蔡元生回想天文台剛蓋好的時候,因為外觀實在太特別,路過的人經常會好奇的張望、或摸索敲打一番,

以為是什麼新型的水塔;經過他的解說和介紹,反而變成左鄰右舍觀星聚會的場所。

與台灣許多同好一樣,蔡元生也是在高中時代,因為哈雷彗星而愛上天文,一頭栽入就是二十個年頭,

不但把許多家當投入業餘天文界,現在的工作也和天文器材的進口銷售有關。蔡元生說,雖然有人認為

星空一成不變,但他就是怎麼看也看不完,而且愈看愈覺得有趣!

蔡元生計畫在近期內,將他的水星天文台從高雄搬到屏東,與更多同好分享,不過他最希望未來能用自己的

望遠鏡,在浩潮無窮的宇宙裡發現新彗星,而且還要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


四:小鬍子的星星工廠

人類發明望遠鏡拓展了視野,而隨著攝影器材的精進,現在更能把遙不可及的星空、忠實的記錄下來;

天文攝影是一個相當有魅力的領域,不過要拍一張精彩的照片,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住在台中的天文迷呂其潤,開設了一家「星星工廠」,教導有興趣的人拍星星,久而久之,

工廠也成為同好們交流的園地。台灣的業餘天文迷來自各行各業,年紀不大、卻留著兩撇小鬍子,

戴著圓圓眼鏡,看起來有點像漫畫人物的呂其潤,其實是一位小學老師。由於父親是船員,所以從小對

觀測星空培養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他從電影製片公司「夢工廠」得到靈感,也開了一間「星星工廠」。

「星星工廠」並不是一座有實體的廠房,而是一個網站的名稱「starworks」,從回答各種天文疑惑的

「天文研究院」、網羅各式精彩圖片的「天文影像坊」,如何拍出一張好照片的「天文製片廠」,

器材買賣交流的「天文路邊攤」,到同好們相互切磋討論的「天文鬥嘴鼓」...,內容非常豐富。

呂其潤在就讀台東師專時參加天文社,當年學生沒錢買望遠鏡,天氣好的時候,就抱著草蓆,帶著星座盤,

躺在草地上認星星;一直到畢業後成為老師,才擁有第一台天文望遠鏡,並且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成立了「談天會」,從此踏上業餘天文的不歸路。

呂其潤的攝影作品曾經多次入選日本知名的天文雜誌,在學校也會帶著學生一起看星星,

不過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九九五年到越南看日全蝕的經驗。呂其潤形容說,當時他貪心的帶著五台相機,

去捕捉日蝕的精彩鏡頭,剛開始只感受到陽光變弱,鳥兒歸巢,蝙蝠出洞,狗兒也開始狂吠,接著月影

倏地侵蝕太陽,一瞬間天空暗了下來,還出現星星,大自然的震撼讓他久久難以忘懷。在感動之餘,

他也沒忘記拍照,不過在按快門的同時、還得抽空用錄音機做記錄,當時只有手忙腳亂可以形容。

呂其潤說,天文觀測與攝影的甘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尤其在空氣稀薄、伸手又不見五指的

高山上,觀星拍星很辛苦,首先得練就一身在黑暗中架設裝卸器材的好工夫,尤其是冬天,必須一整晚待在

戶外,經常一邊發抖一邊工作;偶而想起溫暖的被窩,還真有點自討苦吃的感覺。

不過呂其潤說,在山上看星星真的是絕美的一件事,宇宙的浩瀚無垠,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自然而然的會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著,同時他也相信,在人類無法探知的太空之中,一定還有其他奇妙的

生命存在。他套句電影「接觸未來」裡的台詞:宇宙這麼大,如果只有人類,不是太孤單了嗎?

喜歡星星上了癮,呂其潤說他未來的墓誌銘要寫著:我愛星星至深、無懼於黑夜!

雖然自己偏好天文攝影,不過呂其潤也認為,目前台灣的業餘天文界還不夠多元,大部份的同好都以拍照

為主,其實還有許多層面可以發展,像彗星的追蹤、變星的記錄,以及小行星掩星的觀測等等;

他也計畫將「星星工廠」轉型為同好們資訊交流的中心,同時也可以將業餘天文迷的觀測資料,

轉介給研究單位參考,讓「星星工廠」成為名符其實製造星星和夢想的地方。


五:守著星空守著你

有人說「星星是窮人的鑽石」,其實一點也沒錯!只要利用網路科技,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學習天文

知識,並且欣賞美麗的攝影作品。業餘天文迷陳立群,利用平時工作之餘,架設了一個天文網站

「守著星空守著你」,裡頭的內容充實豐富,讓所有天文迷的視野透過這個小小窗口,延伸到無窮無盡的

宇宙。目前在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擔任專案經理的陳立群,大學時代學的是電信,在研究所專攻光電,

基於對天文宇宙的愛好與熱情,他現在身兼國際流星組織的會員,並且擔任台灣天文俱樂部的副會長。

談起陳立群的業餘天文資歷,居然可以追溯到小學五年級,從被金星和南方地平線的星星吸引開始,

接著便利用寒暑假參加天文營;上了國中之後,父母還特別為喜歡天文的他,買了一部價值一萬多元

新台幣的反射式望遠鏡,當作中秋節禮物。陳立群就讀高中的時候,正值哈雷彗星造訪地球、掀起觀星熱潮,

也造就不少和他同樣的天文迷;這樣的興趣一直持續到他步入社會,終於有了更多機會與經濟基礎,

投入自己所深深著迷的天文領域。

因為工作關係,陳立群學習到不少網頁製作的技巧,便開始著手架設天文網站,還取了一個相當浪漫的站名

「守著星空守著你」。當然網站裡談的不是風花雪月的故事,絕大多數內容都與天文有關,包括天文知識、

儀器使用的經驗分享、天文軟體的介紹、以及熱門的星象資訊;當然也網羅許多同好發表的文章或攝影作品,

還可以連結到國內外重要的天文網站。

把「守著星空守著你」的網站內容攤開來,大概可以出一本相當札實的天文書籍了,因此他還得到經濟部

終身學習創意好站的特優獎,而到手的三萬元獎金,當然也全數投資在觀測及攝影器材上。

地小人稠的台灣,觀星條件並不理想,平時還得上班的陳立群只能利用假日觀測,而且至少得開五個多小時的

車,才能到達沒有光害的地方;不過在寂靜的黑夜裡探索宇宙星空的樂趣,讓他多年來一直樂此不疲。

陳立群說,在兩千零一年底,剛好有獅子座流星雨造訪台灣,一群同好攻上合歡山主峰的峰頂,

一個晚上就能看到好幾千顆燦爛流星,不停的從天空落下;另外日前台灣降下罕見的三月雪,雖然天候不佳,

他們還是不死心的殺到新中橫看星星,皚皚白雪襯著閃爍星光,美麗的景緻讓人感動不已。

除了台灣之外,陳立群也經常與同好們遠赴美國、德國、澳洲等地參加starparty,體驗不同的觀星經驗。

陳立群說,宇宙的天體與人一樣有生老病死,滿天星斗就像一個時間座標,量測著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各種星體、星雲和星團,在浩瀚宇宙裡,不停呈現多彩多姿的面貌,對他來說,這就是星空的魅力。

陳立群去年邀請了一群同好,在台北市立天文館舉辦了一場成功的天文講座,將大夥的經驗與民眾分享,

未來他還計畫在社區大學裡授課,傳遞更多有關天文的知識,當然有機會的話,最好還能將自己的攝影作品

集結成書出版。曾經有大陸河南的天文同好黃先生,做了一首詩送給他,

「..海枯過,石爛過,五千年歲月是長還是短?曉星易逝,人生苦短,我只願,守著星空守著你。」

就像無邊無涯的宇宙空間,陳立群的追星之路,也在無限的延伸...。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 此文章被cw2325在2005-04-03 04:01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4-01 02:3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877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