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疾病] 找出肺腺癌罩門 為患者量身訂「治」
【記者林進修/報導】
肺癌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一、二名,台北榮民總醫院經過2、3年的研究,最近找出肺腺癌的罩門,為肺癌患者接受艾瑞莎(Gefitinib)量身訂「治」跨出重要的一步。
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指出,對於肺腺癌患者,若檢出癌細胞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基因出現突變,一旦基因外顯子第18、19、20或21位置出現突變,這類病患較適合以艾瑞莎治療,以榮總的經驗顯示,國人的有效率可達38%。
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彭瑞鵬表示,自1987年以來,肺癌即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率首位,至於男性則和肝癌互爭第一的排名,放眼未來5至10年,更將攀升為男性癌症死亡率的榜首。面對如此險惡的健康殺手,醫師近來不斷研發新的療法,生物標靶療法即是最受矚目的一種。
所謂「生物標靶療法」,是以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酪胺酸激抑制劑為藥物,其中,抗癌藥物「艾瑞莎」則是各國腫瘤科醫師的新選擇之一。這是由於當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被過度活化,細胞就會不正常增生,出現惡性腫瘤,而艾瑞莎則可阻斷酪胺酸激被活化,因此被醫界寄予重望。。
不過,蔡俊明說,雖然艾瑞莎的療效明顯優於傳統藥物及療法,且副作用也較小,但長期觀察下來,醫界卻發現,並非每名患者都能獲得預期效果。全球5個國家醫療團隊針對1256名肺腺癌患者的臨床研究就發現,癌細胞出現基因突變者,口服艾瑞莎的療效較好,其有效率約為25%,而台北榮總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合作研究也顯示,國人的有效率高達38%,在在令人振奮。
蔡俊明強調,基因突變確是預測艾瑞莎療效的一項重要指標,他以54名基因突變患者的分析發現,患者若有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基因突變者,肺腺癌能受控制及治療會有反應的預期值,分別高達88%及71%。
因此,他認為,肺癌患者接受艾瑞莎治療的準則,應確定是肺腺癌患者,且接受組織DNA(去氧核糖核酸)的基因定性,一旦確定基因外顯子第18、19、20或21位置出現突變,才適合接受艾瑞莎的治療。
【2005/03/08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