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90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ILVIAS15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2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改裝討論] 引擎設置位置的優、缺點
FF (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把引擎設置在前輪軸的前方,並且以前輪作為驅動輪,這種車輛結構便是FF的驅動方式。由於FF可令車廂能得到較大的空間,所以曰本車廠多採用FF這種驅動方式來生產一些中小型的車種。
好處
•由於引擎與波箱的位置十分接近,因此動力輸送可變得更為直接及更有效率。
•因引擎與驅動輪也在車頭,所以在直路上高速行走會有很好的操控及穩定性。
壞處
•先天性擁有轉向不足的問題,以高速走進彎道,轉向不足的情況更見明顯。
合適的駕駛方法
•由擁有轉向不足的特性,所以入彎時必需加以減速來提昇前胎與路面的抓著力,才能有效地改善轉向時的表現。另外在放開油門時,車輛會出現偏向內側的現象,若能妥善利用,對彎道中的行走將有很大的幫助。

FR (FRONT ENGINE REAR DRIVE)
把引擎設置在前輪軸的前方,並且以後輪作為驅動輪,這種車輛結構便是FR的驅動方式。不論在曰本或是世界各地的車廠,也會生產很多FR驅動方式的車輪,而款式大多以房車為主。
好處
•由於以後輪作為驅動輪,令前輪可完全專注於轉向的工作,所立轉向時的反應更為敏捷。
•由於加速時重心移向後方,令驅動輪可得到更佳的抓著力,從而提昇加速時的反應及表現。
壞處
•在過彎時減速因重心完全移向車頭,令驅動輪向上浮起,所以便會導致甩尾的情況發生。
合適的駕駛方法
•由於入彎時過量的減速 (FULL BRAKE) 或在彎道上過量的加速 (FULL BRAKE),也會令到汽車出現甩尾的情況,而且當甩尾時還作出加訴速,更會引致汽車打轉,因此在過彎時應把車速調教至一個合適的水平,減低汽車出現甩尾的情況發生。

MR (MIDSHIP ENGINE REAR DRIVE)
以後輪作為驅動輪,而引擎設置的位置則在前輪軸與後輪軸之間 (較接近後輪軸的位置),這種車輛結構便是MR。曰本以MR驅動方式生產的車輛可說是寥寥可數,而首部在曰本生產的MR車種,便是由豐田車廠所製造的MR2。
好處
•由於引擎設置在車身的中央部份,因此重心分佈取得很好的平衡度,令車輛行車時擁有優異的操控及穩定性。
•由於擁有良好的重心平衡度,因此轉向時所走的行車線位十分準確 (NATURAL STEER),而且反應亦來得相當敏銳。
壞處
•若以過高的速度來進人彎道 (超過車輛可容許的界限時),便會出現很嚴重的轉向過度情況。
合適的駕駛方法
•雖然車輪擁有 (NATURAL STEER) 的特性,十分有利於轉向時的表現,可是若以過高的車速入彎,便會出現嚴重的轉向過度情況,所以入彎時必需有效地控制車速。另外在使用甩尾過彎的技巧上,當發現甩尾的角度太大時,應即時利用反的技巧來補救,否則汽車便會出現打轉的情況。

RR (REAR ENGINE REAR DRIVE)
把引擎設置在後輪軸的後方,並且以後輪作為驅動輪,這種車輛結構便是RR的驅動方式。世界各地的車廠也極少會生產以RR方式來驅動的汽車,而曰本的車廠在這方面,現在也沒有生產RR的車種。
好處
•重量集中於車尾,令驅動輪可經常孤緊路面,因此加速表現非常出色。
•減速時車輛的重心可得很好的平衡性,十分有助於行車線位的捕捉。
壞處
•由於後輛的動力慣性很強,因此過彎時加速會引致比起FR及MR更加嚴重的轉向過度。
合適的駕駛方法
•以高速入彎或在彎道中加速,便表引致非常嚴重的轉向過度,若沒有即時利用反的技巧來作出修正,車輛便會打轉起來。而避免轉向過度情況出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進入彎道前作出適量的減速令重心移到車頭,減低後輪的動力慣性。

4WD (FOUR WHEEL DRIVE)
若車輛的前後輪同樣是驅動輪時,這種車輛結構便是4WD,而且還會因引擎位置的設置方法再作分類,分別有把引擎設置在前輪軸之前的「F4WD」、前後輪軸之間的「M4WD」,後輪軸之後的「R4WD」這三種。不過大部份車廠在生產這種以4WD方式行走的車輛時,通常也只會採用「F4WD」的方式來製造,而被譽為曰本車皇的曰產SKYLINE GTR便是當中的表表者。
好處
•由於四輪驅動能把引擎的動力完全發揮,所以令汽車擁有非常優越的加速性能及行車穩定性。
•由於前後輪也有充足的抓著力,因此就算甩尾的情況出現,非常容易便可把行車線修正過來。
壞處
•若以高速來走進彎道,汽車便會出現FF更為明顯 (嚴重) 的轉向不足。
•由於需要用上複雜的機械結構來輸前動力給前後輪,汽車的重量因此大大增加。
合適的駕駛方法
•因為四輪驅動的汽車在高速時會產生很利害的衝前慣性,所以在過彎時必需把車速降低,防止因那種衝前的慣性令汽車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另外,由於四輪驅動會有壓制甩尾發生的能力,因此在使用甩尾過彎的處理上便要作出一點變更,首先在彎道中一瞬間把制動器完全踏下來令甩尾的情況發生,這時便要即時把油門完全踏下來增加甩尾的角度,跟著控制車速來調整甩尾的角度,當車頭指向彎道的出口時便可加速離開。


[ 此文章被SILVIAS15在2005-02-10 08:12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06 12:21 |
dangerousma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挖~~好文章~~~推~!!!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 和信超媒體寬帶網 | Posted:2005-02-12 17:56 |
jiwtc0219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真是一篇好文章,又增加了一點知識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台灣基礎開發 | Posted:2005-02-12 20:17 |
misitsai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好文章....找這種文章找很久嚕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5-02-13 01:40 |
毆肉拉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很詳細的一篇文章~
讓我了解了一些東西~感謝你的分享了!


╭∩╮(╰▁╯≠)╭∩╮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中華HiNet | Posted:2007-12-05 02:48 |
mg1973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感謝版主的詳細解說
讓我們對引擎設置位置的優、缺點
與汽車的駕馭特性
又多了一分認識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7-12-05 23:42 |
zonemail520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我個人比較喜歡駕馭FR及MR車種~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7-12-06 08:13 |
TCM小賴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感謝分享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7-12-06 20:05 |
麥克筆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感謝這位大大的提供資訊,總算了解這些英文字的代表。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7-12-08 01:4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09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