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25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dwithme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级别: 副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超频 & 开箱
推文 x239 鲜花 x2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笔记型电脑] Intel Core M引领轻薄新设计 - ASUS T300 Chi测试心得
轻薄设计在Notebook领域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路线
对于文书或常携带外出的需求,Ultrabook规范会更合乎市场需求
加上触控面板的3C产品蓬勃发展,连带2 in 1笔电产品也越来越广泛
有轻薄特色之外,对萤幕也可以翻转或拆解做平板运用的设计风格

本回测试的主角就是拥有Ultrabook与2 in 1这两种特质的笔电
ASUS Transformer Book系列,代号为T300 Chi
包装外盒不算太大但还算是有精品质感,台湾共推出三种不同价位的版本


以下简称T300 Chi,外观采用铁灰配色,有些光线角度感觉会有点偏暗蓝色
宽x长x高尺寸为317.8 x 191.6 x 7.6~16.5mm,比多数Ultrabook更薄是一大特色
采用雾面磨砂的外壳能有效提升质感,不过容易沾粘指纹会是较不方便的地方


内附配件一览
平板电脑使用手册、蓝牙键盘行动基座说明书、延伸保固说明书、擦拭清洁布
黑色变压器、MicroUSB连接线、MicroUSB to USB转接线、Cable Tie整线束带


本篇测试之T300 Chi为三个价位中最高阶版本
图为拆下萤幕形成平板状态的正面,12.5吋FullHD萤幕,支援多点触控功能并采用IPS面板
解析度为WQHD 2560x1440,价位最低的T300 Chi则为Full HD 1920x1080
左下方两个孔位功能是与蓝牙键盘接合的区域,虽然采用磁铁接合,但牢固度算是不错


蓝牙键盘上方转轴处采用磁铁吸附,这点与上次测试过的Lenovo Yoga Table2类似
左上有蓝牙开启、关闭、配对的切换按钮,右方有蓝牙与电源灯号
萤幕与键盘的四周边缘有一条银色金属边,标榜钻石切割无缝设计
印象中先前看过iPhone外壳边缘有相同设计,让外观会更薄与一体成型


机身左侧
萤幕左起 DCIN电源输入 / 左喇叭孔位 / Windows 8开始页面按键 / 音量高低控制按钮
右下角有电源开关按钮与电源灯号,左下键盘有MicroUSB孔位,单纯只有为键盘充电功能


机身右侧
萤幕左起 右喇叭孔位 / Micro USB 3.0(可直接安装Micro USB 2.0)
micro HDMI / 3.5mm 耳机与麦克风混合式音效孔位 / Micro SD插槽


机身后方有一圈凸出磁铁转轴多少会影响到外观,有时会忘记萤幕粘在键盘上面
可能会发生随手将萤幕直接拿起来造成与键盘分离,不过这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用过一段时间习惯就会适应,基本上算是2 in1笔电中越来越常见的设计


蓝牙键盘背面也就是笔电时的底部,同样拥有金属质感与易沾指纹的特性
四个脚落各有一个圆型软垫,放在桌面上使用时稳固性算是相当出色


T300 Chi机身重量,约为1444公克
若以12.5吋笔电做比较,这样的重量表现算是中等,不过因为搭载2 in 1的设计功能
加上很薄型的外观,T300 Chi整体重量在笔电市场中的表现还算不错


12.5吋萤幕的重量约为723公克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用12.5吋平板电脑?因为看起来面积会偏大
个人认为T300 Chi主要功能还是以笔电为主,平板是额外所附加的功能
此外12.5吋平板723公克,对上许多10吋6百多公克的平板,在重量与可视面积有其优势存在


蓝牙键盘重量为721公克,依先前使用经验,蓝牙键盘或耳机的电池续航力都非常持久
分享一下使用感受,键盘按键有一点偏软,如果回馈力道可以再强手感会更佳
触控板按键过于偏硬,要稍微用力一点才能按下去


也因为2 in 1设计让T300 Chi最大角度差不多是如照片中所示
以一般用途来看最大角度还算是勉强够用,但可以将萤幕反装变成影片或阅读模式


T300 Chi依价位与CPU、萤幕解析度与DDR3容量不同分为三个等级
入门款 - Intel Core M-5Y10 800MHz up to 2.0GHz / 4GB DDR3 / 1920X1080 FHD
中阶款 - Intel Core M-5Y10 800MHz up to 2.0GHz / 8GB DDR3 / 2560x1440 WQHD
高阶款 - Intel Core M-5Y71 1.2GHz up to 2.9GHz / 8GB DDR3 / 2560x1440 WQHD


CPUZ 1.72版本中显示的硬体资料
Intel Core M为最新系列,采用新一代Broadwell架构,制程14nm、L3快取4MB
Max TDP大幅下降至4.5W跟同世代Core i5的TDP 15W相比低上许多
由此可见Core M可以为省电节能带来更好的设计,此外无风扇导入也是一大特点
Core M-5Y71最高支援到16GB DDR3,下面会有频宽效能测试


装置管理员中的硬体资讯
Core M-5Y71时脉为1.2GHz,最高自动超频达2.9GHz,执行绪2C4T架构
硬体用料与规格等级都在中阶等级之上,例如储存装置为SanDisk i110 128GB SSD
双通道DDR3 1600 8GB与Intel最新一代GPU - HD Graphics 5300


系统效能测试
Nuclearus Multi Core => 13434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0.62/5099


CrystalMark 2004R3 => 177391


尝试更新过驱动程式或是新版Directx都还是不能运作D2D测试项目
有可能是CrystalMark对于Intel新世代5系列GPU尚无法支援
希望未来CrystalMark更新后能跑完D2D测试,不过也已经拿到177000以上的高分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17m 23s
x264 FHD Benchmark => 6.7


虽然看起来效能数据并不算出色,但又回过头仔细比较一番
以往这两款测试软体的数据只会出现在个人PC或是i7 NB的高效能平台中
不过这次觉得Core M在轻薄笔电领域中效能表现确实出色,也首度勇敢地分享实测数据XD

CINEBENCH 11.5
OpenGL => 22.26 fps
CPU => 2.79 pts
CPU (Single Core) => 1.34 pts


同场加映Intel Core i7-4650U
2C4T / 1.7~3.3GHz / L3快取4MB / TDP 15W / HD Graphics 5000
CINEBENCH 11.5
OpenGL => 23.83 fps
CPU => 2.79 pts
CPU (Single Core) => 1.17 pts


以上可见Core M采用Intel Broadwell架构的技术进步与效能优势
同样2C4T的先天环境下,Core M时脉较低也可以单核效能胜过上一代i7
此外多工效能也与上一代i7差不多,而TDP可以降到4.5W左右
其实一开始听到Core M就会联想到很久以前的Pentium M系列
同时脉或较低时脉时也可以拥有更高的效能,是以前颇受好评的产品线
Core M不止名称代号类似,连效能表现也很类似,也让人对Intel M系列更具信心

同场再加映个人很欣赏的DELL XPS 12 Ultrabook,厚度约为16mm左右
与T300 Chi厚度7.6~16.5mm做对比,记得Apple MacBook Air厚度为3~1.7mm更出色
不过个人手边并无Apple MacBook,也只能提出一些数据做参考


PCMARK7 - 4360


储存装置测试
SanDisk iSSD 128GB,只切割一个C:,也就是说所有可用空间都在C:中
在Windows 8.1与原厂软体安装后C:显示总空间102GB,更新后可用空间约83GB
以下为C:效能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超过128K以上测试时就达到最高读取480.4Mb/s,写入325.8 MB/s
CrystalDiskMark => Seq Read - 459.9 MB/s Write - 280.3 MB/s


AS SSD Benchmark - 162
Seq Read - 427.24 MB/s Write - 269.14 MB/s
4K - 64Thrd Read - 29.27 MB/s Write - 8.64 MB/s


若以平板电脑主打轻薄的机构设计来看,iSSD确实拥有体积与效能上优势
可惜在4K读写效能没有太高,这也是造成AS SSD Benchmark分数不高的主因
不过还是比多数eMMC效能还高上许多,尤其是读取与写入效能已经接近不少主流SSD的规格

3D效能测试为Intel新一代HD Graphics 5300
3DMARK => 469 / 1835 / 3636 / 38314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61.17 FPS


3DMARK以内建GPU的效能来看还算是不错,与上一代HD4400互有高下
此回主打多媒体影像的表现能力,也就是对于4K影片的播放顺畅度比起以往更为进步许多

温度表现(室温约23度)
Windows桌面下待机时 - 34


CPU全速时 - 69~70


以无风扇设计的机构,可以看出Core M 5Y71在2C4T全速时是以2.0GHz来运作
手摸笔电A面也只有温温的感觉,最高温度约为69~70度,算是很不错的温度表现
此外值得提醒的一点,T300 Chi出厂BIOS有点偏旧,若没更新全速只会以1.6GHz运作
将会影响到效能表现,建议使用者将T300 Chi更新到最新版本BIOS会较佳

耗电量测试
Windows桌面下待机时 - 5~6W


运作AIDA64让CPU全速时 - 20~22W


效能再对照上方的耗电量表现,同时也使用Intel Core i7-4650U做相同测试
Core M 5Y71待机与全速为5~6W与20~22W,i7-4650U为9~10W与39~41W
发现到14nm制程优势让Core M 5Y71比上一代i7笔电有效降低50~100%的耗电量

电池续航力是以拨放影片实测,打开蓝牙键盘连线后的状况
开启WiFi功能,50%萤幕亮度与36%音量,观看一小时约剩81%总电力
观看两小时影片的总电力约61%,以此两点推论大约可以观赏近五小时的影片

ASUS Transformer Book T300 Chi高阶版本总结
优点
1.外观设计相当出色,金属与磨砂质感的机身让人印象深刻
2.Intel Core M-5Y71在效能、温度、功耗上大幅提升2 in 1笔电竞争力
3.以如此轻薄的机身架构,双声道喇叭音质表现也相对出色
4.采用12.5吋 IPS多点触控式面板与WQHD 2560x1440高解析度
5.内建128GB iSSD,出厂系统加预设软体扣除后还有80几GB以上可使用
6.Intel HD Graphics 5300对于4K影片的播放顺畅度有明显提升
7.Micro SD可扩充最高达128GB,并支援USB 3.0装置
8.可拆式变形平板设计,对于阅读或是影片使用模式更为方便

缺点
1.机身质感虽出色,但因为外壳会易沾粘指纹需要常常清洁
2.若使用平板模式的话,建议萤幕背面要有相机功能比较恰当
3.超薄机身设计让USB或HDMI插槽要缩小,USB可用孔位偏少
4.触控板左右按键的材质还有加强的空间



效能比 ★★★★★★★★☆☆ 88/100
用料比 ★★★★★★★★☆☆ 82/100
规格比 ★★★★★★★★☆☆ 85/100
外观比 ★★★★★★★★☆☆ 88/100
性价比 ★★★★★★★☆☆☆ 77/100

可以预见Intel Core M对于未来2 in 1笔电架构的设计会有不小的帮助
TDP仅有4.5W可采用无风扇被动式散热设计,进而让机身有机会更薄
而测试中Core M-5Y71在单核执行效能有着接近Core i7的实力
多工执行绪也同样在i5以上与接近i7 2C4T的水准,再加上4K影片顺畅度提升
对于3D效能也有超越上一代HD 4200,并与HD 4400互有高下的表现
虽然对中高阶3D游戏还是无法顺畅运行,不过对轻薄笔电的效能又再跨进一步

T300 Chi在台湾共有三种价位,个人认为入门版本C/P值表现较为出色
而中高阶版本应该是提供给对效能与萤幕解析度有更高需求的消费者
T300 Chi在追求薄型与外观表现有着很不错的优势,若价位能再做些许下修会更好
未来应会有更多品牌会加入这样的笔电市场竞争,也能让价格与设计有更多的区分
相信对于2 in 1笔电市场,甚至于Ultrabook笔电市场皆能让消费者有更多元化的选择:)


[ 此文章被windwithme在2015-04-23 23:20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4-23 12:0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06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