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26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u400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創作大師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5 鮮花 x24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晴天][快樂] 芳香一甲子
台13線在山丘間一路蜿蜒來到銅鑼,一片蒼翠綠野映入眼簾;這裡曾是樟腦生產重鎮,全盛時期曾有多達百家以上的樟腦廠。然而隨著時空演變,東華樟腦廠成了當地碩果僅存,也是目前全世界現存僅有的15家天然煉樟廠之一。
    走過一甲子歲月,樟腦製造業曾經興盛,也曾一度衰落,但那清新的香氣並未隨歲月飄散,反而歷久彌新。



樟腦曾是台灣三寶之一(圖為三義木雕博物館前方的老樟樹)


臺灣三寶
    樟腦對很多人而言是老阿嬤時代的東西。早期台灣的山林裡有很多原始樟樹林,樹齡千年以上者甚多;日據時代的台灣樟腦產量佔全世界的90%,被稱為「樟腦王國」。
    樟腦不僅是日據時期的「臺灣三寶」(註1)之一,還是當時日本政府嚴格管控的重要工業原料,要採製、買賣樟腦,都必須持有由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所核發的執照。為何樟腦受到如此重視?
    根據史料記載,中國大約早在13世紀就有製樟的記錄;清末時期,台灣就已經是世界主要樟腦產區之一了。當時樟腦主用途是製藥,也被廣泛應用於防蟲劑、製造煙火、香水等,尤其是1869年人類史上第一種合成塑膠「賽璐路」的發明,就是以樟腦為主要原料;其它與樟腦有關聯的產物還包括梳子、鈕扣、膠卷、玩具等消費品。百年前,樟腦的地位簡直可比現今的石油,是一日不可或缺的工業原料,也就難怪當時的樟腦產業受到高度關注。

一頁滄桑
    當時日本成立專賣局,引進較新的製樟技術,分別在台北、新竹、苗栗開採樟腦,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樟腦專賣制度,甚至還花費6年時間進行全島樟樹清查。
    樟腦在日本人有計劃的生產方式下進入全盛期,全島每年的產出量達到數百萬噸之多。
    光復初期,國民政府接收日本人留下的基礎設施成立台灣省樟腦煉製廠,並且仍繼續沿用專賣制度,但因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大舉砍伐樟樹以做為防禦工事,且海外銷路因戰爭而斷絕,因此產量銳減。加上後來出現合成樟腦,天然樟腦業面臨經營困難,當時隸屬菸酒公賣局的台灣省樟腦煉製廠無法維持,終於在民國56年遭到裁撤,樟腦業就此逐漸走向衰落。
    現今的科技進步,樟腦早已被化學合成品取而代之;尤其民國60年代以後,臺灣的製樟工業一落千丈,傳統樟腦工廠一家家關閉,由於大陸及東南亞的廉價合成樟腦大量進口,使得傳統製樟工廠消失殆盡,目前坊間所販售的樟腦製品大多已被化學合成品取代。
   
    唯一的例外,是堅持以傳統蒸煮製造天然樟腦的東華樟腦廠。




製樟過程產生大量水蒸氣,帶著獨特的樟腦香


腦丁牌
    東華樟腦廠在民國40年由吳騰金先生所創立。他的父親吳阿相,早年就是位專業的採樟師父,吳騰金從小跟在父親身邊,親身參與學習採樟、煉樟的所有過程,因此從小對於樟樹自然有一份遠勝過一般人的感情。
    現今吳騰金仍珍藏著一塊小木牌,那是當年父親吳阿相在南投「樟腦出張所」(註2)採樟時,由當時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所發給的砍樟執照,上頭的烙印字跡至今依然清晰寫著「昭和十二年」、「腦丁吳阿相」等字樣。

    這個小木牌,俗稱「腦丁牌」,曾經承載了許多人的夢想。

    當時對於上山砍伐樟木、煉製樟腦的工人就稱為腦丁。日據時期,官方對於腦丁的素質有非常嚴格的考照要求。儘管腦丁採樟時必須面對艱困的山林環境、惡劣氣候、蚊蚋、疾病,更有可能遭遇「蕃亂」而送掉性命,但擔任腦丁除了待遇頗豐之外,食物配給也較為豐富,還享有不會被日本人抓去南洋打仗的優待。

    在那個艱困的年代,台灣人的求生意志與不甘為異國炮灰的夢想,統統寫在小小的一塊腦丁牌裡。

先人血汗
    已80歲高齡的吳騰金回憶小時候:三義、銅鑼一帶滿山遍野都是樟樹,到處都有樟腦廠,現今東華樟腦廠的所在地稱為樟林村,也就是因此而得名。
    開採樟腦要建爐灶,當時稱為腦灶,一座腦灶代表一份,許多樟腦產地就以擁有多少座腦灶來命名,例如現在很多人都熟知的勝興,古時就叫「十六份」,其他還有樟樹村、樟樹灣、樟腦寮等等象徵樟樹生長旺盛的地名與產地等。儘管有些地方如今甚至已看不見樟樹,只是時過境遷,滄海桑田讓人感慨。
    古時煉樟的第一步是把砍下的樟樹慢慢刨成每片厚約兩公厘的薄片;過去必須以人力慢慢砍製,非常辛苦。拜現代科技之賜,目前樟木刨製的工作則交由機器代勞,刨下的一片片樟木薄片飄出濃郁清香,經由輸送帶送往鍋爐,經過高溫蒸餾,此時鍋中沸騰的水蒸氣把樟樹片蒸熱,樟腦油伴隨著水蒸氣從小孔中沖到一旁的空間中冷卻;在冷卻的過程中,水氣凝成晶狀的結晶體便成了樟腦。若要製成樟腦油,則把水蒸氣導入冷水裡,此時腦油會浮在水面上,用杓子舀取即為腦油。
    一整套繁複的煉製過程中,樟木經過整體循環,卻能夠徹底利用完全不浪費;蒸完的樟木廢料依然有它最後的利用價值--當做鍋爐的燃料,完全環保無污染。現代人刻意追求的資源回收再利用,其實老祖先早就在做了。



承載先人血汗的腦丁牌


淡淡樟香
    吳騰金其實在20年前也曾因經營困難,一度曾想放棄煉樟事業,但他的兒子吳治增不忍見父親心血就此白費,毅然接下這份工作。吳治增將生產項目擴大,除了生產原有的樟腦之外,也生產香茅、無患子等。製成的產品也增加多樣化,包括:香氛、沐浴乳、洗髮精等等。
    原來的東華樟腦廠目前則轉型為觀光工廠,雖然早已不再大量生產,但老師傅仍會固定在假日裡煉煮樟腦,藉以讓遊客來此親身體驗製樟過程。廠內還設有工藝教室,可以讓遊客親手自製樟腦香皂,選擇喜歡的香味、造型,再加入自己的獨家創意,帶一個專屬於自己的香皂回家。
    拜近年的環保意識興起,吳家總算為台灣製樟歷史留下了唯一見證,人們因此有幸還可以聞到一縷天然的樟腦香。
下回來到銅鑼鄉,路經台13線,別忘了停下腳步造訪東華樟腦廠,看看臺灣三寶之一的樟腦生產過程,回味一下這個百年歷史的產業,體驗先人的智慧與結晶。



假日遠道而來的遊客可以親眼目睹老師傅煉製樟腦(左為堅持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傅,右為吳騰金)


註:
1.日據時代「臺灣三寶」分別是:蔗糖、茶業、樟腦
2.「出張所」在日語中係指「營業所」之意;日治時期的臺灣「樟腦出張所」設於現今的南投縣集集鎮。



文/圖 崇靈    

本文同步發表於心情風景誌


[ 此文章被su400在2011-10-01 09:56重新編輯 ]



~~~人生是寂寞的華爾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新世紀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10-01 09:49 |

首頁  發表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984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