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744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k73421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6 鮮花 x6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教育] 另眼相看:現行科學教育的潛在副作用 (上、下)
【來源出處】 台灣立報(20100507、20100514)

另眼相看:現行科學教育的潛在副作用(上)

◎洪致翔(文教工作者)

  每當談及現今學校所實施的科學教育,尤其是在五四或愛因斯坦之類的科學家紀念日前後談論此話題時,總會聽到「台灣能培養出大量優秀的科技業人才,但為什麼鮮少培育出能在理論上發展出獨到創見的大科學家?」這類疑問。這個存在已久的現象當然無法以單一原因充分解釋,但要在當前學校實施的科學教育現狀中尋到蛛絲馬跡,卻並不難。

  放眼坊間可見的科學相關書籍,無論科學家傳記、科普書籍或雜誌,無不強調:科學思維的培養以及理論發展、應用革新等,皆立基於對事物現象的觀察、對現象差異背後原因的不斷探索求證,以及對探索結果的總結思辯。但當前國民教育採用的自然科教材,其編寫思維卻恰與前述原則背道而馳——「由於(編輯者認為)某些科學原理是重要知識,因此將其編入教材,由教師講述與各種課堂活動來證實理論的正確性,藉此將科學知識導入學生腦中」。而對特殊現象的發掘、原因追溯與總結思辯等關鍵幾乎完全淪為「用來證實教材正確性」的、時間不足時可以省略的工具性手段。

  這樣的編寫思維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前面的問題提供部分解釋,也給科學/科技發展外的其他領域帶來了許多隱微的負面影響。

  其一,此編寫方式影響了絕大部分教師,讓教師們「自然而然」地採用「由學生配合教師(或教科書)設定之程序」的教學方式,藉教師的手否決學生對學習內容甚至教學方式的決定權。更具體地說,即便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再怎麼多元活潑,最終還是得收束至教科書的架構乃至教學進度之下。

  其二,一旦這種「先假設教科書為正確,再找方法證實其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10-06-18 09: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472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