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程延年说,澎湖县民潘明国挖出的化石(图左),应该是马来鳄(图右)。
记者肇莹如/摄影
【记者肇莹如/澎湖县报导】
澎湖县民潘明国日前发现的化石,昨天经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程延年博士鉴定,研判是马来鳄化石,初估至少有八百万年历史。
程延年说,这是台澎地区首次在地层里发现鳄鱼化石,可弥补台湾史上「失落的环节」,意义深远。
澎湖明亿企业行负责人潘明国上周向澎湖县文化局通报说,他在西屿乡海边进行挖掘工程,在深约卅公分的地层里,挖出近两百块疑似同一生物的骨骸化石。
县文化局昨天请来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主任秘书滕清生及地质学组研究员程延年鉴定,确定是「中新世纪」时期的鳄鱼化石,距今八百万年到一千四百万年。
程延年说,初步研判应是马来鳄的一种,长约三公尺,目前头部骨骸约有百分之八十出土,是较为完整的部分,但仍缺下颚骨;脊椎骨出土不到百分之五,另外就是前后肢各有一部分。
整体来说骨骸拼凑起来完整性超过百分之六十,因挖掘者非专业人员,挖出的化石有不少破坏相当严重,挖出后又数度移动,已有腐化情形,科博馆技术人员今天将协助澎湖县文化局,先做固化处理后再组装,约半年时间应可使这条马来鳄形体重现。
程延年说,据他了解,这只鳄鱼化石,应是目前澎湖发现年代最早的鳄鱼化石。考古学家及收藏家以前曾在台湾及澎湖海沟发现鳄鱼化石,但在地层发现还是第一次。
科博馆收藏经理单希英说,在台湾相关史料上,地层中鲜少发现脊椎动物化石,这一发现显示澎湖陆地当时已上升到一定高度,与之前同时期在地层发现的浅海贝类可互相印证,若能与中国大陆发现的鳄鱼化石相比对,应能厘清当时海陆变迁与动物迁徙关系。
程延年表示,这项发现对研究台澎古代动物与中国北方动物群的迁徒关系应有帮助,目前考古史上这部分还是未知领域。
他说,西太平洋地区如日本、琉球及中国大陆沿海,都曾发现过鳄鱼或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台湾因缺乏发现纪录,在历史上是空白的,如今发现澎湖地层里也有鳄鱼化石,显示台湾与西太平洋化石生物群是有关连的,台湾在中新世时期空白的一页也能填补起来,是台湾史珍贵的发现。
发现人一度拒交
发现鳄鱼化石的潘明国,昨天一度拒绝交出化石,让研究人员傻眼,澎湖县长王干发苦劝,还遭潘的友人质疑「恐吓」,最后答应争取以「潘明国」为化石命名,他才交出。
澎湖县文化局长曾慧香说,潘明国廿四日向文化局通报挖到化石,她到现场看过后,就曾要求潘明国及在场的中华民国矿岩协会副理事长蔡志锋等人,依文化资产保存法不得再到现场挖掘。但据她了解,潘明国事后又到现场再挖出一部分骨骸,文化局可以依法处理,但考量他最后同意交出化石,文化局暂不追究。
科博馆主秘滕清生及程延年等人前晚就搭机来澎湖到潘家检视化石,当时程延年急得直说:「好可惜,这一定要抢救」,因为发现人非专业挖掘,造成化石受破坏,挖出来后遇湿气,已有腐化现象,须马上做固化处理。
【2006/03/31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