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臺北天文館網站
英國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天文學家Simon Clark及歐洲一些天文學家,利用歐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La Silla觀測站的2.2米望遠鏡,於我們銀河系中發現了一個「超級星團(Super star clusters)」—數十萬顆恆星擠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呈現出宇宙中恆星和行星最極端的形成環境。
至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知的超級星團都位在遙遠的地方,而且都是在一群或一對有交互作用的活躍星系中發現,每個超級星團中的成員星可超過數百萬顆,像是星系的縮小版。而Clark等人發現的超級星團,編號為「Westerlund 1」,就位在我們銀河系中,比任何已知的其他超級星團還近1000倍以上,因此天文學家可以仔細檢視這個超級星團的細部結構。
天文學家認為,剛誕生的年輕星團一般都是「疏散星團(open cluster)」,成員星之間彼此比較疏遠;例如我們太陽,就是在某個疏散星團中誕生的。他們猜測在銀河系早期(約120億年前),一定到處充滿超級星團;而現在所見幾乎和銀河系一樣老的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s),可能就是那些超級星團的「殘餘份子」。
Westerlund 1星團位在南天的天壇座(Ara)中,離地球約10000光年,1961年由瑞典天文學家Bengt Westerlund於澳洲進行觀測時發現的,實質上屬於星團分類中的「疏散星團」。Westerlund後來於1970~1974年間成為ESO的台長。然而,因星團前方被大量的氣體與塵埃阻擋,從地球上看來,整個星團的亮度被減暗了10萬倍以上,因此從1961年發現至今,才發覺到這個星團的特殊之處。Clark等人從2001年開始便持續進行這個星團的觀測研究,當時在星團中測定了10幾顆熾熱而特殊的大質量恆星,即所謂的「沃夫-瑞葉星(Wolf-Rayet stars)」。
現在已能確定的成員星約有200多顆,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質量非常大、非常明亮的恆星,有些恆星的直徑甚至高達太陽的2000倍左右(約土星軌道大小)。如果把我們的太陽放到這個星團中央,那麼天空中將會有幾百顆像滿月這麼亮、這麼大的恆星。而經過詳細測量後,整個星團的總質量約為太陽的10萬倍,不過整個星團的直徑只有6光年,堪稱為銀河系年輕星團中質量最大、最緻密的冠軍。
此外,整個星團像是恆星動物園一般,所有已知恆星都是正在演化的超大質量恆星,從沃夫-瑞葉星、OB型超巨星(supergiants)、黃特超巨星(Yellow Hypergiants ,亮度超過太陽亮度100萬倍的恆星)以及亮藍變星(Luminous Blue Variables,類似船底座Eta星的怪異恆星)等,所有恆星的質量都至少在30~40倍太陽質量以上;其中的黃特超巨星的數量,是整個銀河系中最多的。由於恆星質量愈大,壽命愈短,因此這些恆星都還在沒步向死亡階段的話,表示這個星團一定非常年輕。這些天文學家認為Westerlund 1星團的年齡約在350~500萬年而已,等於是銀河中「剛誕生不久」的星團。
而這個星團中含有這麼多的超大質量恆星,顯示整個星團中的恆星數量一定非常龐大。Clark等人表示:整個銀河系中,大於10倍太陽質量的大恆星與一般類太陽恆星的比例約為1:100左右;而既然Westerlund 1中大質量恆星高達數百顆,表示整個星團含有至少50萬顆以上成員星,只不過因絕大部分的成員星都比較小而暗,被濃厚的氣體塵埃遮蔽而不可見。如果他們的猜測正確,那麼Westerlund 1將是銀河系中成員數量最多的年輕星團,數量比其他年輕星團多了10倍以上。此外,這些天文學家猜測:星團總質量比位在銀河中心附近的緻密星團(如圓拱星團Arches或五胞胎星團Quintuplet)還大許多,但這個觀點還需後續的遠紅外觀測來確定。
而讓這些天文學家最訝異的,是高達50萬顆數量的恆星只擠在直徑6光年的範圍內;相較之下,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南門二(半人馬座α),離太陽就已4光年遠,可知整個星團有多擁擠!因此恆星彼此間必定會發生碰撞,有可能由此產生質量約100倍太陽質量以上的中型黑洞(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或許Westerlund 1的核心現在就已經有一顆這樣的中型黑洞了!
再者,這麼龐大的恆星族群,必定會對星團周遭環境有重大影響。Clark等人臆測:在過去4000萬年之間,可能至少有超過1500顆的超新星在此爆發。真像是銀河的煙火施放工廠!
相關論文發表在天文與天文物理期刊(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中。("On the massive stellar population of the Super Star Cluster Westerlund 1" by J.S. Clark and colleagues)
參考資料來源:http://www.eso.org/outreach/press-rel/pr-2005/pr-08-05.html, 200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