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台北天文馆网站
英国伦敦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天文学家Simon Clark及欧洲一些天文学家,利用欧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La Silla观测站的2.2米望远镜,于我们银河系中发现了一个「超级星团(Super star clusters)」—数十万颗恒星挤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呈现出宇宙中恒星和行星最极端的形成环境。
至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知的超级星团都位在遥远的地方,而且都是在一群或一对有交互作用的活跃星系中发现,每个超级星团中的成员星可超过数百万颗,像是星系的缩小版。而Clark等人发现的超级星团,编号为「Westerlund 1」,就位在我们银河系中,比任何已知的其他超级星团还近1000倍以上,因此天文学家可以仔细检视这个超级星团的细部结构。
天文学家认为,刚诞生的年轻星团一般都是「疏散星团(open cluster)」,成员星之间彼此比较疏远;例如我们太阳,就是在某个疏散星团中诞生的。他们猜测在银河系早期(约120亿年前),一定到处充满超级星团;而现在所见几乎和银河系一样老的球状星团(globular clusters),可能就是那些超级星团的「残余份子」。
Westerlund 1星团位在南天的天坛座(Ara)中,离地球约10000光年,1961年由瑞典天文学家Bengt Westerlund于澳洲进行观测时发现的,实质上属于星团分类中的「疏散星团」。Westerlund后来于1970~1974年间成为ESO的台长。然而,因星团前方被大量的气体与尘埃阻挡,从地球上看来,整个星团的亮度被减暗了10万倍以上,因此从1961年发现至今,才发觉到这个星团的特殊之处。Clark等人从2001年开始便持续进行这个星团的观测研究,当时在星团中测定了10几颗炽热而特殊的大质量恒星,即所谓的「沃夫-瑞叶星(Wolf-Rayet stars)」。
现在已能确定的成员星约有200多颗,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质量非常大、非常明亮的恒星,有些恒星的直径甚至高达太阳的2000倍左右(约土星轨道大小)。如果把我们的太阳放到这个星团中央,那么天空中将会有几百颗像满月这么亮、这么大的恒星。而经过详细测量后,整个星团的总质量约为太阳的10万倍,不过整个星团的直径只有6光年,堪称为银河系年轻星团中质量最大、最致密的冠军。
此外,整个星团像是恒星动物园一般,所有已知恒星都是正在演化的超大质量恒星,从沃夫-瑞叶星、OB型超巨星(supergiants)、黄特超巨星(Yellow Hypergiants ,亮度超过太阳亮度100万倍的恒星)以及亮蓝变星(Luminous Blue Variables,类似船底座Eta星的怪异恒星)等,所有恒星的质量都至少在30~40倍太阳质量以上;其中的黄特超巨星的数量,是整个银河系中最多的。由于恒星质量愈大,寿命愈短,因此这些恒星都还在没步向死亡阶段的话,表示这个星团一定非常年轻。这些天文学家认为Westerlund 1星团的年龄约在350~500万年而已,等于是银河中「刚诞生不久」的星团。
而这个星团中含有这么多的超大质量恒星,显示整个星团中的恒星数量一定非常庞大。Clark等人表示:整个银河系中,大于10倍太阳质量的大恒星与一般类太阳恒星的比例约为1:100左右;而既然Westerlund 1中大质量恒星高达数百颗,表示整个星团含有至少50万颗以上成员星,只不过因绝大部分的成员星都比较小而暗,被浓厚的气体尘埃遮蔽而不可见。如果他们的猜测正确,那么Westerlund 1将是银河系中成员数量最多的年轻星团,数量比其他年轻星团多了10倍以上。此外,这些天文学家猜测:星团总质量比位在银河中心附近的致密星团(如圆拱星团Arches或五胞胎星团Quintuplet)还大许多,但这个观点还需后续的远红外观测来确定。
而让这些天文学家最讶异的,是高达50万颗数量的恒星只挤在直径6光年的范围内;相较之下,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南门二(半人马座α),离太阳就已4光年远,可知整个星团有多拥挤!因此恒星彼此间必定会发生碰撞,有可能由此产生质量约100倍太阳质量以上的中型黑洞(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或许Westerlund 1的核心现在就已经有一颗这样的中型黑洞了!
再者,这么庞大的恒星族群,必定会对星团周遭环境有重大影响。Clark等人臆测:在过去4000万年之间,可能至少有超过1500颗的超新星在此爆发。真像是银河的烟火施放工厂!
相关论文发表在天文与天文物理期刊(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中。("On the massive stellar population of the Super Star Cluster Westerlund 1" by J.S. Clark and colleagues)
参考资料来源:http://www.eso.org/outreach/press-rel/pr-2005/pr-08-05.html, 200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