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61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ery520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道] 人生的时间
时间是个名词,但生命却是很实在地呈现,我常为生命问题胶着思考 。

倘若生命是件永远不会结束的事,那它就不是「存在」的,也就没 有人需要去为生命张罗或思考。事实上,生命从出生就步步走向结束 ,也由于它的有限,人会去思考如何经历而无所悔憾。

然而我们在家 人又是生活在高文明社会里,能有的选择及需要应付物质所带来的引 诱是复杂而容易动摇的。可是所有汲汲营营的奋斗及曾经拥有的福禄 寿喜、满足与不满足,在生命结束后,究竟有什么意义﹖曾经倾命付 出,还有多少为我拥有?这应该是很重要的问题。

世人的生活模式一般是以「充实」为诉求,而行者却以「不迷惑」为 认同。
因为一个充实而多彩的生活,可能是虚幻如梦的,尤其在经过 时间的大浪波涛后,剩下的并非「丹心照汗青」而是「古今多少事, 都付谈笑中」时,人才可能大梦初醒。可是在梦中的我们,总因形势 比人强,江湖中身不由己,少有人有这么多闲工夫去想这些问题。

普贤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斯有何乐」的 反省若缺乏「不迷惑」的思惟,一般只智见乐不见苦,主张活着就是 要积极进取,世人把「积极」用得很重,将所有行为套上「积极」就 是合理的。积极的结果,人只往前冲,不会静下来反省,也难怪在这 个洪流里头翻滚的人们,总是身不由己,认为「知足常乐」是消极而 不合人性的。

人随着洪流涌动,其实是很苦的,一方面怕停下来,一方面是停不下 来,套句话说,就是「回头已是百年身」,到老时才发现「没法享受 」,不知一生辛苦为谁忙。
这一生对别人或许有所交待,但对自己却 不明不白。迷惑总是带来不安,若花了一生换得不安的生命结局,这 种苦有谁能替代﹖有谁能分担﹖廿世纪快终了了,问问人类争端可曾 减少?未来的不安有解决之道了吗?若有朝「草木皆兵」时也就是人 类浩劫时。

宗教在此洪流中,应扮演平衡的角色,提供人观察与反省的能力。而 最重要的反省应该是生命的本身,寻找个真正能不再任生命流浪而能 安住的方法。

在佛教以一言概之,就是如何「狂心顿歇」。生命就像考试,人须在钟响前完成正确的作答,考不好的结果就是补考, 重修、留级或退学。
补考者如初果二果,而退学者即如入恶道。当时 间一秒一秒的消失时,正如少水鱼,对每一分每秒的把握,更是如救 头燃,若能在钟响前看清了生命的实相,则轻松自在,无忧无虑。

怎样看清生命实相?

这要看行者愿意不愿意上来学学大智的觉者所开 出的法门,进而找到好老师与好同修共同努力。至于法门上其重要关 键应是对生灭法的体会,因为命本身即是生灭。

是以佛言:「若人活 百岁,不如一日见生灭法。」孔子也曾在江上触及生命的生灭而叹曰 :「逝者如斯矣,不舍昼夜。」若有了对生灭的敏锐观察,不怕狂心 不会渐歇,因为他已觉察到生命一直不离生灭。

「生命在呼吸间」这是学佛者的共识,但体会与知道是有距离的。若人能静下来,看着呼吸随生命一起秒秒地是有距离的。

若人能静下来 ,看着呼吸随生命一起绵密地消逝,进而也会看到此心的相续与实在 感乃缘于欲意,因欲的动力,驱动着狂妄之心如海浪般,一波推一波 停不下来。

在停不住的欲想中,生命是找不到安住的,所以停不下来 。

在停不住的欲想中,生命是找不到安住的,所以人若要安住,必须 从体悟生灭后而安于生命的实践上才能落实。生灭的体悟能令俗妄之 心歇息,在欲念上无愿无求,在人格上实践做人的本份,做而不计功德,此心在俗而不染,圆满自足,真正契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中道生活。

廿世纪结束,廿一世纪到来,一刹那中所谓的划时代其实只是名词的 改变。

生灭相续中,生本非真生,灭也非有灭。可是由于狂心的不歇 ,驱动妄念的取舍,使我们在虚妄假名中不见虚妄。在人类迎接廿一 世纪时,物质的期望总大于心灵的需要,面对生灭的反应只有不断追 求,更加深迷惑的执取,似乎人类无明的解脱更渺茫难得。

时间的增加,知识的成长,若未使人更成熟圆满,未给人类带来安定,则人类 应该稍停下来补补破网才是。

「诸行无常即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可以做为我们对世纪 交接的警惕与应作的观察。愿我们在下一世纪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生命钟响前体会大悲世尊开示的生命智慧,完成正确的答卷,为自已及 给下一世纪的子孙有个好的交待。

面对廿一世纪的即将来到,愿人类皆见到生命的出路,一切苦难众生皆得到安宁。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17 14:3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27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