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55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新好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5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吃药不是吃补
药即是「毒」,有效的应用是补,滥用则是毒。传统医学中医药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源由神农尝百草、李时珍、汪昂等药学专家,经过人体不断的临床、统计,终于有了今日骄傲的中医药。传统的中医药学,不只在诉求治疗医学,更是一门重要的预防医学,而这传统医学目前在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是被肯定的,亦是他们钻研的目标。如何利用药物,使人类生命健康、长寿,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由中医药的沿袭可以印证。

  在国人的观念中,对于吃药似乎有轻估的感觉,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尤以西药更甚。药不分中西,却都有其毒性与功效。譬如中药药物的原材料,都必须经过鉴别、筛选、炮制的工作,缺一不可,目的在要求保证用药的安全。中医的医学理论当中有提到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然而“补”的定义并不是那么单纯,一味的补有时亦会引起反效果,更遑论对身体有益。如气虚、血虚、虚火、实火,在病象上不一样,用药的选择也不一样。

  中医预防医学强调身体的健康,是平时调养固本,才能预防疾病的产生。讲求的是补气、补血。血足则气盛,中医的气指的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又区分正气和邪气。气亦是关系人体的免疫系统和抵抗力,所以常听风邪入侵、正气不足,导致产生感冒一连串的病症发生,身体的脏腑也会因正气不足,而引起机能衰退、引发疾病。

  中药药物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等,应用于预防医学上。补气药如人参、西洋参(粉光参)、党参、黄耆、淮山药、白术、白扁豆、大枣等。补血药即当归、何首乌、制熟地、白芍、阿胶等。在方剂复方上,补气剂有参苓白术散、补       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生脉饮等。补血剂则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炙甘草汤。气血双补则有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当然药材的使用须经过专业人员或医师谨慎的指示使用,并衡量安全性和方便性,使药的功效提至最高,副作用降至最低,并非喜欢补就补,把药物当成食品。药物有药性、剂量、功效,关系着人体的生命组织和安全。

  国人平常的饮食习惯,早已遵循老祖宗所遗留下来的食补方式,食补膳食均会添加中药药物、配合食材、精制而成,即所谓“药疗不如食疗”,但用法得当关系着“补”的意义。例如:坊间的药炖排骨、当归鸭肉、烧酒鸡、四神汤、枸杞鳗鱼等…,均加入中药药材,如果适量加入道地药材,所产生的功效,绝对可以预期,可是事实不然,以药炖排骨为例,除了少数以上等药材外,均以劣等之当归碎皮、川芎碎末、桂通皮等。如单以香味为主,或许无所谓,反之以大量桂枝、桂通皮、服用后可能引起燥性,吃下之时感觉全身发热,这就是桂枝性辛温、入肌表发汗的关系。又为使膳食味甘甜,亦加入大量的甘草,甘草大量服用会出现浮肿或血压上升,对于高血压症、肾脏尿毒症均不宜。在坊间亦出现以草石蚕植物来伪充冬虫夏草,蒙骗消费者,正品的冬虫夏草是用来补肺、益肾、更有抗肿瘤的作用,假品草石蚕却没有此功效,在一般的餐厅里却以此来做为膳食补养。更有自身罹患重症疾病或轻微感冒,均会轻信别人胡乱取药,或没事进补吃些维他命类,这些不当的用药方法,都应积极的导正,并提倡国人皆有用药的正确观念,适时的进补,为自身所需加以调养,才有益体质的改善,毕竟“吃药不是吃补”。

资料来源自台北县中药同业公会




  ~好元气健康广场~
    ~现代化中药店~

http://a866561.myweb.hinet.net/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12 15:4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1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