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829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odsai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7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分享] 彗星是「冰泥球」还是「脏雪球」
彗星是「冰泥球」还是「脏雪球」

彗星在轨道绕行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远离太阳的低温环境。在较低温的环境下,彗星的成分相对来说比较不会产生变化,携带的物质便可用来代表太阳系起源的状态。




今年七月4日,美国太空总署「深度撞击」任务,派遣了一艘撞击小艇,撞击谭普一号彗星,希望能了解彗核的内部构造。370公斤重的铜制撞击头,以每秒10.2公里的速度撞向谭普一号彗星。这次的撞击造成了一个直径约100~125公尺撞击坑(与预期的接近),并且喷发出彗星上的物质。过程蒸散出4500吨的水汽,但是却释放出更多的尘埃。谭普一号卫星的冰核,大约与台北市差不多,容易因为温度而喷发出易挥发的物质。这次的撞击,很可能就会引发一次尘埃与气体的向外喷发,并且在彗星表面产生一块新的活跃区域。

    就在撞击之前,哈伯太空望远镜的影像中捕捉到,由冰彗星所喷发出的一股尘埃喷流。但无人知道喷流的形成机制。

    在撞击当时,Rosetta卫星距离彗星八百万公里,一个观测的绝佳位置。利用装载仪器OSIRIS影像系统,分别在撞击之前、当时与之后进行观测。天文学家利用OSIRIS量测出撞击后产生的水汽与尘埃的等效撞击截面,并且由此估算出水汽与尘埃的含量居然小于一。这暗示着彗星是由大量的尘埃,然后由冰块胶结住;而不是之前推测的,由大量冰块组成,尘埃掺杂其中。因此,对彗星的称呼应该改为「冰泥球」,而不是先前大家所说的的「脏雪球」。

    天文学家在撞击后的几天,并未发现谭普一号彗星有任何喷发活动加剧的迹象,这表示一般的陨石撞击,并不是导致彗星喷发的的主因。科学家希望能够利用OSIRIS与其他地面的观测影像,建立撞击时尘埃云喷发出的立体影像,以期能对彗核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转载自中研院天文网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0-27 00:31 |
upside 手机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头衔: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版主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虽然不懂天文学 但偶尔多了解一些自然科学也不错
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都在上面 让小弟又上了一课 感谢分享


爸爸 你一路好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和信超媒体 | Posted:2005-10-27 01:1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908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