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03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lide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從舌頭 看健康
下次感到身體不適,準備看醫生之前,可以先拿鏡子
按照文章好好檢查一下,因為舌苔是中醫師必看的地
方,可以發現身體許多毛病...



【記者林進修/報導】

有沒有搞錯?可以從舌頭看健康?!

舌頭是發聲及咀嚼不可或缺的器官,但對不少中醫師來說,面積不過三、四
十平方公分的舌頭,可是個窺探疾病的重要管道,往往眼睛輕瞄幾下,心裡
就有了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中醫科主任蔡文興表示,中醫舌診行之多年,透
過這套方法可以分辨人體臟腑氣血盛衰,進而確診下藥。一般說來,舌頭可
分舌質及舌苔兩部分,前者以顏色及形狀為主,後者則為外來物質


就顏色來分,舌頭可分淡白舌、紅舌、絳舌、紫舌及青舌五種。舌形的變化
,則依具體情況而定,包括胖瘦、老少及裂紋等,只要看清舌頭顏色及形狀
,通常就可掌握體內環保情形。蔡文興說,舌質淡紅且舌苔薄白,即為正常
舌象,一旦顏色、形狀及舌苔色質有異於此,健康就有可能出了問題。

常見的舌診及疾病症候相關性如下:

一、地圖舌,指的是舌頭出現如地圖般斑駁的圖像,病名稱為「遊走性舌炎
」,通常因壓力太大、缺乏維生素、舌炎、免疫功能失衡及過敏體質而起,
可透過穴位按壓改變。按壓的穴道有手背虎口處的「合谷」及鼻翼兩側的「
迎香」兩穴,每天早上醒來各按壓50次。

二、白舌苔,整個舌頭表面泛白,通常出現在感冒、有痰及咳不出來的情況
下,可按壓「合谷」及腕後2吋的「外關」兩穴來改善。

三、黃舌苔,患者通常體內有一股很重的熱氣,常合併有口臭及便秘。出現
便秘者,可按壓肚臍旁開3吋的「天樞」穴,順時針及逆時針各50次,如此
即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

四、黑舌苔,一旦出現舌頭顏色轉黑的情形,通常意味體內熱勢嚴重,已出
現後期的疾病,一般穴位按壓無濟於事,應立即就醫治療。

五、腐苔及膩苔,這是腸胃功能失常,食物停滯在胃中久久不能消化使然,
患者容易感到腹脹氣及從胃中排出食物的味道,此時,刮舌板可從舌頭上刮
出帶絲的舌苔,改善之道是按壓膝蓋下方4指處的「足三里」穴,每天照三
餐按壓,每次50次。

六、光剝面,又名鏡面舌,這是胃陰傷的表徵,常見於久年胃潰瘍疾病患者
。這些患者通常幾年下來都沒有舌苔,舌頭表面光光亮亮的,這也是消化性
潰瘍的前奏,可按壓「足三里」穴緩解。

七、舌頭胖大,這種舌象常合併氣虛及水腫症狀,這是因為體內水份排除困
難,身體腫脹,舌頭即出現腫脹。若為氣虛患者,可按壓「足三里」及肚臍
下方2指處的「氣海」兩穴,補足元氣;若為水腫患者,則可按壓腳踝內側
的「水泉」穴。

八、舌週有齒痕,這也是氣虛的表徵,這種患者易疲勞乏力,也是按壓「足
三里」及「氣海」兩穴改善。

九、舌淡白,這類患者的舌頭淡無血色,是血虛的表徵,常見於月經來量多
、子宮肌瘤及慢性腎臟衰竭等貧血患者,通常不用按壓穴位,可經由食補四
物湯,或吃龍眼乾、葡萄乾及深色蔬菜來補血改善。

十、舌有瘀斑且舌下靜脈曲張,這是身體血液循環不良所致,通常出現在身
體痠痛、痛經的女性身上,可按壓膝蓋內測的「血海」或腳踝內踝上方4指
的「三陰交」兩穴。按壓「三陰交」穴時,如果感到特別疼痛,即意味當事
人患有婦女病,不妨另行就醫治療。

【2005/03/21 民生報】


[ 此文章被glide在2005-03-22 18:29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21 18:13 |
aa23099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這個應該是醫生看病人的方法之一,謝謝你的提供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3-22 22:3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530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