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代,整個台澎金馬所出產的進士以金門最多﹔整個金門縣中,又以瓊林最多,小小300多戶人家的村子就總計出過6位進士。到了國共抗爭年代,瓊林又成了承受最多砲彈的地方,也讓瓊林從一個「進士村」搖身一變成為「戰鬥村」,果然是能文能武。現在到瓊林,地表上看到的都是最傳統典雅的閩南建築,而在這片建築之下的地表,就是滿滿的戰鬥坑道,非常特別。
由於深受朱熹禮教影響,金門一向文風鼎盛,小孩很會唸書。民清時代,整個金門就總共出產43位進士,比起全台灣島的19位還多出一倍有餘﹔甚至連台灣19位進士中,其中還有一位祖籍就在金門,而澎湖唯一的一位進士蔡亭蘭也是金門瓊林鄉的移民。(圖:瓊林文風鼎盛,甚至有一年,村子裡祖孫父子兄弟伯侄四人一起登科考上進士。)
以往的慣例是,每出一位進士,村子裡就會設置一座私人的「小宗祠堂」,並全村設置一座「大宗祠堂」。由於進士產量多,也讓金門處處都是進士光宗耀祖後所興建的「祠堂」,其中又以瓊林鄉數量最多、密度最高。由於出過6位進士,加上澎湖那一位,因此讓村中共有「七座八祠」,現在都被列為二級古蹟。
有了光宗耀祖的進士,瓊林人自然也再居家建築上十分用心,因此讓瓊林也成為金門地區觀察閩南聚落與傳統建築的最佳鄉鎮﹔此外,因為族人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民房建築屋頂不可高過宗祠高度」,也因此,儘管當時並無都市計劃,瓊林的建築卻依然錯落有致,從高處看去,最高的一定就是宗祠,相當整齊。(圖:金門瓊林俯瞰。)
民國38年後的國共戰爭時代,瓊林因為人口密集,加上聚落完整,因此也成為最佳的炮火轟炸對象。為了保護身家性命,國軍更是把整個瓊林鄉底下挖空,整整建了12條地下坑道。現在到瓊林,地表上都是傳統建築,但整個底下幾乎都是坑道。
這些坑道大多深達地底7、8公尺以下,寬度約80公分、高度約170公分,每一戶人家家裡幾乎都有通道可以直接下到坑道,警報一響,就直接從家裡通道下到坑道躲藏就可以。(圖:瓊林鄉的地下坑道。)
瓊林的坑道到底總長多少實在頗難估計。目前12條坑道中,有8條已經因為積水、瘴氣等等原因而封閉,另尚有4條坑道狀況良好,可以開放參觀。有機會到金門,千萬不要錯過瓊林,體驗這邊地上、地下景緻絕然不同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