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小弟以前就實驗過,用的軟體不是BT,而是FlashGet,好奇吧,為何拿FlashGet來測,說來也沒啥,那時剛辦東森Cable,而且還是單向(上傳得用撥接),那時好像也還沒有BT(好像大約5、6年前吧)。
小弟拿了兩顆2.1GB的硬碟來跑,記得那時FlashGet似乎沒有緩衝這項設定,剛接觸網路,遇到什麼都想下載,線程和下載數量都調得很大(20~30左右),每每都是滿載下載幾個鐘頭,那時什麼也不懂,看到硬碟燈紅紅亮在那邊幾乎沒有閃爍過。聽到硬碟不斷寫入,看到網路下載速度一直滿檔,就有一種莫名的快感(感覺好像是在飆車,現在想想還真無聊)。
結果不到一個月,第一顆硬碟壽終正寢,因為那一顆比較早買(相差約一年),所以拿了另一顆去下(把之前失去的資料都下載回來),當然這次也不例外,還沒全部載完就全掛了。
現在想起來還真是XXX,不過小弟想,現在只要牽涉到大量讀、寫硬碟的軟體,幾乎都有加入緩衝、快取的功能,其目的應該就是減少硬碟讀寫頭的工作次數吧。(續傳軟體、燒錄軟體、P2P軟體目前都有)
不過真的要騷包點,乾脆不要用硬碟,改用i-Ram好了,雖然貴得下死人,但熱量、耗電、噪音都會遠遠低於硬碟,速度又比硬碟快上數倍,保證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用鈔票堆起來的效果當然不一樣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