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編輯
沐
2013-04-01 23:40 |
樓主
▼ |
||
![]() 題二:甲乙倆人是很好的朋友,某天相約一起到夜店,甲拿出一顆搖頭丸送乙,告訴乙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
|
引用 | 編輯
寒窗問拾得
2013-04-02 22:22 |
1樓
▲ ▼ |
一點答題技巧上的建議:
如果在兩個概念中無法判斷,那就分別把兩個概念的定義寫出來,再依照自己的理解做判斷吧。這樣一來,就算結論是錯的,閱卷老師也會知道你很清楚概念的定義,這已經比很多人(包括結論正確,但不附理由的考生)還要高分很多了。 所以,你不妨把各個概念的定義寫出來,然後試著說明為什麼你每一題的答案是甚麼吧。 ![]() |
引用 | 編輯
kino
2013-04-02 23:54 |
2樓
▲ ▼ |
94,台上,5494
所謂故意,係對客觀上違法之事實有所認識,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或預見 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過失係指對於客觀上之違法事實,按其 情節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或預見其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 題一:甲在夜店賣搖頭丸給乙,沒多久後乙死掉,經醫生判斷,死因是乙吃了搖頭丸且又喝酒,造成心臟無法負荷而猝死。 題二:甲乙倆人是很好的朋友,某天相約一起到夜店,甲拿出一顆搖頭丸送乙,告訴乙吃了後會玩的更盡興,於是乙就聽從便吃了,但沒多久後乙因為吃搖頭丸的關係而死掉了。 此題目考的是觀念,沒有明說者,故意或過失都有可能,端看你怎麼解,最好列出甲是故意或過失的情形,並如樓上所說的,推論過程很重要~~結論對不對是其次,因為題目設計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題三:甲把車停在馬路邊的紅線上,甲打開車門時,後方來車乙,為了閃避甲那打開的車門,於是方向盤打左,結果撞到對向的騎士丙,丙因此而死。 這題應該是考過失犯的因果關係及客觀歸責 13I直接故意=明知+決意=對犯罪事實有知與欲 13II間接故意=明知(有預見)+事實發生不違背本意 14I無認識過失=注意義務+注意能力=應注意+能注意 14II有認識過失=有預見可能性=過份自信 14II和13II差別在於,行為人想不想讓事件發生 ![]() |
引用 | 編輯
a561825008
2013-05-07 03:49 |
3樓
▲ |
甲在夜店賣搖頭丸給乙,沒多久後乙死掉,經醫生判斷,死因是乙吃了搖頭丸且又喝酒,造成心臟無法負荷而猝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