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府为了抑制房价消除民怨,在经建会匆促成军的『健全房屋市场方案』决策下,各部门想尽各种方法要迎合达成上级要求的目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央行的打击炒房政策与内政部的资讯透明化政策,央行的针对性信用紧缩(针对区域与短线炒作对象)在短期内显然有点奏效,只要短线投资者锐减两成,房价势必会趋缓。但是市场是由供需决定价格,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状态,有如台风来袭,避风港躲满渔船,等待时机还是会重新出航,因此,政府若不从房价的供需面调整与加速交通建设、扩大都会板块,调解人口集中、等治本措施着手,中长期大台北都会仍然有房价冲出的隐忧,这完全不是光靠政策打压或资讯透明化所能掌控。
购屋资讯透明化,要从资讯来源、时间点、标的、、等呈现细项判断其可信度,提供资讯的一方应该要有解读与分析的能力与责任必要。
谈到资讯透明化,我们必须认清一般购屋大众对房价资讯只有阅读能力,却缺乏解读能力,假如只靠片面的资讯提供,可能造成购屋者错误的自行解读与错误的投资决策。例如,最近营建署公布的e点通网站,引用金融联合征信中心银行贷款作业的成交资讯,虽然立意良苦,但我们发现几项缺点必须提醒购屋大众,否则错误解读资讯反而造成错误的购屋决策,届时就不是官员们所说的『聊胜于无』,而是消费者所感受的『宁缺勿烂』。
首先,从资讯来源分析,联征中心所提供给营建署的资料乃前一季以前之银行贷款作业交易双方所提供的契约成交价,显然这中间购屋者为了提高贷款额度,成交价一定有虚报的空间,更何况若其中有三成是短线投资,提供出来的成交价一定会更加偏高,加上超过一季的资讯对成交价的偏离幅度就会达5%~10%以上,这样的资讯来源与时间点落差,就是现阶段资讯透明化呈现可信度的盲点。
其次,我们从搜寻的区段与物件发现,e点通提供的搜寻区段是个模糊的范围与模糊的十分位价格呈现概念,例如荣总特区附近就涵盖天母西路、石牌路,一边是天母、一边是北投,没有揭露路段,两边房价落差极大,实在让一般购屋者无从判断,更何况一般资讯揭露无法提供到土地持分等细项资料,也因此对于同一区段同样是老公寓的价格,有一坪六十万也有一坪一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