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起源于晉代之前,古稱堪輿、青烏等,以陰陽理論為基礎,發展成為指導中華民族建造選址的特有文化技術。
歷史記載晉代郭璞將風水整理成《葬經》,黃石公授•赤松子述義成《青囊經》,唐代楊筠松為避戰亂攜風水秘笈來到江西,隱居在興國三寮將風水應用於民間,並授徒傳承,經過楊曾廖賴的發揚光大,風水術從此家喻戶曉,影響深遠。
“巒頭無假,理氣無真”。巒頭的認識與揣摩,很多山中樵夫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理氣在唐代時楊公便說已是“百二十家渺無訣”了,從宋代以後風水著述層出不窮,如《玉髓真經》(宋•張子微)、《地理人子須知》(明•徐善繼/徐善述)、《地理仁孝必讀》(清•周梅梁)等等,不勝枚舉。特別是巒頭的論述,圖文並茂,易學易懂,甚至義理分明。
明清兩代川蜀、江淅一帶名家盛極,如《天機會元》(明•徐試可)、《玄空法鑒》(清•曾懷玉)、《地理琢玉斧》(清•張九儀)、《山法全書》(清•葉九升)……三合五行九宮八卦納甲四大局等各家各派各執其是,猶如百花齊放。
有的說江西是巒頭派,福建是理氣派;也有的說有三合派、玄空派、飛星派、雙山五行派、龍門八局派……。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大革命期間破除封建迷信,包括算命、風水在內的術數遭受致命打擊,在歷史上成為傳承中斷點。改革開放以來,術數重新進入廣大人百姓的視野,古版印刷與翻版印刷蔚然成風,派別林立,無所適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家家都說有“心傳口授”、“祖傳秘本”,家家都說實踐印證,如何如何準確,也有的甚至將陰陽風水與佛教融合一體應用,成為不倫不類的佛道教。
進入二十一世紀,網路廣泛應用、印刷出版飛速發展,特別是一些風水網站建立以後,全世界資訊資源分享,很多名人著作、理論觀點得以自由發表,以前只有商賈貴族才能擁有或閱覽的書籍,現在可以輕易取讀。
所有歷朝歷代的秘本也幾乎全部能在網上搜索下載,這對於風水研習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絕好的平臺與條件。
而且互相探討方便、快捷,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學習起來猶如如魚得水,相比古人的學習環境與條件,簡直是天淵之別。
現代人資訊發達,聯絡方便,在學習上可以多問多學,少走彎路,通過各家各派理論的對比印證,容易發現當中的長處與不足,涉獵面廣自然視野開闊,博覽群書自然信手拈來皆有道,不會像有些古人那樣抱著一家秘本學到老。
對於一些名詞、語句或典故可以從各種不同途徑得到解釋,由於各種因素的便利,現代人學習起來遠遠比古人更加快捷,更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