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代表一个家族、氏族。古人有言:「坐不改姓」,姓氏变更,是一件大事。
日据时代,户政机关对于姓氏有两大「杰作」:一个是「赐姓」,另一个嘛,「姓氏笔误」。关于前者,到了光复初期,户政人员对于原住民朋友,延续以前日据时代作法,就算没有「瞎搞胡搞」,说实在,也是「糟了一个糕」,因此,多年来,原住民朋友严正的提出「正名」,的确是有其道理!还好,政府亡羊补牢,从善如流的,修订法令。
至于后者,日治时期,据悉户政人员有时笔误,如萧写成「烧」,邓写成「订」,或是把钟写成「钟」等。光复后,报纸上曾刊载这么一个趣闻,有位「罗」姓的先生,出国留学二、三十年,某次归国,意外发现:老家包括亲戚,姓氏通通被改成「骆」姓!原来,以往,初次全面申报户口时,老爸识字不多,偏偏户政人员也听错,加上当时的乡下人,识字者不比现在多,一错多年也没人想到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