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選購五大要素詳解
1、 主板選購几大要素——PCB板
暑期是裝機的高峰,地球人都知道。最近裝機的真是不少,不少朋友也請小編幫忙配機。cpu是一台計算機的心髒,而主板則是CPU穩定,高效工作的保障,一塊好的主板影響到整台機器各個部分。最近小編的不少朋友問我說到底怎么看主板的優劣,說到主板,要注意的東西可不少,下面就聽小編娓娓道來。
PCB板 首先,看主板的厚度,厚者為宜。再觀察主板電路板的層數及布線系統是否合理。把主板拿起,隔著主板對著光源看,若能觀察到另一面的布線元件,則說明該主板為雙層板;否則就是四層板或多層板,選購時應該選后者。仔細觀察主板各芯片的生產日期和型號、品牌標識。各芯片的生產日期不宜超過三個月,芯片上的標識要清晰可辨,無劃痕等明顯印跡。 大多數市面上沒有特殊標明的均為四層PCB,小編的經驗是現在千元以內除非拋貨跳水的基本上都是四層。有些人會問是不是6層板比4層板好呢?不可否認六層由于屏蔽層的緣故,更加容易設計出穩定的產品,但產品的穩定並不能簡單人為層數越多越穩定,重要的還是在于RD和Layout的水准。
其次,要看主板PCB板的大小,ATX的全尺寸是305×240MM,當然只要還能滿足機箱固定的前提之下設計的時候可以縮小。如果你發現哪個板子是300*xxx、295*xxx的話,其他不用看拉,一定是張偷料板!因為那樣的PCB僅僅只是省了¥2而已,其他可想而知。
2、主板選購几大要素——CPU供電
cpu供電 CPU、內存、顯卡這三大配件直接決定了整機的性能表現,我們所購買的主板是否能夠為這三大配件提供充足穩定的供電環境,也就成為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CPU的供電電路通常是由電容、電感線圈、場效應管(MOSFET管)這三大部分所組成。除了能夠為CPU提供更加純淨穩定的電流之外,還起到了降壓限流的作用,以此來保證CPU的正常工作。
現在最常見的組合方案是由“N顆電容+1個電感線圈+N個場效應管”組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相供電電路(圖1),這樣的組成通常會在CPU供電部分出現2~4次,也就因此出現了兩相供電、三相供電甚至是四相供電。
由于現在主流CPU的功耗過高,所以CPU供電電路采用多相供電是降低主板內阻及發熱量的有效途徑,少數主板甚至在場效應管上安裝散熱片,也是為了保證CPU供電電路的穩定運行。雖然三相或兩相電源並不完全決定CPU供電電路的好壞(比如說華碩主板很多都采用了兩相電源),但對于大多數二三線主板廠商的產品來說,三相確實要比兩相電源優秀了許多。
在單相供電電路中,電容和電感線圈的規格越高以及場效應管的數量越多,就代表了供電電路的品質越好。一般情況下,日系的SANY(三洋)、Rubycon(紅寶石)、KZG電容比較優秀,台系的TAICON、OST、TEAPO、CAPXON等品牌的電容也可以考慮。少數高端的超頻版主板還會采用化學穩定性極好的固態電容,徹底杜絕了電容爆漿現象的發生。具體內容請見下一頁詳細介紹。
至于電感線圈的辨別也頗為困難,有些主板采用的線圈線徑很細,繞組很多的電感線圈。有些則采用了繞線圈數較少,線徑很粗的線圈。線徑很粗的線圈采用的是高導磁率、不易飽和的新型磁芯,所以不需要很多的繞線圈數就可以得到足夠的磁通量,因此也被越來越多的主板生產商所采用。少數高端的超頻版主板還會選用屏蔽式電感線圈,其性能也更加優秀。
3、主板選購几大要素——電容(一)
電容分類 主板在電容的選擇方面也同樣非常重要,電容是儲存電荷的容器,它的作用是保證電源對主板及相關配件的供電穩定性,過濾掉電流中的雜波,再將純淨的電流輸出給cpu和內存等配件。電容對主板穩定性影響較大,尤其是主板供電電路所使用的電容,這部分電容主要對輸入電流做第一次過濾,如果這部分電容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電腦的穩定性。
按產地,主板電容主要分為台系和日系兩種。日系品牌有:NICHICON,RUBICON,RUBYCON(紅寶石)、KZG、SANYO(三洋)、PANASONIC(松下)、NIPPON、FUJITSU(富士通)等;台系品牌有:TAICON、G-LUXCON、TEAPO、CAPXON、OST、GSC、RLS等。
日系三洋電容
台系電容
一般說來日系電容性能比較好,在耐壓、耐溫、使用壽命等方面都比台系電容優秀,早期的電容"爆漿"事件,也沒有發生在日系電容上,因此如果你要選擇一塊超頻性、穩定性兼備的主板,不妨看看主板上的電容。台系電容雖然性能相對稍差,不過如果主板的pcB設計、銅箔走線都較為規范,那么在使用中一般也不會出現什么問題。很多朋友以為采用日系電容的主板超頻性一定好。其實超頻不僅和電容有關,還和主板電路設計、時鍾芯片、電源、BIOS設計等都有關系,不是單靠電容就能決定的,某些采用台系GSC電容的主板超頻性同樣很好。但是日系電容對主板穩定性還是有所幫助的。
按類別,主板電容又分為固態電容和液態電容。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固態電容和液態電容呢。固態電容全稱為:固態鋁質電解電容。它與普通電容(即液態鋁質電解電容)最大差別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介電材料,液態鋁電容介電材料為電解液,而固態電容的介電材料則為導電性高分子。
固態電容
如今的很多做工優秀的主板都采用固態電容,那么固態電容有什么優點呢?
那固態電容又好在哪里呢?對于經常去網吧或者長時間使用電腦的朋友,一定有過或者聽過由于主板電容導致電腦不穩定,甚至于主板電容爆裂的事情!那就是因為一方面主板在長時間使用中,過熱導致電解液受熱膨脹,導致電容失去作用甚至由于超過沸點導致膨脹爆裂!另一方面是,如果主板在長期不通電的情形下,電解液容易與氧化鋁形成化學反應,造成開機或通電時形成爆炸的現象。但是如果采用固態電容,就完全沒有這樣的隱患和危險了!
由于固態電容采用導電性高分子產品作為介電材料,該材料不會與氧化鋁產生作用,通電后不致于發生爆炸的現象;同時它為固態產品,自然也就不存在由于受熱膨脹導致爆裂的情況了。
固態電容具備環保、低阻抗、高低溫穩定、耐高紋波及高信賴度等優越特性,是目前電解電容產品中最高階的產品。由于固態電容特性遠優于液態鋁電容,固態電容耐溫達攝氏 260度,且導電性、頻率特性及壽命均佳,適用于低電壓、高電流的應用,主要應用于數字產品如薄型DVD、投影機及工業計算機等。
爆漿的電容
4、主板選購几大要素——電容(二)
電容的重要指標 容量:電容的容量,即儲存電荷的容量。容量的基本單位為法拉(F),不過在主板上我們常見的是微法(μF)、皮法(pF)等單位(換算關系為1法拉=1000000微法,1微法=1000納法=1000000皮法)。容量都是直接標出的,如GSC 4700μF,一般來說該指標是越大越好。主板電容的容量一般都是直接標注的,Intel要求cpu供電電路的濾波電容單個容量至少在1000μF以上,而現在的電容容量多在2000μF~4000μF之間,部分主板采用了容量為5000μF的電容,內存槽附近的電容容量多在1000μF~1500μF之間,容量較小的電容很難提供給CPU、內存以充足的純淨電流,有些老式主板升級CPU后出現的不兼容問題實際也源于此。 一般說來電容容量越大越好,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大容量的電容不易過濾出高頻干擾信號,而多個小容量電容並聯卻比單個大容量電容更有效、更穩定。再者這和主板的走線、電源設計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如果你的主板上到處都是100μF左右的小電容,那主板質量也好不到哪里去。
耐壓值:它是指在額定溫度范圍內電容能長時間可靠工作的最大直流電壓或最大交流電壓的有效值,不同電容有著不同的耐壓值,大都6.3V~16V之間。
耐溫值:耐溫值表示電容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溫度。耐溫值在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電容的品質,主板上的電容耐溫值多為105℃,而如果你的主板電容耐溫值為85℃,那多半是廠商過于節約材料的結果,低耐壓值的電容在使用上沒問題,不過當CPU處在超頻狀態時發生"爆漿"的几率會比較大。
其他指標:有的電容上還有一條金色的帶狀線,上面印有一個大大的空心"I"字母,它表示該電容屬于LOW ESR低損耗電容。有的電容還會標出ESR(等效電阻)值,ESR越低,損耗越小,輸出電流就越大,低ESR的電容品質都不錯。
5、主板選購几大要素——整體布局
整體布局 設計良好的主板,先撇開用料做工不談,看整體的布局,包括芯片的擺放、電容和接插件的位置安排都有學問,前段時間曾爆出的某某品牌電腦有飛線問題,其實本質上就是布局的問題,是設計團隊實力或是不甚用心所至。
如果一款板子布局零亂,實現某一功能的芯片和相應的電容電阻之類的元器件相隔較遠,主板電路勢必出現交叉和干擾,進而影響到系統的穩定性和超頻能力。
同時,cpu插座的位置很重要。如果CPU插座過于靠近主板上邊緣,則在一些空間比較狹小或者電源位置不合理的機箱里面會出現安裝CPU散熱片比較困難的情況(尤其在你想更換散熱器而又不想把整個主板拆出來的情況下)。同樣的,CPU插座周圍的電容也不應該靠得太近,否則,一是安裝散熱器不方便甚至有些大型散熱片根本就沒法安裝(比如過去一些渦輪風扇就沒法安裝在某些主板上,除非你將其砍掉一塊),二是有可能損壞電解電容。
再比如各種接口的位置擺放,通常最好的做法是把擴展接口放到板子的邊緣,從而方便拔插。假如一款主板的IDE接口被放到了主板中央位置,很顯然是不符合標准的,因為這勢必會造成IDE排線對其他設備比如CPU風扇和各種擴展卡之類的糾纏和衝突,這樣的板子顯然是設計的時候欠考慮,使用的過程中也會造成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一方面,主板布局還有一個部件間距的問題,如果某些插槽和其他部件之間距離太近,就可能會影響到內存或者顯卡等部件的安裝,比如上圖中的板子可能就難以安裝較大的散熱器。
6、主板選購几大要素——售后服務
售后服務 對于那些不熟悉硬件的消費者,有什么更為直觀的方法可以讓其選購到放心、滿意的主板產品嗎?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選擇主板的品牌。像現在比較知名的華碩、升技、微星、技嘉等,這些品牌的主板產品在業界都有著良好的口碑。畢竟,一個有品牌的產品會非常注重它的品質,無疑為用戶在選購時提供了極大的放心。
因此作為選購者來說,應首先考慮產品的品牌。一個有實力主板品牌,為了推出自己品牌的主板,從產品的設計開始、選料篩選、工藝控制、品管測試,到包裝運送都要經過十分嚴格的把關。這樣一個有品牌做保證的主板,為你的整套電腦的穩定運行提供了牢固的保障。
是不是了解了這些就夠了呢?還差一點,那就是你以后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你所購買產品的售后服務如何?再好的產品也都難保永不出錯。關鍵是在出錯后廠家是如何進行售后服務的。這就需要你在選購產品時先了解你所購買產品廠家的背景以及實力,包括這款品牌在市場上的口碑如何?有的用戶為了貪一時的便宜,買廉價的產品來使用,雖說這些主板的價格很低,但一旦出了問題,商家在服務上推三阻四的。用戶反而得不償失。所以,無論選擇何種檔次的主板,在購買前都要認真了解廠商的售后服務。如廠商能否提供完善的質保服務,包括產品售出時的質保卡,承諾產品的保換時間的長短,產品的說明書及包裝,配件提供的完整性等。如果這些你都了解清楚了,那么相信您已經能夠選擇到一款自己滿意的主板產品了。
七、主板選購几大要素——總結
一 切記!一分錢一分貨
不懂電腦的pc使用者,要如何挑選一張不偷工減料的主板呢?因為主板產品定位的緣故,即使同樣采用Intel P965芯片組的主板,市面上就有N款可選擇。比如技嘉推出的P965主板就有11款之多,而華碩的965主板。到商家里說要買一張Intel P965的某某牌主板,若沒有指定型號款式,你覺得JS會拿出那一款主板呢?如果JS只想著賺錢,當然是挑利潤最高的那款了!當然,有良心的商家,除了利潤外,還會挑穩定性較佳,並符合消費者預算的板子來。
說到了重點!穩定性。一樣是某某牌同芯片組的主板,怎么還會有穩定性的差異呢?難道說比較貴的板子,穩定性一定高于低價版嗎?毋庸置疑,599元與999元的Intel P965主板的定位與用料一定有所差異。用料較好的主板,原則上穩定性一定比較好;若沒有價格考慮,相信大家都想買最好的。當然,主板廠商在設計一張主板前,最重要的當然是定位與價錢的考慮。價位決定了主板用料的差異,定位也會有所不同。大家都想買到又便宜又好的主板,廠商則想設計出既穩定、功能多、用料又好的主板,不過礙于價位預算的成本考慮,取得最佳平衡點是廠商一直在努力的事。
二 不追求全功能性,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大家在選主板時,常常會自問懂這么一個問題:哪個品牌/型號的XXX比較好?“好”的定義是什么,最穩定、功能最多、最貴的那款嗎?我們認為,最符合個人需求與預算的款式,就是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買主板也是一樣,最好的主板是所有功能都貼近自己需求,價位也符合預算的款式。
我們到電腦城去買主板前,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商家當然沒有那個時間,也不可能讓你一一裝機測試,或看BIOS超頻設定,因此購買主板前,要先做足功課,鎖定符合需求的几款主板。例如在意有沒有IEEE 1394,想知道BIOS是否可以超頻或智慧風扇調校。通常廠商賣產品時,都是揚善隱惡,包裝盒上寫了滿滿的優點,因此若沒有Gigabit LAN、沒有IEEE 1394,甚至沒有超頻調校等功能,是不會主動提醒的,只能由用戶自己發覺。
三 切莫過分迷信超頻主板
一般來說,超頻、極致板的主板,質量要求更為嚴格。比如華碩對于超頻款主板的要求比一般款主板更為嚴苛,即使是同一系列的不同等級主板的超頻能力也一定不同。不過,這並不代表一般款主板的質量較差,只是超頻板主板的要求更高。
以前曾有人進行了簡單的統計,真正超頻的用戶在所有用戶群體中僅僅算是九牛一毛。既然超頻用戶這么少,那么為什么主板廠商還要較勁腦汁打超頻這張牌呢?通過和一些網友聊天得知,很大一部份消費者認為能超頻的主板會在做工和用料上比較扎實,即使現在不超頻,也許以后性能不夠用了也會考慮超一下。也許一些廠商正是抓住這樣的用戶心理,才會不遺余力的推廣自己的超頻產品。一般來說,超頻主板往往采用較為扎實的用料和做工,更有甚者搭配了花哨的熱管、內存散熱等等功能。對于一位追求穩定的用戶而言,這樣一款主板60%的價值都已經被浪費了。而且用戶還要為那些自己用戶到的功能和技術買單,仔細算來實在不值。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打著超頻旗號的主板卻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但這樣的主板往往在價格上十分吸引人。用戶在購買這類主板時的確也能夠超頻,但超頻行為會加重主板以及其他配件的工作負荷,很難想象一款“閹割”主板在超頻后的壽命能夠有多久。所以,消費者在選購主板時應當擦亮雙眼,莫讓廠商蒙蔽了雙眼。
目前一線、二線品牌中的絕大多數主流的高性價比主板均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廣大用戶完全沒有刻意追求豪華做工的超頻主板。最后希望各位都能買到合適自己的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