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4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cm288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经验讨论] 基本动作......... (车车的举动)
很多的问题..都是因为弄不懂最基本的东东..
在悬吊系统中我为何没谈到防倾杆(stabilizer)和弹簧?…
甚至于悬吊的各项难懂的”倾角”等问题呢..?..

因为忘记了..哈..

因为这牵涉到车车的调校..说贴切一点..就是改装车有蜜切的关系啦..
所以在先前我们底盘拉拉杂杂说了一堆..也厘清了真正悬吊基本的常识之后..这时才能再往前进一步..
要不然一般车主常会一头雾水..所以基本功扎实以后..我们就能对自己的车车的乘坐感受..抓到具体的要领..甚至我们还可以进阶地了解汽车厂的测试新车..或是赛车术语中的tuning调校是在”看”什么了..所以在说明防倾杆(stabilizer..又称为Anti roll bar..)和弹簧及各项倾角还有转向系统之前..要来聊一下车车的”基本动作”..

车车的结构及调校..和操纵性能或驾驶的技巧..大家都了解有狠大的关连性..
要懂得结构后才懂得调校..免得爱车冤枉花了大把淫子来改装..还不得其要领..
但是说起来又狠笼统..一般车主也不太能了解..所以我泼一则我自己的的笔记给大家参考..是一般书籍杂志上看不到的..请多指叫..哈哈哈..
-------------------------


要了解车车行进间的举动..就先把这笼统的东东拆开成「三动」..比较容易消化..就是..
1. rolling..
2. pitching..
3. yawing


那是以驾驶人本身视点来看汽车的举动..有非常的自主性..
这原来是开飞鸡的航空或开船的航海术语..
hummmm…想像一下搭飞鸡时起降或预乱流时飞鸡的动向..看能理解吗?..或想像一下乘风破浪的感觉..应该在脑海里会有比较具体的形象吧..?!..

请先自己在心中画个十字架..喔..嗯..其实是画三度空间的xyz轴的啦..比较好了解的啦..

定x轴为前后方向..
定y轴为左右方向..
定z轴为上下方向..

一 rolling 侧倾
(x轴为中心轴转动)
直译是”滚”的意思..什么东西滚?..滚什么东西?..
狠多专业人仕都告诉您是”滚动”对吧?!..大大们听得懂吗?..坦白说我个人是有听没有给它懂..但这个不能像把悬吊翻成的”麦花臣”或”卖花生”那样找藉口了吧???!!!..
那要说什么呢??..我以为大家都不问了?!..okay..是”侧倾”的意思啦..
用”侧倾”就比较能了解吧?..
尤其跟转弯对抗离心力时有直接的关连..调校车车的Roll Center(滚动中心?)..RC低过地面的侧倾就愈明显..这是可以在设计悬吊时做调整底..或在偷偷改装来调校...不过一般车车不用担心..担心也没用..因为没有供应kit...

二 pitching 起伏
(y轴为中心轴转动)
就是前后颠簸啦..像是玩冲浪板..忽高忽低..
或是说bumping弹跳...因为一般虽然全车是同时跳动的..但仍然会前后起伏...可测试出高性能的避震筒的性能...


三 yawing 摇摆
(以z轴为中心轴转动)
想像一下车头或车尾左右摇晃的感觉..
还有转向时的一些特性....例如想像一下...AE86的飘浮过弯(drifting)...或甩尾(spin..)...及一些动力转向现象(即后驱车代表性的power steering..我有空会泼高级驾驶技巧...会有更完整的报告..)..


前述之独立的悬吊在急弯路转向时(请注意是只说”独立”悬吊呦..)..随转向离心力G力..因两轮分治..不但车身会产生侧倾(rolling)..还会影响改变其外倾角..轮胎偏向和行进方向相反(或说侧滑角大)以至形成另一种转向不足..

这时弹簧和防倾杆等的功能就更重要..一般原厂的避震器..弹簧和防倾杆等是以舒适为主要考量..只要柔性吸收弹跳..过坑洞倾斜路面能保持车身水平就行了..
*防倾杆只在急弯时才会发生作用..在平路上即使是高速工路(常常在施工的路!!!..啦..)..也只不过是一根长条状的弹黄..不常飞车的车主就省下来吧..

但飞车族就不同了..
尤其“过弯”时(慢慢开车的人说”转弯”就行了)..
轮胎都压单边..若不加强弹簧和防倾杆等..车车还真是会”抬腿”的喔..轮胎抓地力不够..就不贴地了啦..所以”高速”转弯时..改防倾杆弹簧等的功夫就见真章了..但大大们不可任意加粗前防倾杆喔..我在改装版看到过KC大大不建议改前防倾杆..果真是高见..佩服..(防倾杆也是一种弹簧喔..弹性系数跟原厂有大差底喔..要改装的车主切记..)..
我举个赛车上的know how..给大家参考..
如转向不足前驱车的前防倾杆不能比后防倾杆粗..减若前杆的强度..是”故意”控制让前轮产生一些侧倾rollig的!!!..(前轮rolling大..会减少转向不足..)..同时..前轮侧倾稍大..使车身扭曲..连带传到后车身..就算后杆不扭(因为重心前移)..使后轮扭转..强制使后轮防倾杆也开始作用..反而加强了后防倾的笑果..后轮会倾向于转向过度..也就是会消除转向不足的程度..使前驱车可以更高速”过弯”啦..要改车的大大..请参考..

(外倾角及防倾杆等等的..我会再详细说明底..先简单带一下..本来外倾角的目的是帮助车车像骑摩托车倾斜一般..不打方向盘就能向倾倒一边偏向的作用..懂???没关系..我后面会说明”三角”关系底..哈哈..)..


刚刚想到一根叫做tower bar(塔杆)的东西.....因为是设置于避震器的支座顶....所以称为"塔"顶连杆....但一般此地称为引擎室"拉"杆....应该是又是音误而以讹传鹅吧???....
而且不知道土产的有无材质或规格标示....让我怀疑是否符合强度测试??....因为搞了车体下段....像是改装了更强的防倾杆后...车体的上端也要对应加强才行...其目的是要辅助上端结构应力的加强作用....不但强度要强而且要轻...要不然经不起飞车族的弯路猛操...就只能装饰品心理安慰而已.....还徒增重量... :cry:

ps.因为我的笔记是手稿..要key in..一开始不要泼太多..狠泪....
因为除”三动”之外还有天杀的”三角”..即Toe(前束).. Camper(外倾角).. Caster(后倾角)..


Caster后倾角..Camber外倾角..Toe前束..就像百慕达”三角”..狠多人进了去就出不来了..当然包括我这"钻家"在内..嘿嘿..
“三动”和”三角”的设定..和转弯的特性如转向不足(under steer)..中性转向(neutral steer)..转向过度(over steer)..也是有关系底..
希望泼上来以后..跟各位大大一起研究..

--------------------

非独立的悬吊(基本为后轮..)左右轮都固定住了....行进时..其”三角”的角度可能会随车轮举动(如急弯..侧倾..加减速..等..)而改变..所以操纵上就不能去苛求..所以就不要去招惹它们了..
而独立悬吊系统..这些这些三角设定关系才是复杂的..

Caster后倾角..Camber外倾角..Toe前束..是车轮的校正alignment(称为四轮定位..)的几何(geometry)关系的三大要素..

四轮定位是车轮和车身..乃至车轮和地面的位置关系..
这些角度都有中心线或点..就像测量时..要有导线一样..通常把通过轮圈中心到地面的垂直线当做参考点或线..
然而这些角度其实是肉眼所看不到底!!..大约只有1~2度..但是弄不好却会让车车偏移..

“三角”在前轮..后轮甚至转向轮 (通常为前轮..当然也有四轮转向4W”S”的车车..像九零年代的RX-7..)或驱动轮会有不同的牵连的关系..每个“三角”也都各有正..零..负..三种设计..

另外车轮设定除“三角”之外..还有一个不称为”角”..就是King Pin off-set”大王鞘偏置”..或称为Scrub半径..有些车车的会出现这个data..使转向跟驱动力与煞车力分布产生关系..更复杂..带过去..哈哈哈..


一 Toe前束
hint..由车车的上往下看..
+ Toe in 前束
- Toe out负前束

约0~5mm


先了解前束的中文意思..所谓”束”..就是约束的意思..约束前面??..先把车轮当做自己的脚..在相亲时..楚楚可怜地样子..脚尖朝内的姿势来想像一下..(冷~..疑?..现在的人都不用相亲了喔..??..)

轮子的前端朝内偏..呈现一般所谓的”八”字形.. 如 / \ 的样子..就是前束toe-in了..
把轮子前端朝外张.. 像是把”八”字倒过来..如 \ / 的样子..就是负前束toe-out了..

有啥作用?..
“偷印”toe in..“偷懊”toe out..都是为了抵消外倾角(camber..后面会讲)或”内倾”所造成的车轮偏向..是一种补偿的偏向..
如正外倾角..要用toe in来抵消偏向..


补充..(前面写悬吊时提到咱们家的大M的后轮悬吊..其所采用的平行连杆支柱(麦佛逊)式..重点在其平行的2支连杆外..左右不是还多了像是拖曳臂的连杆吗?..因为支柱式的两支长长的下连杆纵向支撑太弱..为了防止高速过弯时被拉前后扯开..而使后轮的toe in 跑掉..所以追加这连杆的原因在此..但这个已经是狠久而平常的设计了..另外..这两根多出的连杆主要不是拖曳的用途..*所以就不称为拖曳臂式..

二 Camber外倾角
hint..由车车的正面来看..
+Camber外倾角
-Camber负外倾角

约在1度以下..

倒八字形..如 \ / 的样子.就是外倾角
八字形..如 / \ 的样子..就是负外倾角

有啥作用?..
是为了让转向轻松一点..
无外倾角的话...垂直重力的负荷会让您转动方向盘困难....所以才把垂直负荷给偏移一下..的啦..

依据车速增加..外倾角还会改变..
而双摇臂(double wish bone)式悬吊通常是可以调整外倾角的..所以对赛车或性能跑车是非常重要的..支柱式(strut)式悬吊因为结构简化...所以一般是固定的...但是比起非独立式悬吊来说..又强太多了..在一般的上下运动时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也是其优点..

急弯时..一般正外倾的..会倾向于转向不足..


三 Caster后倾角
hint..由车车的侧面看..
+Caster后倾角
-Caster负后倾角

约1~2度..此角度通常是向后倒的..所以称为”后倾”..


以前非独立悬吊的前轮有一个司转向大大的转轴叫”大王鞘”的(king pin..像是摩托车的前叉的上"座"一样..)..是因为没有驱动轴穿过的啦....
现在的前驱车则是轮轴支撑(hub carrier)装在悬吊上下点的连线..但是可假想成大王鞘的延长线和中心垂线的夹角就是所谓的”后倾角”..

有啥作用?..
是为了车轮的直行性..方向盘的回正性..
像办公室的手推车或鸡场手推车的车轮(caster)设计..一拉动就会自己导正朝向前方..
但角度愈大..方向盘会愈重..
为了拖曳..大型车有些会用0度或负角..但是方向盘可能会有切转过度的危险..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亚太线上 | Posted:2005-12-01 00:0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71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