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749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odsai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7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分享] 美麗的巧合超新星殘骸


上圖是X射線(紅色與綠色部分)與可見光(藍色)兩種不同波段的觀測結果,加以疊合之後的影像,看起來像不像一隻翹著尾巴的貓呢?

  這個天體,編號為DEM L316,其實是位在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LMC)中,兩顆大質量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物質被向外拋射所形成的殘骸。雖然這兩個超新星殘骸看來彼此靠在一起,但其實只是因為它們位在同一視線方向上的重合結果。LMC位在南天的劍魚座中,是銀河系最大的衛星星系,離地球約16萬光年。

  錢卓X射線觀測衛星(Chandra X-ray Obseervatory)的光譜觀測發現,左上方的超新星殘骸,其高溫氣體殼層中所含的鐵元素比右下方的超新星殘骸多,顯示左上方的這個殘骸是個 Ia 型的超新星爆炸,也就是說,雙星系統中的其中一顆子星為白矮星,物質落向白矮星表面的過程中所觸發的爆炸現象。相較之下,右下方的超新星殘骸則屬於 II 型超新星,是由年輕的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核心核融合反應停止之後引起的超新星爆炸。

  由於低質量恆星要演化成白矮星,需花費數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的時間;然而大質量恆星從誕生到生命末期,只需演化數百萬年的時間。這兩者之間龐大的年齡差距,顯示兩者爆炸當時,必定不可能靠得很近。所以囉,這樣的景色,真的是個巧合下的美麗呢!


轉載自臺北天文館網站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22 00:39 |
him741212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真的是自然產生的嗎 好漂亮喔 顏色真的是很好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22 01:5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557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