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41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ery520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中药的基本认识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以为中药药性温和,几乎没有副作
用,事实呢﹖答案是令人惊愕的!  


其实,中药的毒性并不比西药来得小,本人更看过不少民众因误食一些道听涂说的偏方,导致药物中毒,紧急上医院求诊。

我们一般对中药的认识大多是:是种药、性温、能治本.其实,中药中又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它们还有不同的品等。              

*中药的上品、中品、下品

在中国古老的医药书 (神农本草经) 中,将中药分为三级:

  .上品:无毒,可长期连续服用;大都用来做为保健药品。

  .中品:先了解其是否有毒,再加以适量的服用;具保健和治疗的效用。
  
  .下品:有毒,不可以长期服用,须在医师的指示下 才可服用;专为治疗之用。

*中药的能、性、味
  能:即指药能。

  性:即指药性,又分为--
    寒 具镇静、消炎作用
    凉 药性较寒稍弱,具有镇静、消炎的作用
    热 具暖身及兴奋作用
    温 药性较热稍弱,具有暖身及兴奋的作用
    平 性平

  味:即指药味,又分为--
    酸     对应(影响)人体中肝的部位
    甜(甘) 对应    人体中脾的部位
    辣(辛) 对应    人体中肺的部位
    咸    对应    人体中肾的部位
    苦    对应    人体中心的部位

*何谓证﹖

在中医中,您常听到的一个名词--证。

何谓证﹖

证,是中医中一个独特的诊断学,也就是说判断病患的体质,属于何种「证」
--阴证或阳证、虚证或实证。

在中医学中,大约有以下几种证:

  .虚证:是指身材瘦弱、脸色发白、畏冷、容易感到疲累者。
  .实证:是指身体结实、脸色红润、体力充沛者。
  .寒证:是指怕冷、手脚冰冷者。
  .热证:是指怕热、手脚发热、口干者。
  
以上四种证是为判断个人体质的证。

  .阳证:是指发病初期的证状。
  
  .阴证:是指生病时的证状。

  以上二种证是为判断病情程度的证。

*中医的给药原则

中医认为:身体如果不调和,人就容易生病,只有「中庸」,身体才会健康。因而,中医的给药原则,便依循着这一法则。

如果你是为寒证的体质,便给予热或温性的药剂;反之为热证的体质,则给予凉或寒的药剂。
除此外,中医还针对身体某一内脏的不适给予用药,如:
脾和胃功能不佳,则给予甘味的中药;肺若不佳,则给予辛味的中药。

因而,如果你是为凉性体质,而胃功能不佳者,则中医所给多的药,可能为具温、甘性质的中药。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0 (by 牛奶牛) | 理由: 转贴文无写明出处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12 02:10 |
北北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发文大师奖 创作大师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鲜花 x9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在贴文的最下方,注明贴文的出处和来源

崴波科技 Discovery 企划组 制作 版权所有
台北市和平东路一段248巷17号2楼之3
2F-3, No.17, Lane 248, Section 1, Ho-Ping East Road, Taipei, Taiwan
Tel:886-2-2367-6625, Fax:886-2-2367-7133, E-Mail:services@discovery.com.tw


不要问:「自己得到些什么?」应该问:「自己付出过甚么?」
不要问:「自己有甚么信仰?」应该问:「自己有甚么善行?」

如去如来‧来去自如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亚太线上 | Posted:2005-11-12 12:5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18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