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修道] 极乐世界在哪里
念佛十句,一心不乱,便可往生净土,脱离娑婆世界的苦海,那么,何必苦修六波罗密,行菩萨道」?「信基督,可上天堂得永生,没有轮回、没有因果,多轻松啊,当佛教徒挺累的嘛。」。这些问题似乎一直存在于许多的佛教徒,也引起非佛教徒的质疑与询问。
法鼓山圣严法师在「念佛生净土」中提到:「不管修任何法门都得先要有信心,佛经说「信为能入」,学佛以信心为第一重要条件。」。举凡所有宗教均强调「信」,基督教的「信我得永生」,佛教的「信、愿、行」,此异教同声的理念透露出,相信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对宗教的信心,是不心生退转的最大精神支持。
抛开宗教思想不谈,在心理学上,一般所谓的信心,是被认同为克服心理障碍恐惧,成就个人特质与事业的精神资粮。事实也证明,透过心理辅导与治疗,可产生科技无法达到的医疗效果。从宗教的角度来着眼,古今中外,各宗教史上也都有神迹的发生或感应的传奇故事,人们对于这股莫测高深的神秘力量一直是又敬又怕。敬它的超凡,可以解决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怕它的捉摸不定,难以理解。而佛教对这信仰的能量提供了精辟的答案,也提出了完整理智的解释。与其他宗教不同,佛教主张因缘论,相信世间的人、事、物都是心念演化而生,因缘和合而成。华严经的「一切唯心造」及「成唯识论」,强调人的所有业感、因果报,都是因心识的作用而形成。这个心就是平日主宰我们思想行为的意识中心,心本是清净的,只因为人的七情六欲、邪妄无明,使之交错盘结,无法时时清朗,于是生命中的所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起伏无常。
人们接受信心的重要,同意心理正负面思考模式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及行动力,却无法用心体会佛教所阐述心识的真相。人们宁愿相信可证可考的科学数据,因为熟悉明确,可公式化般地依循,不愿思考瞬间流变、前仆后继的因缘法则,怕面对赤裸的真面目时,无颜以对。当人们无法清楚明白诠释时,有人选择唾弃背离,有人则干脆推给神佛了事,因此造成了更多的误解,甚至制造了各式论点,来自圆其说,增加其复杂性,也权威式地宗教化了自然的道理。
释迦牟尼佛陀所体悟的真理,即佛教基本教义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是苦;诸法无我,寂静涅槃。」。释尊及诸佛当然希望众生都能开悟成佛,只因众生智慧不够,无法短时间内体悟因缘法则,所以运用各种方法,根据众生个人根器,来建立信心,以精进修行,从人格完成佛格。佛陀并无意设立各宗各派,八万四千法门是修行的方便与方法。佛在开示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时说明,行者若能做到一心称名,十念相续,以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工夫,临命终时,自然会得佛力接引,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空」是成佛的境界,从阿弥陀佛经及阿弥陀佛的48大誓愿中,得知阿弥陀佛的智慧与愿力,不难明白为接引心存执着的众生所发的慈悲心。净土宗便依照阿弥陀经所述,以建立修行者的信心与念力,以一心念佛之诚心,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净土,继续修学佛法,不退转于三恶道。 「三恶道」是指地狱、饿鬼及畜生,修行此法门的众生,保证不入六道中的下三道,也是十法界的最下三界。可见带业往生的众生,将依其业力,回转因缘所感之处,若回到人间,又可能再依因缘的转变起灭而难保不起退转之心,再度流入恶趣。看来,众生若不自求净化,到那里都是一样的。修行者若执着法门本身,执着净土的安乐,带着无明的凡心,以为麻雀可以变凤凰,过着如来如去无碍的生活,岂不辜负了佛陀的用心,阿弥陀佛的悲愿。同时,更睁眼说瞎话,不知善用自身的因缘,及时好自为之。
倒是,修此法门的人,可因声声念佛、时时保持清净,先求念念不住,再觉人而觉行圆满,在人间形成佛国净土,不用等来生依阿弥陀佛之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己已如来如去如如来。届时,若您好奇,想游览各诸佛刹土,更是随心所至。念佛法门的重点并非是?念"佛"名号,受"佛"垂怜加被,而是自身因念佛时的清净,与佛心相应。所以此法门确有其方便与长处,其诀窍完全在于念佛之心了。
当年释尊在灵鹫山登高一坐,拈花无语,众人亦无语,独迦叶微笑以对,禅宗一脉自始开来,拈花微笑于是成了第一公案。相传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是不识字的乡下人,连其见性的四句偈都请人代书。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却一语道破佛性的本来面目,也影射出空性的智慧。此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切慈悲智慧之心,本在人自心中的密意,竟是如此简单扼要。禅门行者若能念念心净,念念无住,当心无所住,彼时只有随缘而生的慈悲与智慧了。向外求的是迷失的人,往内求的人开悟的人,自心清净则自形佛国净土。于是「净化本心」是禅宗的修行功夫,与念佛法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悟者之清澈透明之心,与念佛者一心念佛之心,是可以相应的,开悟与否就不再重要了。
佛陀舍弃世俗荣华与逸乐,度化众生,揭示世人如来的智慧与慈悲。耶稣基督用其生命,代世人受罪,为的也是要唤醒世人的沈迷与遏止罪恶的延绵。相信他的圣命、追随他的圣行、学习他的圣经典故,在人间自然可以升华心灵,死后可以到天堂高枕无忧。其重点也在慈悲的大爱与和平的号召。一般人则容易落入自己设下的陷井,或专研佛理,咬文嚼字,成了光说不练的说禅高手:或贪图自身利益,迎合世俗的眼光,俨如饿鬼豺狼:或只要求别人不问自己,被自我执着所蒙蔽,目光如豆;或贪求福报功德,与世争名求利,与人事争是非,成了万物的奴隶,或踩着别人血汗还自呜得意的自大狂,可恶又可怜,或披着虎皮,行侠仗义,暗地里狐性难掩,自露丑态:或眼高手低,只希望天外飞来一航空毋舰,屁股一拍,远走高飞。是谁让这些无知、烦恼、陋习,侵蚀了心灵,破坏了大家共同建立的生活环境,谁又是心盲残障者的始作俑者,唯恐天下不乱的恐怖分子。人自称高等动物,人性竟如此轻而易举地受摧残凌虐。
修行学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有先圣古佛传授之法,足令人依法修行,不至断信生疑。为了解佛教的中心思想与内涵,若缺乏精辟深入的智慧与个人实验的体悟,加上后人对佛经百家争鸣的诠释,各宗各派的学理论说,只能任凭个人的智慧来决定佛国净土在那里,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近在咫尺,也可远在天边,人间可以是佛国净土,也可以是无边苦海,人可以是佛也可以是凡夫,身心可以自在,也可以牵挂重重,一切不都是端赖自己如何想它、造它,决定它的吗?
佛在人间成,人身本难得。何须要舍离既有现成的今生、寄托未来不知的来世,抛开历历在前的业感机缘,忽视自性的尘劳邪见,到他方世界求清净?恍然一悟今生已在娑婆中,老实用心当下即行菩萨道,只求今生见佛性,此缘己身净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