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6/08/03 04:14 记者张幼芳 台北报导消基会指出,市售食品标示隐藏各种迷思,如「超凉口香糖」只强调喉咙舒爽、清新顺畅,若一口气吞六颗,将因薄荷浓度太高,造成口腔黏膜化学伤害、呼吸困难。
消基会昨天公布「食品标示七大迷思」,消基会董事长李凤翱说,第一迷思,就是「永远标示正面特质」。去年有消费者一口气吃了六颗提神的超凉口香糖,结果口水流个不停、吃东西也没味道,原来是因薄荷浓度太高,造成口腔黏膜受损、局部血管扩张、呼吸困难。
他说,消费者以为吃喉糖会口气清新,但却忘了喉糖可能就只是糖,还可能含有防腐剂、咖啡因、苯甲酸及热量。有些喉糖标示卫生署药物许可字号,有些则是纯食品,消基会提醒,吃喉糖千万要分清楚是吃糖,还是药?
迷思二是「借能量之名」。消基会说,能量不等于热量,但业者往往把高糖、高卡路里的食品,包装成能量来源。
迷思三是打迷糊仗。消基会副秘书长游开雄指出,业者使用许多听起来很正面,却没有意义的描述,如轻体、窈窕、健康、营养等,一家菜籽油宣称轻淡,让人以为低卡、低脂,结果一行小字写的是口味清淡。
消基会指出,食品标示还会以不断打勾图像包装,强调正面符号增加吸引力,但有机玉米粒既是有机,勾出不含农药、不加糖、不加防腐剂,显然多余;葵花油是植物油,业者强调植物原本就不会有的胆固醇,也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