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婴儿] 早产儿呼吸问题的观察及处理
早产儿呼吸问题的观察及处理
1、呼呼暂停:
(1).大部分早产儿出院时,不会有呼吸暂停的情形,只有少部分早产儿仍偶会呼吸暂停、心跳减慢、脸色发白、发绀的情形。此时,医护人员会建议早产儿的父母租用新生儿呼吸心跳监视器。
(2).喂奶当中若发现宝宝脸色发白、变青时,应立即停止喂奶,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避免吐奶或呛奶,再轻拍宝宝背部,等呼吸恢复、脸色红润后,再继续喂。若情况严重或短时内无法回复,则需立即告知医师,或家中原备有氧气者,此时需给孩子吸些氧气。
(3).若睡眠中呼吸暂停,让宝宝右侧卧,再轻拍背部或手脚,刺激宝宝呼吸。
(4).发现宝宝呼吸暂停时,不要慌张;大部份的呼吸暂停经过刺激后,都能恢复呼吸,等宝宝中枢神经系统渐渐成熟后,症状就会改善。
(5).如果呼吸暂停的次数愈来愈多,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应带给医师诊治。
2、慢性肺疾病:
近几年,由于呼吸治疗的进步,使得有较多的极低体重儿存活下来,因而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的增加。
造成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支气管与肺的发育障碍,此外,反覆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和先天肺部发育不良等,也是造成慢性肺疾病的原因。
(1).在孩子回家之前,父母所要做的准备的工作:
I.环境的准备:
a.室温维持在摄氏26~28 度,湿度50~60%。
b.需备有除湿机、温湿度计。
c.房问保持通风,勿使用绒毛性布帘或地毯。
d.衣服、床单常保持清洁、干燥。
e.家里不饲养小宠物。
II.医疗辅助器材之准备:
a.氧气:携带型及固定型皆需。
b.血氧浓度监视器或呼吸心跳监视器。
c.呼吸系统照顾辅助器材:家庭式呼吸器、小量喷雾器、拍痰器、抽吸器、吸球等。
d.气管切开照护包、人工肛门护理包。
e.鼻胃管喂食:灌食器、胃管、空针等。
III.人员的准备:
a.认识早产儿并接受他。
b.与护理人员共同拟订出院计划。
c.在医院时实际参与照护,充实知识技巧,增加自信心。
d.家庭其他成员亦须准备,如帮忙照顾者或早产婴儿的兄姊等。
(2).回家之后的照护:
I.感染的预防:
a.减少亲友的探访。
b.二岁以内避免到公共场所,如百货公司、餐厅、人多拥挤处。
c.室内禁止吸烟。
d.照顾者需保持双手清洁。
e.患有传染病者勿与婴儿接触,避免小宝宝感染。
II.氧气的使用:
a.低流量氧气给与。
b.氧气的调整依据血氧饱和浓渡而增减,一般维持在94~96%左右,每次调0.5~1L/分。
c.若使用鼻导管,须维持导管通畅。
d.禁止吸烟、隔绝助燃物,且勿同时使用太多电器用品。
e.须注意固定氧气筒,勿使其摔倒。
f.保持氧气的温暖潮湿:潮湿瓶中正确的水量,可预防呼吸道受刺激,并维持呼吸道内纤毛的最佳活动。
g.在家里随时保持2~3天的氧氧量。
III.叩击、姿位引流的方法及原则:
方法:
a.大人把手握成杯状,保持手指微銮曲,拇指紧靠食指,双手有节奏的交替叩击所要引流的部位。当叩击胸壁时会发出中空的「波波」声。
b.对于较小的宝实可用软塑胶杯代替手部。
原则:
a.应在喂奶前30分钟或喂奶后一小时才执行。
b.不可叩击脊椎骨、胸骨或超过胸腔部位或伤口部位。
c.每次叩击约3~5分钟,若有呼吸困难等不舒适的情况,应立即停止。
d.引流时需注意安全,给予过当的卧姿,小心固定宝宝,预防趺落。
e.引流朋间,须观察宝宝之肤色及呼吸状况,若有任何不适,立即停止。
f.若宝宝可忍受,每个部位约引流5~10分钟。
g.若宝宝有心脏病或其他疾病时,应遭守医师的特别指示。
IV.抽痰的原则及方法:
a.将抽痰所需用物先备妥在婴儿旁:如抽痰管(依据年龄选择不同号码)、手套、抽痰器。
b.打开抽痰管并戴上单只手套。
c.抽吸器压力维持在80~100mmH2O或8~10cmH2O。
d.抽痰顺序:气切套管→口腔→鼻腔;无气切套管时,则先抽口腔再抽鼻腔。
e.抽痰管放入时,勿抽吸,且动作轻柔。
f.抽痰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唇色、肤色及血氧浓度变化。
V.照顾时的注意事项:
a.宝宝哭时,可由肤色、粘膜或指甲床颜色的改变来密切观察,尽可能不要让宝宝哭得很厉害,以减少能量的耗损。
b.给宝宝使用奶嘴,不仅可满足婴儿吸吮的需求,也可促进氧气的吸入,和减少哭的次数。
c.宝宝哭时可将宝宝抱入怀中,或将其双脚屈向腹部,使哭的动作得以缓和,减少无意识的哭的动作。
d.禁止在家中抽烟,以免宝宝吸入二手烟。
e.减少去公共扬所的次数,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VI.当宝宝有下列情况,应带给医师诊治:
a.呼吸暂停次数愈来愈多。
b.呼吸不规则、胸凹更加明显、异常出汗、氧气需要量增加。
c.活动力变差、哭声弱或尖锐、嗜睡、无力。
[ 此文章被子恒在2004-12-01 08:08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