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25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ernchan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吃补顾身体 教你怎么吃中药
吃补顾身体 教你怎么吃中药

【中时电子报 】

谘询/林昭庚、陈潮宗中国人可说是相当爱吃「补」的民族,尤其天气渐凉,有人三不五时就会抓几帖药方来「补补」身体,但是普遍又存有「中药都相当温和」的错误认知,在吃中药进补时一点也不会节制,结果有些人就因此滥用中药而伤身。

中国医药大学林昭庚教授及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长陈潮宗医师在台视文化出版的《安全用药2─中药服用须知》中提到,当患者从医院看诊取药时,医师除了会提醒哪些药物是饭前或饭后服用、一天几次、及同时不可以吃那些东西等服药方法外,因为中药的汤剂大多是温服,但是治疗炎症或出血的汤剂,则适宜凉服;治热病的清热药可以冷服;呕吐病人服药较困难时,可先饮姜汁或于药液中加入生姜汁1~2匙,并以少量频服方法服用。

中药煎制的方法

药人人都会喝,但中药要怎么煎可是大有学问的。

●水质、水量的考量:煎药首重水质,所幸目前的自来水多已合乎标准。药物入煎以前,最好先放入略高过药物的水量,浸泡使药物变软,并让药物中的细胞壁膨胀,使有效成分易渗透到水中,有效成分易被煎出。

●容器的选择:容器最好选择陶器、砂锅,切忌使用铁锅或铜锅。

●火候的安排:火候一般都是以武火(大火)煮至沸腾,再以文火(小火)煎煮约15~20分钟左右,慢慢熬煎。

此外,还可以依药物性质控制不同的火候,例如气味芳香、容易挥发的花叶类药物,一般须以大火急煎,煮沸1~2分钟后即可服用,因为煎煮过久可能丧失药效;而滋腻质重不易出汁的根茎类药物,则须以小火久煎,否则会没有煮透而浪费药材。至于很多药茶虽说都可以用热水冲泡,但其实也只适合花、叶类药物,因为一般药茶还是需要煮,否则药性不易煎出。

喝药 饭后半小时最好

中药最好不要与食物同服,在饭后半小时内服用最好;其他诸如补益药、肠胃药、泻下药等,也宜在饭前1小时内服用;安神药则在睡前服用最好,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服药须知。

所以,除了要对中药材进行了解之外,更要懂得服用中药的方法,因为只要把握原则,还可以使药效事半功倍。

煎药的注意事项

一帖药约可以煎煮两次,头煎的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准,用小火慢煎,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第二煎的水量则可用少些,然后将两次煎液去渣混合,分数次服用。

药煎干了 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把汤药煎干或煎焦了,该怎么处理呢?答案是「只好忍痛丢弃!」因补药煎干后,其中所含的醣类、胺基酸等均已遭破坏,整帖药几乎完全丧失功效。

服用中草药 有5忌

1.在服药期,一般都必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须与西药或茶间隔2小时。

3.切记特定药与食物配伍的禁忌:如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蜜忌生葱。

4.忌油腻:补药因为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或胶质等,较不容易消化,因此服用后,不宜马上进食油腻的食物,以避免腹胀。

5.忌茶水:不可用茶水送服,因茶叶中的鞣酸具收敛的作用,会阻止人体对补药中一些有效成分的吸收,进而降低药效。(曾靖华整理)

林昭庚(中国医药大学教授)、陈潮宗(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0-21 10:1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07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