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021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自然科学] 人工环境草鸮育雏 台湾创全球首例
【记者孟祥杰/台北报导】

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昨天宣布,台湾完成全球首例在人工饲养环境下,成功繁殖濒危鸟类草鸮的创举;两只小草鸮不仅健康长大,还学会猎食技术,不久小草鸮和父母就可野放回归自然。

特生中心主任何源三表示,草鸮是台湾特有亚种保育类物种,早年在台湾平原上,常可见到其踪迹,因脸部很像猴子,南部民众称为「猴面鹰」;近年来受人为开发、猎捕影响,族群数量锐减,十年来野外发现纪录不到五十只,偶尔也会在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果园、墓园或竹林被发现。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员詹芳泽表示,这次在特生中心繁殖幼鸟成功的草鸮父母,分别在九十年八月及九十一年一月,在台南空军基地及新化镇受伤被发现,送到特生中心急救,伤愈后经研究人员以DNA鉴定,确定为一雄一雌后,决定把两只草鸮「送作堆」。

詹芳泽说,草鸮生性隐密,又是全台十二种猫头鹰中,唯一的地栖型猫头鹰,这对草鸮刚送到特生中心时相当不安,研究人员耗时两年搜集研究文献、野外实地观察野生草鸮生态,在特生中心营造出类似野外的栖息环境,终让两只草鸮自然交配,在今年元月产下四颗蛋,一个多月后成功孵出两只雏鸟。

詹芳泽表示,现在两只雏鸟不但已长得跟父母一样大,更学会从空中俯冲猎捕老鼠的技术,让所有研究人员兴奋不已;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员、台湾猫头鹰专家姚正得表示,澳洲也曾在人为环境下,让草鸮产卵并孵出雏鸟,但雏鸟还未长大即夭折,台湾的经验可说是全球首例。

詹芳泽表示,草鸮又称为东方草鸮,属于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Π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分布在印度、东南亚、中国大陆东南部、台湾、菲律宾、新几内亚及澳洲等地区,雌鸟体型与体重均较雄鸟大,以鼠类、鼩鼱、野兔、蝙蝠、鸟、蜥蜴及青蛙等小型脊椎动物为主食。

何源三说,草鸮虽未面临全球性的威胁,但仍被国际列为极稀有物种,在中国大陆、台湾、菲律宾及澳洲东北沿岸等地区,因各种人为破坏栖地与捕杀,愈来愈难看到野生草鸮,孟加拉共和国近年来连一只发现纪录都没有;中华民国野鸟学会二○○○年版「台湾鸟类红皮书」中,已将草鸮列为濒危等级鸟类。

【2005/09/01 联合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9-04 13:4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59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