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之邦
State of Fear 作者:
Michael Crichton/着 译者:
洪兰/译
出版社: 远流
出版日期:2005 年 05 月 29 日
语言别:繁体中文
内容简介
●英文版首刷150万本,半年实销120万本;已授权18国语文版本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彼得,每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如果要控制人民的行为,使他们安分守己、温驯听话,使他们开车靠右、乖乖缴税,最好的方式就是恐惧。……尽管某个特定的恐惧原因改变了,我们依然离不开恐惧的纠缠。恐惧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我们自以为住在不同的国家──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恐惧国。」
对艾文斯而言,好像每一件事都是慢动作的倒带。海啸的大浪像烧开的沸水,冒着泡泡,越过沙滩,奔向丛林,把所有的绿完全包在泡泡底下。
水继续滚开,沸腾的海浪冲向他们,然后突然慢下来,急速退去。下面人车已不见踪影,许多树被连根拔起,随着退潮而进入海洋。
浪退回海洋,越退越远,露出更多的沙滩,终于不见。海洋又是一片平静,好像不曾发生这件事。
「这是第一个,」凯纳说:「下一个会更大。」
从这里,麦克‧克莱顿开始了他精彩扣人心弦的高科技紧张刺激小说《恐惧之邦》(State of Fear)。只有克莱顿独特的能力能将科学事实与血脉贲张的小说结合在一起,最后带到令人心脏停止跳动的结局高潮。
这本书是克莱顿范围最广的悬疑小说,《恐惧之邦》将读者从冰岛的冰原带到南极的火山,从亚利桑那的沙漠带到所罗门群岛的热带丛林,从巴黎的街上到洛杉矶的海滩。这本小说好像带着你坐摩天轮,高潮迭起,使你的大脑一直在换更高的档。它使你透不过气来,同时却使你深思。
这本书是麦克‧克莱顿登峰造极之作。
详细资料
丛书系列: 绿蠹鱼 规格: 平装 / 25K正
普级 / 单色印刷 / 初版
ISBN: 9573255308
出版地: 台湾
译者序 二○○四年十二月底,远流出版公司的王荣文董事长把这本书的样书拿来给我看,看适不适合台湾的读者。我被这本书的故事所吸引,两天之内,利用睡眠时间把它看完。书还给他时,我说:「故事很好看,但是会有人知道什么叫海啸吗?」三天后,南亚发生大海啸,死了二十几万人。
王荣文打电话给我说:「我们现在知道海啸的厉害了!」
海啸不是我翻译这本书的原因,因为人的记忆是短暂的(从历年立委选举可看出),而且流行的东西如葡式蛋塔或甜甜圈只有三分钟热度,来得快去得快,热度一退便弃之如敝屣了。我翻译这本书的原因是它给我们很多新知识,我从来没有翻译过任何一本小说是附注有学术论文的期刊编号,供读者查询的,作者本身在这方面下了苦功,他自己说花了三年阅读所有相关的资料,包括无数图表、数据。这个精神很可佩,用作学术论文的态度写小说,而我们台湾却常见到用写小说的态度写论文,尤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真是应了马克•吐温的话:「科学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能够从这么少的事实中得出这么完整的理论。」
这本书带给我们的资讯是我们一般在台湾不太会碰到,学校也不太会教的知识,它让我们在阅读悬疑小说的同时,把这些资料读了进去。有了正反两方的资料,我们自己便可作判断,所谓独立思考能力,必须先建立在宽广背景资料上。没有数据,如何判断?我看到气温的图表时,想起以前念研究所时教我们统计的老师说:「数据会说话是没错,但是一个聪明的科学家会让数据说他想要它说的话。」读者可以仔细阅读附录,这是麦克‧克莱顿写这本书的原因,也是这本书的重点。
学术和政治一定要分家。学术不能为政治所用,因为学术本当指导政策的制定,不能反宾为主、角色混乱。当学术为政治所用时,会造成的人类悲剧。我在翻译这本书时正碰上《京都议定书》生效,报章杂志有很多讨论的文章,但是当我拿着书中作者所举出来的证据问我的朋友(假设教授是高级知识份子),他们都不知道,也不曾想过这些问题。这本书里面的知识是一般少见到的正反辩论,作者主张期刊应在刊登论文同时把同侪审定的意见一并刊出,至少让读者了解选择刊登的理由,使主编不能因人情而放水。
这种把数据摊在桌面上大家讨论的风气,是台湾最没有的,我们一般一听到别人批评立刻想到政治迫害,扯上一堆与批评不相干的事来证明政治打压,很少能虚心检讨别人的话是否有道理。非蓝即绿、非黑即白的政治风气已走入校园,使处于少数地位的不相同声音已不敢出现。书中的退休教授霍夫曼真是可爱,但也很难过为什么要到退休以后才敢说出心声?人本来就会有不同的意见,政治的功能本来就是在协调,将不同的意见整合使能朝同一目标前进,中国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有道理的。协商是政治家的天职,不是扣帽子。
书中最后说「破坏环境最大的原因是贫穷」,这句话使我掷笔三叹!近年来有去山地服务,看到人吃不饱肚子时,顾不到永续经营,当自己都顾不了时,如何去顾子子孙孙?经建会的封山政策封掉了很多原住民的生路,环保政策真是如作者所说的:「我已有我的了,我不要你去拿你的,因为那会破坏环境。」消除贫穷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法。路不通,煤油上不来取暖时,只有砍木头烧柴取暖,总不成为了你的环保,冻死我的妻儿?作决策的大官们,请务必实地去考察当地的生活。坐在直升机中绕一圈是看不到真相的。
书讯/《恐惧之邦》所描绘的场景竟一一真实呈现
2005/07/01 10:00
《恐惧之邦》,麦克‧克莱顿着,远流出版,2005年5月29日初版。
最近这几年人类终于见识到大自然反扑的可怕,以及所带来的种种灾难,也对电影「明天过后」的剧情中描述到全球温室效应造成各地天灾频传,暴风雨、龙卷风、地震、海啸、山洪爆发等印象很深。《恐惧之邦》是作者麦克‧克莱顿把科学融合在小说里头,让读者对这些大自然的现象有所了解,重点主要是放在「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巨变」的关系。
在《恐惧之邦》里的每一篇小说,将带领读者从冰岛的冰原带到南极的火山,亚利桑那的沙漠带到所罗门群岛的热带丛林,巴黎的街上到洛杉矶的海滩等,除了作者自己编造的情节外,作者也花了三年的时间阅读大量大自然相关的资料,包括无数图表、数据,也在书中附注有学术论文的期刊编号,供读者查询,这是一本在台湾少见用作学术论文的态度写的小说。
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资讯是我们一般在台湾不太会碰到,学校也不太会教的知识,所以在阅读本书的同时,无形之中我们就把这些资料都读了进去,当然这没有像期刊或论文那样看起来这么学术,剧中精彩扣人心弦的情节,不仅让人感到刺激,还会让人一口气就想看完。
《恐惧之邦》,麦克‧克莱顿着,远流出版,2005年5月29日初版。
推荐一本书 因为是跟环保有关所以放在这里介绍啰 内容很棒 页数多了点 但是可以破除对环保运动的迷思 作者在书中对环保运动多有批判 但不是说人们应该放弃环保 而是应该以客观自主的精神去检视环保运动的内涵 是否都是真实的 不要被不实的资讯所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