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1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亚伦99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健康] 抗生素是万灵丹???
(1)认识抗生素

  所谓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的,它是由真菌中被萃取出来,用来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物质,盘尼西林是人类医学纪录上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它的发现对疾病治疗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在过去传病蔓延的时代,抗生素是治疗上的一大利器!!目前可以有效杀死细菌的抗生素约有一千多种,包括许多合成与半合成的产品,在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则约有一百五十种,如大家熟悉的盘尼西林及红霉素,广泛的使用抗生素不但使细菌无法继续传播,也使得人类的死亡下降,但民众常把抗生素 误称为消炎药,事实上;抗生素唯一的作用就是杀死细菌而已。另外,随着人类对抗生素日益依赖所产生的迷思,也令过度使用抗生素成为生活上另一项危机--即抗生素的抗药性!!

(2)滥用抗生素的危机

  所谓抗生素抗药性是指细菌在人类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细菌在物竞天泽的定律当中,会衍生出强势菌种,使抗生素失效,导致抗生素的使用剂量愈来愈来强。根据一项统计,台湾七成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对盘尼西林已具抗药性,换言之,未来台湾儿童只要感染抗药菌,治疗的困难度会增加,届时人类必定会走上无药可医的地步!!
  根据健保资料库进行的国内抗生素滥用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平均每人每年因感冒就医的次数为三到五次,比美国每年仅有百分之十四的感冒者就情形高很多,台湾抗生素的浮滥使用令台湾抗生素抗药性名列世界第一,高出美国四倍。造成细菌抗药性越来越严重的原因,除了临床医学与农业用抗生素不当使用问题外,民众也应该了解自已是否也助长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一般人容易罹患之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其症状大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然而感冒多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对治疗并无帮助。根据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指出,民国86年患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患者占总门诊人数的23%,但其使用之抗生素却为门诊总用量的31%,表示国人可能在无意间已吃下许多不必要的抗生素,成了促使抗药性细菌产生的帮凶。

(3)抗生素使用法则-三不政策
  当然,为了避免此种令人类惶恐的后果发生,建立正确的抗生素用药观念绝对是当务之急。首先要了解抗生素并不是包治百病的,在服用抗生素前,应仅记卫生署所提倡的『三不政策』:
  1.不自行购买:病毒引起的发烧、发炎或一些非感染性的发烧、发炎使用
2.不主动要求:不同组织、器官的感染,有不同的致病菌及抗菌功能,须用对抗生素。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的用药途径不对、用量不足…都会导致感染、不受控制或复发,因此不可随意停药。

(4)踢开药物,还我健康人生
  人类为了追求健康与延长寿命,一直都在努力对抗疾病,打击病菌,而抗生素的发现使得人类得以有效对抗细菌所引起的病痛:然而因为人类长期以来过分的使用抗生素,养成了滥用的习惯,细菌为求生存而产生了抗药性,使抗生素的效用逐渐下降。细菌的抗药性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亦对此现象发出了警讯,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然而,身体健康不怕病来磨!!也因为这样,现代人愈来愈注重健康,许多身体健康有益的保健食品甚受欢迎,另外有许多医界、生化界人士均积极投入保健市场,这也更证明了民众已有更积极的养生观念;与其过份依赖药物,不如巩固自身生命力。所有生物均有一与生俱来能对疾病自我治疗会乘虚而入,与其在疾病入侵再就医,不妨在平日即日做好保健工作才算真正的治本之道!!

资料来源:保健红不让

说到了抗生素我家可是用的不少,因为我家是经营牧场,对于抗生素可是常常在用,所谓的抗生素的危机早已在家禽的身上可以找到了,现在的牧场很多都尽量少用抗生素,因为用了也没什么效,进而是改用其它的方式,尽量让家禽可以自已恢复健康,现在如果再不重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将来我们连个小感冒也会无药可医的,别怀疑…这会是真的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7-02 19:4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71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